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中五女生盼為母分擔經濟壓力 憑努力奪獎學金買參考書、補習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出身基層家庭,學習資源及機會難免會比富裕家庭少,但有單親家庭長大的中五女生,無懼出身,將同學的取笑視為發憤動力,在沒有補習下,憑自己努力將數學科的成績由50幾分提升至90幾分,總成績更連續兩年晉身全級首兩名內。來年將應考DSE的她說,感激「施彭年教聯奬學金」頒發的獎項及款項,讓她毋須加重母親負擔經濟負擔下,購買參考書及補習。

基層單親家庭出身的劉蓓欣考慮將部分獎學金去報英文補習班,務求在明年文憑試中考取佳績。(鄧穎琳攝)

教聯會與施彭年紀念信託基金合辦的「施彭年教聯奬學金」今日舉行頒獎禮,向25名品學兼優的基層學生頒發獎狀及3,000元獎學金。

在樂善堂顧超文中學就讀中五的女生劉蓓欣是得獎者之一。她出生基層單親家庭,家住公屋,家庭經濟主要依賴母親支撐,「單親家庭長大,自少洗費已由媽媽獨力承擔,公公婆婆亦是媽媽照顧為主,有時見到媽媽因為支出而愁眉不展,卻仍然盡量滿足我的學習需要,令我內心很不好受,想盡力分擔,所以想申請獎學金。」

教聯會與施彭年紀念信託基金合辦的「施彭年教聯奬學金」今日舉行頒獎禮,向25名品學兼優的基層學生頒發獎狀及3,000元獎學金。(鄧穎琳攝)

現時品學兼優的蓓欣,原來在初中時曾因為懶散及「不上心」,校內數學測驗中只考獲51、52分,被同學取笑,自此她發奮向上,希望證明自己的能力。

她直言,自己平凡,亦明白自己在讀書方面沒有天賦,但感激當日同學的取笑,令她「不甘於做無目標咸魚」,更一直以「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勉勵自己努力,經一年發奮讀書後後,她的成績大為進步,中四開始數學科考獲90分以上,總成績亦長期維持每級第一或第二名。

努力讀書證明自己的期間,她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及滿足感,考慮到現今香港醫療人手短缺,以及自己及家人患病被醫護照顧的經歷,對生物科抱濃厚興趣的她,希望成為護士。

不少中學生均會補習迎戰DSE,但身為中五生的她卻直言自己從未補過習,她形容獎學金是「雪中送炭」、從未補習的她,計劃購買英文練習及生物參考書,並考慮將部分獎學金去報英文補習班,務求在明年文憑試中考取佳績。

李業勤計劃將獎學金用在購買參考書等學習用途上,為將來成為文史科老師作準備。(鄧穎琳攝)

中六男生矢志為香港歷史教育發展 盼成文史科老師

另一得獎者李業勤,是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學的學生,亦是今屆文憑試考生。他直言自己兒時頑皮,常與老師有激烈衝突,感謝老師沒有放棄自己,漸漸在老師的鼓勵發奮上進,至中四時患病父親突然離世,令身為獨生子的他決心要完成父親遺願考入大學。

本身對歷史有濃厚興趣的他,選修中史、世史,成功在文憑試中考獲最佳五科31分的他說,計劃將獎學金用在購買參考書等學習用途上,為將來成為文史科老師作準備。展望將來,他說要推動香港歷史教育的發展。

香港社會近日就修訂《逃犯條例》一事引發爭議,遊行示威及衝突不斷。李業勤直言,近日感受較深,但希望持不同政見者討論時,可對歷史事件持大致客觀的正確理解,如關心政治事件者,可多了解辛亥革命、中共成立和中共建政前後的歷史,「多些歷史背景知識,看事情時可更宏觀、看得更多」。

「施彭年教聯奬學金」本年度的對象為觀塘區、葵青區及北區中學生,經學校推薦的中二至中六生在評審屬品學兼優者,每人可獲發3,000元獎學金,本年度共25人得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