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檢討倡檢視小學家課政策 校長:公眾監察提高 多學校不催谷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今日(28日)發表諮詢文件,初步建議應檢視學校訂立的校本家課和評估政策,確保家課量不超乎學生所能應付,亦不會剝奪他們運動、消閒、休息、玩樂和發展興趣的時間。
有小學校長指出,各校情況、學生能力與需要有所不同,不應「一刀切」訂立功課量指標,他認為近年外界關注學校功課政策,公眾監察度提高,「大部分小學已經做得好,唔會做山寨王、做催谷。」家長聯盟則認為,教育局應加強監督小學落實全日制政策,確保學生在放學前完成功課,才能真正釋放學生自主空間。

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初步建議,應檢視學校訂立的校本家課和評估政策。(資料圖片)

資助小學校長會前主席、長洲國民學校校長賴子文認為,今次諮詢文件的建議,只是重申現有功課政策,即由學校按學生能力和需要、各持份者期望等,去釐定合適的功課形式與數量。以其校為例,學校在課後時間,安排屬自願性質的「自學班」,讓學生在老師或校友指導下,在校內完成功課,低小一日功課量為一小時以內,高小功課量則不可多於個半小時。

賴指,大部分學生均可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功課,並參與課外活動如打籃球、借閱圖書等。他指,學校亦會與家長溝通,希望他們安排子女回家後,「唔使做學生,做返仔女角色,食飯、沖涼、休息。」賴認為,近年外界關注學校家課政策,公眾監察度提高,教育局分區亦會不時了解學校功課量情況,故認為毋須訂立功課量指標,「大部分小學已經做得好,唔會做山寨王、做催谷。」

資助小學校長會前主席、長洲國民學校校長賴子文認為,今次諮詢文件的建議,只是重申現有功課政策,即由學校按學生能力和需要、各持份者期望等,去釐定合適的功課形式與數量。(資料圖片)

加強監督小學落實全日制

家長聯盟發言人張豔𤩷表示,諮詢文件的建議用字含糊,未有提出控制學校功課量的具體措施。張認為,全日制原意是希望學校利用課堂時間安排導修課,讓學生可以在放學前完成功課,但現時不少學校做法偏離政策目標,安排學生過多功課,「返學8個鐘,返到屋企仲要做,仲辛苦過番工!」張認為,教育局應加強監督小學全日制的落實,長遠則應減省小學中、英、數及常識的課程學習範圍,才能確保學校功課量符合學生應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