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例風波一周年|黃藍陣營出書近20本 公共圖書館購入三本將上架

撰文:陳淑霞
出版:更新:

修例風波觸發黃藍陣營對壘,雙方出版相關書籍,用自己角度記載歷史。截至今年5月中,坊間已湧現近20本,公共圖書館已確認購入3本,分別是端傳媒攝影集《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大公報》圖文集《哭泣的城市》,以及傳媒人屈穎妍時事評論集《一場集體催眠》。
兩本建制陣營著作重點描繪及抨擊示威者「黑暴」,但鮮有提及極具爭議、被視為分水嶺的721元朗站白衣人襲擊事件;端傳媒攝影集照片則較多元化,特色是不設圖片說明,由讀者自行解讀。
《香港01》向康文署查詢採購準則,署方指公共圖書館不會利用館藏「宣揚任何特定信念或觀點」,又指館藏要符合本港法律規定,亦不能「有鼓勵讀者犯法內容和建議。」有學者認為,兩陣營搶佔歷史話語權,圖書館等同公共領域,被納入館藏有呈現官方姿態意味,但他指民間仍有不少書籍出版,可呈現另一方看法。

三本有關修例風波著作將會納入公共圖書館書架,供市民借閱。左一的《哭泣的城市》及中間的《一場集體催眠》屬建制陣營著作,右一則為端傳媒攝影集《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羅國輝攝)

反修例示威由去年6月開始,歷經一年,黃、藍陣營意識形態之爭激化,「戰場」由街頭示威、網上輿論,轉至出版市場,各自搶佔歷史話語權。市面上相關的書籍包括攝影集、時事評論、傳媒報道紀實,以及文學散文等。

三本書待上架供借閱

作者的政治光譜會明顯影響內容取態,非建制或「黃絲」著作多循「抗爭」角度探究;建制或「藍絲」陣營的書籍則以譴責「黑暴」為主。雙方書籍亦涉及修例風波前因後果、跨世代之爭、警察執法、港人身份認同及港獨議題等,但觀點論述南轅北轍。

《香港01》記者以讀者身份,向公共圖書館查詢有否購入10本已出版書籍(見下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其後回覆稱,已訂購3本書籍包括:《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哭泣的城市—香港修例風波實錄》及《一場集體催眠》,稍後將會上架借讀者借閱。

↓↓十本涉修例風波書籍內容簡介↓↓

+5

至於其他書目,康文署則指,會按照館藏發展方向及現有資源考慮建議。署方表明,圖書館對公眾事務並無任何取向,也不試圖透過館藏宣揚任何信念或觀點。

《哭泣的城市—香港修例風波實錄》

圖文並茂記錄「黑暴」 警員武力制服、遊行畫面從缺

《哭泣的城市—香港修例風波實錄》及《一場集體催眠》均由大公報出版。書中刊載大量現場新聞圖片,按時序及分區拆解示威者的暴力行徑,又刊登市民遭「私了」實錄,圖文並茂指斥「暴徒」造成社會動盪、經濟蕭條;又以獨立篇章共24頁,讚揚警察緊守崗位,「盡顯英雄本色」,並輔以多名警察被襲照片、專訪,亦收錄警員食無定時、疲倦休息照片,並予以高度肯定:「三萬警員以血肉之軀,築成守衛法治及市民生命財產的萬里長城。」但全書未見警員武力制服示威者相關新聞畫面及解說,民眾遊行、逼爆街頭新聞相片亦從缺。

《哭泣的城市》收錄不少示威者破壞及「私了」市民照片,集中描繪「黑暴」影響力。(資料圖片)
6月多場市民上街遊行、和平請願畫面未見刊於《哭泣的城市》。(資料圖片)

書中又設「Fact Check 」章節,批評反對派造謠生事,又引用警方及醫管局等官方說法,為科大生周梓樂墮樓、爆眼少女事件、太子站「打死人」等釋疑解畫;惟全書隻字未提備受關注的721元朗站白衣人襲擊事件。著作最後援引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今年初的中聯辦新春酒會致辭全文作結,借其寄語「共同珍惜這個家」。

《一場集體催眠》

嘲支持者將暴力美化 形容721、831「不過是幾個數字」

《一場集體催眠》則是建制傳媒人屈穎妍的時評作品選集。書中輯錄多篇評論,批評反對派的行為邏輯,包括嘲諷支持者將暴力美化成「溫柔的暴力」、「美麗的風景線」,又點評指風波由一個叫「沒大台」的後台操作,形容「這是一場集體催眠,這是一個邪教崛起,這更是一個黑社會新字頭的誕生。」屈穎妍亦肯定警察執法,又批評社會的濫情是病態,「從來只向暴徒傾斜」。

全書同樣未有論及721元朗站事件,但她有於文章中提到立法會議員何君堯辦事處數天後遭刑毀一事,暗批目擊者「冷眼旁觀」,惟未有交代前因後果,亦有表明721及831「不過是幾個數字,完全沒有實證,已成了打砸搶燒的藉口」。

721元朗站白衣人事件是反修例風波重大爭議,屈穎妍則認為,721、831「不過是幾個數字,完全沒有實證」。(資料圖片)

《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

新聞照片主打 不設圖片解說 攝影集封底設計印示威塗鴉

《潮湧—香港反修例運動影像紀錄》則是華文網媒《端傳媒》出版的中英雙語紀實攝影集,輯錄123張照片,從69遊行至理大圍城,展示修例風波事態發展。攝影集以照片為主,但不設圖片解說,攝影主題較《哭泣的城市》多元化,涉及示威現場,亦有遊行、組人鏈盛況及撐警集會畫面,亦收錄警方與示威者用武情況。

影冊以灰調為主,封面及封底印有示威塗鴉,包括「you can cover the text, you can't cover the fact」(你可遮蓋文字,但你沒法掩飾事實)、「五大訴求、缺一不可」等。

以上圖書館選書如何評論警察爭議?(節錄)

以上圖書館選書如何評論721元朗站白衣人襲擊事件?(節錄)

以上圖書館選書如何評論831太子站事件?(節錄)

以上圖書館選書如何評論爆眼少女事件?(節錄)

圖書館選書宗旨和準則,包括使用率統計、公眾的購書建議、讀者調查、地區概覽、可能引發新閱讀興趣的事物,以及本地和國際暢銷書目等。選書人員亦會檢視其是否切合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方向、學科範疇、與其他館藏資料的關係、作者及/或出版社的權威性和名望、準確性、風格和條理清晰程度。
公共圖書館官網解釋購買書籍標準

學者:建制書籍納入圖書館 呈官方姿態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副教授鄭煒表示,市面書籍可見參與者紀錄書寫、傳媒報道結集,亦有建制派著作,他相信亦會有學院派研究,但需時撰研出版。他續指,今次反修例示威影響深遠,立場趨兩極,亦明顯有自各論述。他認為圖書館象徵記錄存檔及流傳,多本建制陣營書籍被納入圖書館的公共領域,有呈現官方姿態意味。但他指民間看法已成形固定,記錄亦趨多元化,網上亦有不少影像、片段流傳,相信官方論述難以改變這些民間看法,「最起碼未必會影響幾代人想法。」

鄭認為,讀者有自主權揀選讀物,但他同時指,社會分化嚴重,社交媒體存有同溫層效應,不論是黃藍陣營,均有立場盲點,應自行消化判斷。

與中聯辦關係密切的三聯書店、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一般合稱為「三中商」) ,全港共有45間門市。其出售的反修例相關書籍,多數擁有偏建制或建制背景,大公報出版的《一場集體催眠》及《哭泣的城市—香港修例風波實錄》,更高踞暢銷書榜首兩位,前者更已加印至第八版,《大公報》及內地官媒《新華社》等亦有報道。(陳淑霞攝)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認為,本港從未經歷如斯巨大的社會撕裂,各陣營均欲記載成史,他亦留意到近月有不少接近官方說法的建制著作出版,期望可搶攻輿論陣地。但他認為,新時代下官方史筆難一陲定音,以六四為例,即使官方有其既定論述,民間及國際亦不會照單全收。鍾相信出版影響力已不如以往。

不過,非建制書籍一般難以進佔「三中商」書架,只能於獨立書店見其蹤影。(陳淑霞攝)

▼612示威一周年重溫▼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