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宗小兒微創腹腔鏡切肝腫瘤 9歲病童術後兩周可回校上課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小朋友身體那怕只有一條疤痕都叫父母痛心,年僅9歲的女童靈靈今年初確診肝細胞瘤,需要接受腫瘤切除手術。若接受開放式手術,她的身體會有一條長達10至15厘米的疤痕,但若接受微創手術,疤痕會較小,僅5至10毫米長,惟微創手術使用成人儀器,在小朋友身上有一定難度。
瑪麗醫院近期突破技術限制,該院小兒外科榮譽副顧問醫生鍾浩宇本着「大人都得,點解小朋友唔得」的想法,諮詢專家意見,和靈靈家人商討後決定為她做腹腔鏡手術。此個案成為全港首宗小兒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靈靈在術後不需兩周便可回復正常生活,回校上課。

瑪麗醫院團隊成功進行全港首宗小兒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圖為(左起)瑪麗醫院小兒外科主管黃格元、瑪麗醫院小兒外科榮譽副顧問醫生鍾浩宇、9歲康復者靈靈、靈靈母親魏女士及瑪麗醫院肝膽剛外科榮譽顧問醫生竺兆豪醫生。(陳芷昕攝)

小童患肝癌十分罕見,全港每年只有5至10宗案例,當中大部分為肝母細胞腫瘤,但靈靈患的卻是更少見的肝細胞癌,對化療沒有反應,主要靠切除腫瘤治療方案。靈靈母親魏女士表示,最初知道女兒患癌「一時唔知點算」,她形容心情像過山車一樣,得知消息當刻眼淚更潸潸流下,但其後心情漸平復,「可能我哋好樂觀,之後就完全信晒醫生」。鍾浩宇建議女童接受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助術後康復,魏女士毫不猶豫地接受。

9歲的靈靈(圖左)較害羞不願上鏡。瑪麗醫院小兒外科榮譽副顧問醫生鍾浩宇(圖右)和她的母親魏女士(圖中)聊天。(陳芷昕攝)

微創手術助小朋友盡快回到正常生活

從確診到手術僅兩個多月,靈靈最終手術成功,術後亦很快恢復生活,魏女士說:「佢好勇敢,術後兩日想落床行路,出院後已經想返學校上堂。」靈靈術後只需用口服止痛藥,不需像開放式手術般要使用含嗎啡的鎮痛劑,而雖然她的手術傷口有6個,較開放式手術的一個為多,但當中5個傷口僅5至10毫米大小,而耻骨傷口最大,亦只有3厘米。做手術後需要休養屬理想當然,但鍾浩宇笑言靈靈術後不能休息太久,「我都同佢道歉,搞到佢咁快要返學,避唔到考試。」

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榮譽顧問醫生竺兆豪表示,ICG在肝臟分解,需要在術前12小時注射,但若病人肝功能較差,便需要把注射時間提早。(陳芷昕攝)

小童切除肝腫瘤多以傳統開放式手術處理,鮮用微創手術治理,因為手術儀器專供成人身體使用,部分儀器更有成年人前手臂長度,難以在細小的身軀上使用。但鍾浩宇考慮到女童已經9歲,相信她的身體可以接受微創手術,而且他向瑪麗醫院肝膽胰外科榮譽顧問醫生竺兆豪醫生查詢意見,並經瑪麗醫院小兒外科主管黃格元確認後,決定向靈靈家長提供建議。

圖左為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後的傷口分佈;圖右為開放式肝臟切除手術後的傷口分佈,傷口約10至15厘米長。(瑪麗醫院提供)

為確保腫瘤位置及大小,鍾浩宇更用了靛氰綠(ICG)螢光顯像,更清晰地顯示腫瘤大小。竺兆豪解釋病人需要最少在術前12小時打ICG,ICG是完全在肝分解,若有腫瘤便會清楚呈現腫瘤位置。小兒腹腔鏡手術已是創全港先河,而鍾浩宇因為用上ICG技術,為靈靈做腹腔鏡肝臟切除手術,成為全球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