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社協:逾百間食肆涉拒接待內地人 籲修改歧視條例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持續,人心惶惶。早前有多家食肆以防止疫情為由,宣布不招待內地旅客、無戴口罩人士等。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2月15日至28日期間在網上搜集資料,發現有101間食店的網上資料含有歧視內地人士的資料,當中常見內容包括明言不接待內地旅客或普通話人士。
社協會表示,由於現時《種族歧視條例》,並不包括基於「國籍」或「居民身份」的歧視。協會將約見平機會和向政府提交報告,呼籲政府完善法例。

社協於2月15日至28日期間在網上搜集資料,發現有101間食店的網上資料含有歧視內地人士的資料。(侯彩琳攝)

社協於2月15日至28日期間在網上搜集資料,發現有101間食店的網上資料含有歧視內地人士的資料。社協調查該101間食肆於網上發出的文字、圖片、相片。發現有涉歧視內地人士的常見內容包括:「因疫情嚴重,政府不全面封關,因此不招待內地旅客」,「不招待普通話人士(但歡迎台灣人)」等。

而社協工作人員到其中61間食肆調查發現,有逾六成(38間)食肆有標示拒絕中國內地旅客的告示,而部分食肆表明目的是保障食客和員工健康。

▼疫下香港 口罩、搶購、衝突、寒冬▼

+9

協會親身光顧 有食肆明言不接待內地客人

另外,社協工作人員亦親身光顧其中13間食肆,並以普通話向店員查詢,發現有五間食肆有拒絕內地人的情況,包括有食肆店員明言不接待來自內地人士。亦有食肆要求社協工作人員出示香港居民身份證,在社協人員表示沒有身份證後,店員則表示只招待香港居民。

亦有個案顯示,社協人員先以普通話向食肆店員查詢:「我想要外賣,是否要看一下餐牌」,食肆店員表示:「我們不招待內地的客人」,而同行的另一名社協人員以廣東話解釋:「佢過去14日無去過內地,喺香港」,而店員再表示:「無關係,我們不招待內地客人。」

社區組織幹事王智源(右)表示,按現時法例,若食肆單單表明不接待中國內地旅客,並不構成歧視。(侯彩琳攝)

籲修改《種族歧視條例》

社區組織幹事蔡耀昌表示,受人手資源所限,調查未能涵蓋全港食肆。他指,明白部分食肆關注疫情,以保障食客和員工健康為由拒絕接待某些食客,但強調食肆不應一刀切拒絕所有操普通話人士或內地旅客,避免出現涉嫌歧視的情況。

而社區組織幹事王智源則表示,由於現時《種族歧視條例》,並不包括單單基於「國籍」或「居民身份」的歧視。故按現時法例,若食肆單單表明不接待中國內地旅客,則並不構成歧視。

▼3月5日第二日包機 武漢現場▼

+3

平機會回覆查詢時表示,雖然《種族歧視條例》目前並無保障基於國籍、公民身份或居民身份的歧視,但這並不代表平機會無法規管針對中國內地人士的歧視行為。中國內地人士和香港人一樣,在香港同樣受到現行的四條反歧視條例所保障。現時香港的四條反歧視條例適用於不同的公眾活動的範疇,當中包括貨品、服務及設施的提供。

而食肆是向公眾提供餐飲服務,因此作為服務提供者,要受現行四條反歧視條例規管,有責任保障在提供貨品、服務及設施予顧客時,確保他們不會受到種族、殘疾、性別及家庭崗位的歧視。

至於食肆不接待中國內地旅客會否構成歧視,則要視乎個案的實際情況而定。舉例而言,在提供服務方面,如食肆在對待一個或以上不同族裔的顧客時,有差別的對待,對某一族裔的顧客構成不利對待,則有可能構成歧視。平機會對社協調查報告中所提及的情況表示關注。而就社協約見一事,平機會會作出相應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