仁安醫院首創手機App排急症 院內平均等候時間縮減至半小時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本港市民對醫院急症室服務需求殷切,深夜或公眾假期間高峰期間動輒需花半天求醫。仁安醫院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內設「候診易」功能可讓病人先登記取籌,節省在醫院內的等候時間,是全港首間私院設同類服務。程式自去年6月試行以來,已有約4,000人次使用,以往有85%病人需等候個半小時才可見醫生,使用程式後縮減至30分鐘。程式同時設有用藥指示功能,提醒病人按時、正確地服藥。

未有新手機應用程式之前,病人需親自前往仁安醫院急症門診中心登記並等候見醫生。(陳倩婷攝)

仁安醫院急症室的第一級危殆病人可獲即時治療,第二級危急個案15分鐘內獲治療,服務達標率均為100%;第三級緊急病人,有98%可於30分鐘內獲治療。至於第四及第五級則屬非緊急病人,如腸胃炎、發燒、扭傷等,或需等候較長時間。

手機App可實時顯示輪候時間及目前籌號,以及院方發布的最新資訊。(盧翊銘攝)

院方的新應用程式讓病人在手機為自己或家人登記掛號,實時顯示急症室的籌號,提醒病人適時到醫院登記。仁安醫院急症科部門主管及助理院長胡詠儀透露,2018年有85%的急症室求診人士均能在一個半小時內見醫生,而按今年二、三月的數據顯示,使用新程式取籌的人,只需在院內花費約30分鐘完成登記、分流等程序便可見醫生。

胡詠儀指,較穩定的病人以應用程式取籌後,可在家休息,好處在於減省在院內輪候時間,減低被其他病人傳染的風險。雖曾有人取籌後無到院,但暫未見濫用情況,病人到院登記亦需要再確認資料準確。仁安醫院院長及醫務總監李繼堯則稱,新程式可讓一些已在公立醫院等候的病人實時看到輪候時間,從而考慮應否轉往私院求診。

胡詠儀指,病人在家休息並輪候求診,可減低被急症室內其他病人傳染的風險。(盧翊銘攝)

長假期一日內最多錄逾500求診人次

胡詠儀透露,仁安醫院每日平均有約260急症室求診人次,早上和黃昏後是急症室人流高峰,同一時間會有十多至二十人等候,長假期為高峰,農曆新年期間曾錄得最高峰一日有509求診人次,胡預計將至的復活節假期亦是服務高峰,希望有需要的病人可善用手機App。胡詠儀又表示,現時急症室人手連同兼職計算共有17名醫生,日間繁忙時段會有3至4名醫生工作,惟晚上可能只得一名醫生當值,若人手不足會請候召或休假的醫生回來幫忙。

薛長薇指手機App功能可確保病人離院後的用藥安全。(盧翊銘攝)

程式提病人按時服藥 附設用藥指引

仁安醫院總藥劑師薛長薇表示,只要利用程式中「查藥易」一欄掃描病人藥袋上的二維碼(QR Code),便可顯示藥物名稱、相片、副作用、服藥指引等資料,確保病人用藥安全,病人更可設定服藥提示,利用手機的通知功能提自己服藥。用家亦可為家人設服藥指示,方便需照顧幼兒或長者的人士。

現時仁安醫院急症門診中心的日間診金介乎330元至600元,長假期的凌晨診金則為700元,但李繼堯強調,將服務電子化與加價沒有關係,暫亦未有增聘人手的打算。程式未來或再增加預約專科門診服務的功能,院方亦會加強與公立醫院互通病歷紀錄,包括過敏資料、防疫注射紀錄、造影紀錄等,令公院病人即使到私院求診,醫生亦可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歷。

李繼堯強調服務電子化與加價沒有關係。(盧翊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