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自殺個案長者比例佔四成半創新高 機構:疫情及移民潮因素

撰文:江麗盈
出版:更新:

長者自殺數字持續上升,有機構分析死因裁判法庭2021年自殺個案初步數字,指出60歲以上人士自殺個案佔整體個案數字的比例升至近四成半,創歷來新高,數字上也遠超其他年齡層,情況令人擔憂。

該機構指出,疫情下嚴謹的社交距離措施會令長者失去人與人連繫,容易感到被孤立,覺得自己可有可無,容易抑鬱,衍生尋死念頭;而近年出現的移民潮也帶來影響,該機構偶然會接觸到一些求助個案是因家人移民而感到被離棄。

該機構建議如遇到有自殺風險的長者,可從三方面協助,一是提供實際協助,如助他們應付生活實務、就身體或精精問題求醫;二是助他們與他人連繫,建立支援網;三是聆聽與陪伴。

▼8月26日 生命熱線分析死因裁判法庭2021年自殺個案初步數字▼

+9

八旬婦因疾病想輕生 與人傾訴有好轉

年屆80歲的陳婆婆因為子女有些身在海外、有些忙於照顧自己家庭,需獨力照顧丈夫,在2018年因胃病及痛症困擾,萌生輕生念頭,獲轉介至生命熱線。她最初拒絕接受生命熱線的義工服務,但後來「傾下傾下覺得好親切」,又念及老伴需要她照顧,才逐漸放棄輕生念頭。

在今年3月,陳婆婆及老伴染疫,康復後,她又試過因跌倒跌斷手,因為有義工傾訴,現時即使偶爾會想到輕生,「但只係諗下,唔會好似以前咁一諗就好耐。」

446宗自殺個案為60歲或以上人士響起警號

生命熱線分析死因裁判法庭2021年自殺個案初步數字,指出在1,010宗自殺個案中,有446宗為60歲或以上人士,數字較去年437宗有所上升,較2017年的363宗更升逾兩成。值得留意,2021年60歲或以上人士自殺個案宗數,已升至佔整體個案近四成半,屬歷來新高,生命熱線直言現時已響起警號,需要關注長者自殺問題。

生命熱線的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服務,在2022年上半年也接到近7萬個求助,較去年同期增長約兩成;在今年5月,單月收到的求助更達1.3萬個,高於每月平均數1.1萬個求助。

疫情下長者長時間留家「愈屈愈抑鬱」

生命熱線執行總監吳志崽解釋,相信今年5月求助電話數目升至1.3萬與第五波疫情有關。他提到長者自覺是高危人士,疫情下擔心染疫,同時擔心影響其他人,倍感壓力與焦慮,加上社交受限,長時間留家「愈屈愈抑鬱」。

生命熱線名譽顧問精神科醫生崔永豪也提到,嚴謹的社交距離措施也會令長者因為失去人與人的連繫,感到被孤立、被遺棄,容易出現抑鬱。他表示,理解政府因應疫情需調整社交隔離措施,但期望當局可考慮長者社交需要。

部份長者在家人移民才知悉 頓感被離棄

除了疫情,移民潮也影響長者情緒。生命熱線助理程序策劃經理梁永棠指,暫未有大量因家人移民前來求助的個案,但間中會收到這類個案,有些求助人是在家人將移民或移民後才獲知會,這些突然分離令求助人感到被離棄,牽動情緒。

長者自殺個案多 與長期病及生活不能自理有關

崔永豪其後也解釋,長者自殺個案較其他年齡群組多,原因在於他們大多患有長期病,身體有不同痛症,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難,令他們倍感痛苦。他表示,如遇到有自殺風險的長者,可從三方面協助,一是提供實際協助,如助他們應付生活實務、就身體或精精問題求醫;二是助他們與他人連繫,建立支援網;三是聆聽與陪伴。

生命熱線將推手機應用程式 幫助長者與身邊人連繫

為着盡量接觸更多有需要人士,生命熱線的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服務將會增加至少10條電話線,將可同時接聽20至30位求助者來電;而網上聊天室也會延長服務至凌晨2至3時。另外,生命熱線在今年底也會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幫助長者與身邊人連繫,除了通訊功能,程式也設情緒評估,如發現用戶的評估結果達一定風險,可主動通知用戶的家人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