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一個月後】航拍直撃 啟德堆樹區爆滿 西貢水質曾超92倍

撰文:陳蕾蕾 黃偉民 邵沛琳 蔡正邦
出版:更新:

超強颱風「山竹」上月(16日)吹襲本港,各區多處出現塌樹情況,颱風過後,各地開始清理工作,大量樹木折枝出現,記者連續兩周到政府設立的「啟德發展區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發現原本七成滿的收集處,現時已近全部爆滿,樹木堆滿兩塊收集地,記者於現場仍見載木貨車不斷進入。
香港01記者於風暴過後,曾視察多個嚴重受損的政府設施,一個月後重返各個設施視察,惟大部設施仍在修復中。早前防波堤被毀、大量啡黃水流出海面的西貢污水處理廠,附近水質曾驗出超標92倍,現時署方已設立初步海堤鞏固工程,惟恢復二級污水處理服務仍需數月。

啟德發展區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

「啟德發展區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幾乎全滿。(黃偉民攝)

「山竹」吹襲造成本港各區多處樹木倒塌,大量樹木折枝被運至堆田區。風暴五日後(9月21日),環保署聯土木工程拓展署,於啟德開設面積兩公頃的「啟德發展區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暫存各處收得的斷枝樹葉。環保署更於早前呼籲,有意取用木材的團體及人士,可致電環保署熱線(電話:3741 1823或3741 1822)預先登記。

兩周後收集處全 塌樹折枝​堆兩地

香港01記者於風暴後一個月(10月11日)再訪上址,發現收集處兩塊地幾乎全滿,塌樹折枝堆滿收集處,兩地呈深啡色狀,有挖泥機在該處推平及整理木材。另外,收集處進出口不時有載木貨車進入。相較上月(27日)視察時,收集處當時僅七成滿,其中一塊地堆滿不到一半,僅兩周後兩地幾近飽和;另外,此次現場亦未有聞見異味。

環保署:繼續研究方案循環再造木料廢物

環保署回覆香港01指,將會嘗試從收集處選取部分合適的物料,送往牛潭尾動物廢料堆肥廠共同處理,並循環再造成種植肥料,供本地教育、社福、慈善、園藝機構、農戶等使用;部分合適的物料也會供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使用。環境保護署正與相關工務部門研究如何更好地處理公務工程所產生的園林廢物,從而加強本地循環再用園林廢物及廢木材的能力,並會繼續研究其他合適的方案把收集所得的木料廢物循環再造。 

+1

西貢污水處理廠

西貢污水處理廠海堤已完成初步鞏固工程。(黃偉民攝)

西貢污水處理廠在颱風影響下,廠內主要的污水處理設施,包括紫外光消毒系統及二級污水處理所需的設備,均受嚴重破壞,污水處理能力一度僅能維持一級服務,並需繞流作近岸排放,以減低其對附近水域的影響。「山竹」一個月後,渠務署回覆香港01表示,西貢污水處理廠經一級處理及消毒程序的排放水,可經已修復的喉管帶到原本的深海管道,於處理廠400米外的牛尾海水域排放,並加強稀釋。

防波堤重建 海面黃水消失

颱風過後香港01記者三度視查污水處理廠,首次(9 月21日)視察時,廠區一片狼藉,碎石佈滿地面,區內原有的草地亦消失,雜物散落一地;而沿海防波堤亦被毀,近海位置不斷有啡黃水湧出海面。第二次視察時(9月28日),則見廠內工人搶修設施及鋪設喉管,由於當時防波堤尚未修復,工人以百米的隔油帶,阻擋黃水散開水面。

今次(11日)重返處理廠,相較約20日前,廠區大致整理完畢,碎石塌樹雜物已清走,沿海位置可見重建防波堤,多塊瓦磚整齊堆疊在該處,原先流出啡黃水的位置,未見有污水流出,早前鋪設的隔油帶亦已收回,惟廠區內部份地面尚未修復。

望一周完成臨時設施 恢復二級服務仍需時

渠務署表示,期望一周內完成臨時設施,提升系統至化學強化一級處理程序。渠務署又指由於受損範圍甚廣,估計污水處理廠仍需兩至三個月時間以恢復二級污水處理服務;而被損壞的海堤在相關部門的協助下,已於10月3日完成初步鞏固工程。 

水質回復良好及一般水平 大腸桿菌最高超標92倍

根據署方早前(9日)更新的水質監測數據報告顯示,因應西貢污水處理廠部份重要喉管已完成復修,故此在西貢污水處理廠鄰近海域的水質監測,已於10日6日停止。

根據該份報告顯示,橋咀泳灘每百毫升海水的大腸桿菌含量,一度(9月25日)測得1800個,較「良好」等級超標75倍,三星灣泳灘同日亦測得大腸桿菌含量700個,超標29倍,等級為「極差」。兩個泳灘於10月7 日公佈最新水質數據,大腸桿菌含量為0及1,回復良好等級。

至於海域方面,若以泳灘水質等級作標準,西貢三號泵房對出海面,大腸桿菌含量曾(9月25日)錄得2200個,較「良好」等級超標92倍,而泰湖閣對出海面,最高(10月1日)錄得1500個,超標63倍。現時兩個海域於最新(10月5日)監測的數據中,分別錄得38個及61個,回復「一般」水平。污水處理廠深海排放管鄰近海域水質方面,排放管以北400米及以南400米,分別於10月1日及10月5日錄得500個,於10月7日分別錄得51及28個,同樣回復「一般」水平。


*「良好」等級指即每百毫升大腸桿菌數量少於24個

香港海防博物館 天幕仍穿窿

海防博物館,部份帳篷物料半吊空中。 (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位於筲箕灣的海防博物館,上月底因受到颱風破壞,康文署當時宣佈暫停開放,直至另行通知。一個月後,博物館仍處閉館狀態,展覽館尚在進行修復工程,重開無期。

「露天展覽」持續 修復工程進行中

記者上月底到上址查看時,博物館因受颱風影響,原本覆蓋展覽館頂部的白色巨型帳篷,被吹至出現破洞。當時可見帳篷物料半吊於空中,原作固定帳篷的鋼線仍然懸掛,展覽館頓成「露天展覽」,內部一覽無遺,裡面設施吹至倒歪西倒。一個月後(11日),記者重返海防博物館查看修復進度,展覽館的白色巨型帳篷尚未修好,「露天展覽」仍然持續,惟相較早前散落一地的設施,現時內場已整理完畢。另外,館內搭上多個竹棚架圍繞中心位置,現場亦見多名維修人員進出博物館,以進行修復工程。

康文署​:博物館預計於2020年重開

香港海防博物館於網頁中表示,由於超强颱風「山竹」的破壞,導致香港海防博物館部分設施損毀,博物館需暫停開放,以進行維修工程,直至另行通知。閉館期間。外展活動仍會進行,繼續為公眾提供服務。

康文署回覆香港01指,熱帶氣旋山竹吹襲期間,覆蓋香港海防博物館展覧廳的大型帳篷遭受嚴重破損,導致部分展覽設施受到損毀,但並無文物受損,所有文物已自展廳移至文物儲存室內暫時儲存;户外古蹟徑亦有不少樹木倒下。海防博物館聯同有關部門及承辦商現正進行詳細檢查及商討災後修繕工作,包括研究重新覆蓋展覧廳的方案。 

基於公衆安全的大前提下,海防博物館已暫停開放。鑑於博物館早已計劃於明年年初閉館進行設施改善及常設展覽的更新工程,有關維修工程會一併規劃及進行。博物館預計於2020年重開,以全新面貌為公衆服務。 
 

筆架山雷達站

巨型「波波」一個月後尚未開始修復工程。(黃偉民攝)

民航處位於筆架山頂峰的雷達站亦未能於颱風中倖免,記者上月21日到筆架山察看時,發現於用作保護雷達天線的巨形球狀保護罩,受風暴影響下,十多處出現破洞,保護罩向西面損壞最為嚴重。此次重返上址視察,該個巨型「波波」破洞仍在,尚未進行任何修復。

翻新工程明年展開 未來數月將拆天線罩

民航處回覆指,筆架山雷達站翻新工程原訂於明年展開,考慮到該站的天線罩因超強颱風山竹吹襲而破損,預計將於未來數月先行安排承辦商拆除天線罩,容後再進行全面翻新工程,以符合成本效益。另外,署方早前指,為配合機場三跑工程,站內用作航空交通管制之用的雷達早已移走,因此未有影響航空交通管理服務。

9月16日颱風「山竹」後各區損毀情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