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疫下增用短效氣管舒張劑 兩成受訪患者未有按時覆診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哮喘會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約兩成受訪患者曾未有按時覆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另有近兩成患者增加使用可即時紓緩、用作急救的短效氣管舒張劑(下稱SABA)。
有醫生表示,不少患者誤以為病徵即時解除等同控制病情,忽略處理炎症源頭,呼籲切勿濫用SABA,建議持續使用長效預防藥物,例如配合吸入式類固醇,減少呼吸道炎症,長遠控制病情。

香港哮喘會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約兩成患者曾未有按時覆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另有近兩成患者增加使用可即時紓緩、用作急救的短效氣管舒張劑。(勞敏儀攝)

香港哮喘會透過網上問卷訪問86名哮喘患者,發現約兩成患者曾未有按時覆診、自行減藥或停藥,其中近五成人因自覺病情好轉而毋須或減少用藥,逾三成人擔心前往醫院感染新冠肺炎,亦有兩成半人認為尚有藥物可用,毋須覆診。該會認為做法不理想,患者有機會病情轉差而不自知,增加病發風險。

調查又發現,近兩成患者在過去一年,平均每日使用一次SABA,該會對比整體患者情況,發現多用SABA患者的哮喘症狀出現得更頻密。調查亦指,近兩成患者使用SABA需要比疫情前多,哮喘症狀如咳嗽、呼吸困難及胸悶,平均每日發作一次比例由超過三成至五成不等。過去一年曾因哮喘嚴重發作而入院患者,逾七成人表示比疫情前增加使用SABA。

自小有哮喘的美鳳表示,在疫情期間,當出現少許咳嗽、感冒跡象,即擔心是否新冠肺炎病徵,害怕染疫而不敢外出。她說,上月曾有一星期情況較差,自覺氣促增加,每日使用四次SABA,現在上兩層樓已感喘氣,但仍自我感覺病情控制尚可。兒童呼吸科專科醫生吳國強認為,她的SABA用量算多,亦反映病情其實未完全受控。

每周使用三次舒張劑屬過度

吳國強表示,不少患者以為在哮喘發作時使用短效舒張劑,即時解除症狀等同控制病情,忽略持續使用長效預防藥物,例如吸入式類固醇、配合類固醇及長效支氣管舒張劑的吸入式混合型藥物,處理炎症源頭。吳解釋,若患者每周使用三次或以上短效舒張劑已屬過度使用;若每年用量達三支或以上,以每支可用約200次計算,則患者平均每日用約兩次,反映依賴情況非常嚴重。

本港人均用量較新加坡高五倍

他引述國際研究SABINA數據指,歐美多國年用三支或以上SABA患者比例介乎26%至63.2%不等,反映過度依賴情況不罕見,但本港每10萬人中,SABA用量近2.4萬支,分別是新加坡、韓國及日本的5.5倍、9.6倍及18倍。

吳又指,本港SABA用量高,估計是本港患者能輕易從藥房購買,毋須提供醫生紙,認為患者用後自覺「有少少效力」即可,接受行路氣促,一個月咳嗽兩、三次,降低門檻接受不適的存在,希望社區藥房的藥劑師或售貨員多關心經常購買SABA的客人,建議他們諮詢醫生意見。

香港哮喘會建議患者依從醫生指示用藥,亦培養每日記錄病情及用藥情況的習慣,自我監察病情。該會趁周三(5日)世界關懷日推出「哮喘日記簿」,鼓勵患者自我監察病情變化及藥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