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UVB/SPF】同陽光玩遊戲?8張圖話你知防曬應該點揀

撰文:MedPartner
出版:更新:

防曬對於美白以及抗老的重要性,在科學證據上已經非常明確了。但防曬產品在網路上的推薦文十分多,防曬乳、防曬噴霧、防曬蜜粉 …… 各種形式的產品到底要如何挑選?
本文就給大家做出了完整的防曬資訊整合,解答你內心中對防曬產品的一切疑問。偶爾忘記的話,也只要拿出這篇重溫就可以了!讓大家不要買了防曬結果只是為求擦個心安,甚至是用錯產品讓自己皮膚變差。

防曬產品的推薦文章在網路上多不勝數,防曬乳、防曬噴霧、防曬蜜粉 … 各種形式的產品到底要如何挑選?(VCG)

防曬品購買前必要知道的專有名詞

防曬產品雖然款式多、種類多,但是防曬的原理其實是非常科學的。如果在買防曬前,沒辦法搞清楚標示上的各種專有名詞,那往往只能看廣告、明星或Blogger的推薦去挑選及購買的話,那風險就太大了!以下是你在買防曬之前必須要知道的專有名詞,大家可以看過並理解就好,也不用死記硬背。若果的忘記了就再翻出相關圖表來重溫吧!

八張圖看懂防曬產品!

+3

UVA和UVB分別是什麼?

UV 是紫外線( Ultraviolet )的縮寫, UVA 和 UVB 分別代表兩種不同波段長度的紫外線。會造成人類曬紅或曬傷問題的主要是 UVB ,而導致曬黑或曬老的主要是 UVA ,因此在防曬挑選時,根據自己的目標,要特別加強的防護就會有所不同。UVA 的波長較長,能量較短,但穿透力也比 UVB 還要來得強。因此多數防曬產品在 UVB 的防護力上要做到好,比較簡單,但要把 UVA 的防護做好,技術上就比較困難。

SPF和PA分別是什麼?

SPF 指的是延長發生曬紅時間的能力。 PA 指的是延長發生曬黑時間的能力。 SPF 通常是用數值表示, PA 則是用 + 號來表示。 SPF 數值越大代表延長曬紅時間的能力越大,例如 SPF 30 的意思就是在正確使用下,可將人被曬紅的時間延長 30 倍的意思。而 PA 其實是由 PPD 換算過來的數值,基本上越多個 + 號,就代表越能延緩人被曬黑的時間。

臨界波長(Critical Wavelength)是什麼?

臨界波長的長度,代表防曬能力的「廣度」。先前有講過,紫外線有不同的波長,因此能夠防護的波長廣度越大,防護力也就更完整。波長越長的紫外線,穿透性就越強,也越難被防護,因此在超過某個波長時,防曬產品的防護力就會驟然下降,這識的波長數值,基本上可被認定為這款產品可以保護的最長波長,也就是臨界波長。在定義上,其實有更完整的說法,但不容易理解。以大家要挑防曬產品的目標而言,只要搞懂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Star Rating 是什麼意思?

在防曬產品標示上,常會看到星星的標示,這是在強調防曬產品的防曬能力「均勻度」。也就是防護 UVA 的能力與防護 UVB 能力之間的比值。理論上防曬均勻度高,也代表這款產品的防護力比較平均、完整。

物理性防曬和化學性防曬是什麼?

防曬產品根據其防曬劑的性質,可以分為物理性防曬和化學性防曬,當然也有同時混合物理性防曬及化學性防曬的產品。物理性防曬是利用反射或散射紫外線的能力,來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化學性防曬則是利用其分子結構的特性,吸收太陽中紫外線的能量,再轉化為熱能釋放,讓皮膚實際上接觸到的紫外線減少。

物理性防曬產品的優點是對皮膚的刺激比較小,但缺點是容易看起來泛白,另外為了讓粉體達到分散,因此通常會比較油一點。但近年來納米化的產品,已經有逐漸改善這些缺點。化學性防曬的優點是相對清透,缺點則是某些成分有環保或者是對人體的疑慮。但其實對此也不必過度擔心,有關防曬產品的安全性評估在各國都有在持續監察當中。

(李孫彤攝)

防曬產品如何對應自己的需求挑選?

防曬產品的挑選,可不是搞懂以上的專有名詞就夠了。這世界上沒有「最好的保養品」,只有「可能最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每個人的膚質、生活型態也不同,而在不同的情況就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因此沒有一個產品是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的。防曬產品並不是看到數字越高、星星越多、+ 號越多、各種認證標籤看起來越多,就是代表愈好得越好!以下我們會針對多種常見的生活情況,指出一些挑選防曬產品的原則。但請注意一定要根據年齡、膚質、生活型態作為考慮及衡量標準。

防曬的年齡考量

根據不同年齡,皮膚的條件也有所不同。以下依照不同年齡提出方向性建議:

0-1 歲:這個階段的嬰兒皮膚很幼嫩,原則上不建議使用任何防曬產品。家長可以使用各種物理性遮蔽的方式,包含有上蓋設計的BB推車、帽子、長袖長褲…等方式,來遮蔽陽光對皮膚的傷害。除此之外,直接避開陽光最強的早上 10 點到下午 3 點這段時間外出,也是很好的方式。

1-6 歲:這個階段的孩童皮膚防護力已經比嬰兒好了一些,但還是建議使用純物理性防曬成分,避免化學性防曬成分可能造成的皮膚刺激。雖然純物理性防曬成分,在某些產品可能會偏油,但這個年齡的孩童因為皮膚不太會出油,因此通常是可以接受。

6 歲以上:基本上就可以視為成人的皮膚來看待了。只要使用之後沒有不舒服,或什麼皮膚不良的反應,不管是物理性、化學性,或者是混和性防曬產品都可以使用。到了青少年的皮脂分泌會比較旺盛的階段,則可以選擇質感比較不油膩的產品。

防曬產品的挑選中,膚質也是一大考量。(視覺中國)

防曬的膚質考量

防曬產品的挑選中,膚質也是一大考量。中性膚質的朋友,那就恭喜你了!因為你在挑選防曬產品時,可不必考慮太多。只要是你用了有效、沒有不良反應就都可以了。

油性、粉刺、暗瘡膚質

如果是油性肌膚,容易長暗瘡或粉刺的朋友,通常醫生會建議使用質地比較不油膩的產品。一般來說,因為純物理性防曬乳的防曬成分是「粉體」,為了要有效分散這些粉體,質地上會比較偏油;但近年來納米化技術,以及其他配方的研究,已經在逐漸改善油膩這個問題。

敏弱肌、酒糟、異位性皮膚炎

這類朋友的肌膚的天然屏障比起一般人要來得脆弱,因此比較容易受到外來的刺激物質影響。如果要謹慎起見,可以考慮選用純物理性防曬產品,避開對於某些化學性防曬成分可能產生的刺激。多數醫生會建議這類型肌膚的朋友,除了選擇純物理性防曬的產品外,也要注意避開酒精、香料、色素…或其他不必要的添加物,讓產品成份本身越單純越好。若然防曬產品的質地清爽的話會更好。

(洪琦琦攝)

防曬的生活型態考量

不同生活型態的朋友,因為接觸紫外線的情況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建議以此作為挑選產品的原則。

一般上班族或學生

如果你是只有在步行去坐車的路上,或者是中午去覓食時會曬到太陽,其他時間多數都在室內活動的人,其實不需要使用防曬係數過高的產品。別忘了, SPF 的數值是指延緩曬紅時間的倍數,如果你曬的時間根本不長,其實挑選 SPF 25-35 的產品就足夠了。不追求過高的防曬係數,也可以讓產品本身容易做到兼顧清爽,對暗瘡、粉刺膚質的朋友也有好處。

戶外活動

在戶外活動時,因為直接曝曬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這時就有需要使用防曬係數較高的產品。醫生通常會建議使用 SPF在 50 以上的防曬產品,並且要注意補擦。

水上活動

如果是參加水上活動的朋友,重點就是產品的防水能力到底好不好。如果防水能力太弱,那不管怎麼補擦大概就是一直被水分解而已。有關防水能力,可以看看產品上有沒有 FDA 或者是 COOLIPA 這兩個單位標示的 very water resistant 。

當然使用防曬產品只是在水上活動時防曬的方法之一。現在有不少朋友,會穿着包覆比較完整的防寒、防水衣物,其實也是很值得參考的方式,可以降低不少防曬產品流入海中的環保疑慮。

陽光特別強大的狀況下,可以用戴帽子或撐傘…等作法,再強化物理性的遮蔽,就不必在頭皮另外使用防曬產品。(視覺中國)

防曬常見問題與迷思解答

防曬要擦多少才足夠?SPF50的產品如果擦一半的厚度,結果是SPF25嗎?

根據美國 FDA 以及各大皮膚科醫學會的意見,防曬塗抹應該要擦到是 2 毫克/平方公分的量才夠( 2 mg/cm^2 )。也就是大約全臉需要一個十元硬幣大小才是足夠。另外有一種換算方法是,一個手掌大的面積,大概需要一顆黃豆大小的量。不管你是用黃豆還是十元硬幣來換算,總之就是得擦足量才行。

如果一開始就擦不夠,或是流汗後殘留剩下一半,如果你使用的是 SPF 50 的產品,那防曬力不是變成 SPF 25 ,而是只剩下 SPF 7.1 的防護效果而已。

防曬噴霧會建議使用嗎?

防曬噴霧在功效上的問題主要是「分散不均」,也就是噴上去後,如果沒有再用手均勻塗抹,效果就會不好。另外在安全性上,除了可能有易燃的風險外,若是不小心噴到眼睛或者是吸入肺部,也不是好事。在比較好處及壞處的悄情況下,我們不建議使用噴霧型產品。

室內要擦防曬嗎?晚上要擦防曬嗎?

如果你坐在玻璃旁邊的話,那可能有 UVA 會穿透,那就有需要。其他的狀況下,假設你是整天都在室內沒有出門,一般是不需要。但你總有在戶外的時間,所以出門曬太陽前,還是要擦一下防曬。

流汗要怎麼補擦防曬?

原則上如果有流汗,那可以每一兩個小時就補擦一次,不過要依實際狀況而定,該補就補。如果單純擦了防曬,沒有上妝的話,那可以用衛生紙擦乾汗水後補擦防曬。但若是你在擦了防曬之後,還另外有上妝的話,基本上就很難在不破壞妝的狀況下補擦。有些人會使用防曬蜜粉之類的產品補上,但這類產品的防曬能力多數不是很好。

防曬產品如何做到對珊瑚、海洋友善?

目前有關防曬產品是否會造成珊瑚白化的證據還沒有非常明確。但某些生物累積性高、使用量高、暴露濃度高或毒性高的成分,已經被列入要積極研究。 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 、 4-Methylbenzylidene Camphor 和 Benzophenone-3 這幾種成分,相較其他防曬成分,被認為有較高的環境風險。如果你在乎相關議題,可以先避開這類成分使用。

頭皮應該要做防曬嗎?

如果是一般頭髮茂密的人,其實毛髮就可以幫頭皮做基本的物理性防曬了。但是陽光特別強大的狀況下,可以用戴帽子或撐傘…等作法,再強化物理性的遮蔽,就不必在頭皮另外使用防曬產品。不過如果是頭髮稀疏的朋友,因為缺乏頭髮的遮蔽就應該要特別注意防曬,可以把頭皮當作臉部防曬的延伸,適當使用防曬產品。當然最簡單的方式,還是直接戴頂有防曬能力的帽子!

防曬產品最新第三方檢測結果

這份檢驗結果,將會完整列出過去 MedPartner 送檢驗,以及邱品齊醫師先前送驗的結果,並再持續更新最新的檢測報告。希望大家可以學習到上述的防曨知識後,再透過以下的檢測結果,來挑選自己適合的防曬產品。

按圖放大防曬產品檢測結果!▼

+11

關於這個表格的備註必須再做進一步的說明。大家可能會發現,有些產品在 2014 跟 2018 兩次的檢測結果不同,這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 有產品雖然品名一樣,但配方更改了。
2. 產品不同批次間的穩定性問題。
3. 實驗的誤差。

基本上,我們會建議以最新的檢測結果作為您選購的參考依據。

 

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以上的檢測結果只是一個參考。每個人因為各自的膚況與生活型態不同,適合的產品也會不同!

最後給大家作出一個防曬知識的重點整理:

怕曬紅曬傷要參考SPF數值,怕曬黑曬老,要看PA
想兼顧曬傷和曬黑的問題,要看防曬均勻度
不要覺得防曬擦了就可以,要記得擦足量,也要適時補。
沒有最完美的防曬產品,只有「可能最適合你」的防曬產品。要綜合考量自己的年齡、膚質、生活型態,不要傻傻只選數字最大、星星最多、標籤最多的產品。
要減少防曬產品用量,最重要的是避免在紫外線最強的上午10點到下午3點間外出,若要外出,建議除了防曬產品外,還可以加強傘、帽等物理性遮蔽。

【本文獲「MedPartner」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