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痛症求診個案增 動態超聲波助揪出痛症成因

撰文:黃卓然
出版:更新:

不同肌肉或骨骼痛症是常見都市病,國際肌肉骨骼疼痛協會創辦人、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指出,近年肩頸痛個案增加,與日常不良姿勢有關,例如長期低頭上網、使用電話打機、煲劇等。她指出過去不少痛症病人尋求治療會走「冤枉路」,近年高頻的動態超聲波技術對診斷痛症有幫助,呼籲有需要病人多求助。

李靜芬(右)指出,根據2012年大型網上問卷調查,肩頸痛已成為本港最常見痛症,其次是腰背痛及頭痛。(黃卓然攝)

李靜芬指出,根據2012年大型網上問卷調查,肩頸痛已成為本港最常見痛症,其次是腰背痛及頭痛。她估計,原因包括頸夾電話、長期低頭上網、以電話打機、煲劇愈來愈普遍。她指接近8成病人都會自行處理疼痛問題,隨時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李先生(左)去年底健身時做仰臥起坐後右頸痛,之後一直疼痛未停。(黃卓然攝)

去年起受肩頸痛困擾的李先生分享,他本身從事證券業,每日都長時間對電腦工作。至2016年初,在健身時做仰臥起坐後右頸痛,之後一直疼痛未停,情況更加嚴重。他試過自行塗按摩藥無效,向家庭醫生求診獲處方消炎止痛藥及接受物理治療,但仍然無效。他又被轉介骨科檢查,磁力共振結果顯示,他有頸椎椎間盤突出,但物理治療及止痛藥都未有改善痛症根源。

肩頸肌肉繃緊可致頸痛

他最終獲轉介至痛症科,以高頻超聲波再作診斷。李靜芬指,最終發現李先生疼痛問題,其實非因頸椎椎間盤突出問題引起,而是他的肩頸肌肉非常繃緊。針對性放鬆肌肉物理治療,最終有效紓緩他的痛症。

國際肌肉骨骼疼痛協會創辦人、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中)指出,近年的肩頸痛個案有增加的情況。(黃卓然攝)

李靜芬解釋以往診斷痛症,主要使用X光、電腦掃描或磁力共振,只能提供靜態狀況資料供醫生判斷,而且有少量輻射及每張照片收費,病人未必可以負擔拍攝多個位置及動作的費用。近年引入動態超聲波,實時掃描反映患者肌肉、筋膜、骨骼以至神經活動,從而找出導致疼痛結構及成因。她又指不少痛症病人會選擇自醫,但可能會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呼籲病人有需要應盡快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