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贏家?】休學5年全心事業 哈佛港男:讀U唔係為張Cert…

撰文:曾凱茵
出版:更新:

若你有幸獲美國知名學府哈佛大學取錄,你會有什麼打算呢?努力讀書?未畢業已籌謀在當地發展?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Christopher Schrader當年有幸獲哈佛取錄(當時全港只得四人獲此資格),然而在課程還剩下一半時,他卻選擇休學,一休便休了五年。
現為活動配對平台Surkus香港區總經理的他,認同大學是有它的重要性,甚至也不建議年輕人輕易便退學、輟學,但他為事業而選擇休學,也不是一個隨意的決定。說到底,大學好、事業也好,他做的每個決定都是按一個宗旨而行:人生只有一次。

從Chris一身Business Casual卻配拖鞋來看,就知這位只得二十多歲的Startup香港區總經理幾咁「有性格」。(朱潤富攝)

人生之苦 苦在要二選其一

難得可獲哈佛大學取錄,正常地說,應該怎都要讀到畢業吧!但Chris當年決定休學,原因就是要專心發展由他創辦,發展日益蓬勃的NGO「24 Hour Race」。為一個NGO而(暫時)放下在哈佛畢業的機會,旁人或會覺得不值,但他卻不是這樣認為。

24 Hour Race,是Chris為紀念他友人在他14歲那年離世而創立的慈善基金會。在創辦24 Hour Race前,他只是逐家逐戶地敲門籌款,並按自己所關心的事情及慈善組織,以探險方式進行籌款(例如,他曾試過步行環繞英國、徒步穿越戈壁沙漠、踏單車環繞加拿大等)。如此「有型」的經歷實是不少人的夢想,而一路上,也有不少年輕人請教他該怎樣辦才能做到同樣的事情,使他的內心逐漸浮現一個念頭:創辦一個任何人身處本地都可做到的探險。

2010年,致力於打擊人口販賣及奴隸制度的24 Hour Race就此誕生,學生可自行組隊參賽並籌款。這NGO營運了多年,發展規模遠超過Chris起初所想,「初時沒人想過會成功,畢竟香港的學生就連老師父母都無法叫得動」。在創辦NGO那年,Chris還在本地中學就讀,尚可一邊上學一邊營運NGO,但後來到了哈佛一年半後,NGO的工作卻愈發壯大,「只是那時機構的架構、組織均未成形,就連數十萬港元的捐款都只寄到我的個人銀行戶口」。由於24 Hour Race逐漸佔據了Chris的心神、時間,使得他是時候作出一個決定。

Chris籌辦NGO與行善經歷(按圖了解):

24 Hour Race鼓勵學生自行組團參加,8人一隊,一共跑24小時。身為香港人的Chris以香港為起點,但機構到今時今日,已於韓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都有籌辦活動。(24 Hour Race截圖)

港父母來信批評

假如香港父母知悉子女在哈佛(又或者任何一所大學)讀到一半便休息,反應多不外乎:

1. 疑惑的:「吓?為甚麼?」
2. 出於好意勸說:「還剩下一半,完成它吧。」
3. 生氣而激烈的「你都黐線。浪費!」

面對以上由記者覆述的批評,Chris氣定神閒反問一句:

這些家長有在營運一間在全球有業務的機構嗎?(Are they running a global business outside Asia?)

哇,這麼囂張?難度他真的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嗎?Chris幽默地反駁:「我在乎——如果不在乎,我就是反社會了。」下一句又認真道,「然而,離開哈佛與否,關乎自我認識,他人的意見是無法提供值得學習之處。」

其實,Chris以往曾接受過本地英文媒體的訪問,該媒體以「哈佛輟學生」來介紹他,結果在訪問出街後,他便收到有香港父母傳來的憤怒電郵(angry email)指責。「如果那是我兒子,他才不會這樣做!……你的學位好應屬於我的兒子才是!」為甚麼那些父母的反應會這麼強烈呢?Chris猜想:「大概因為對於他們而言,那(獲哈佛取錄)代表了香港的驕傲及機會吧。」當年包括Chris在內,全港只有四個學生獲取錄,「偏偏有個讀到一半不讀,他們肯定大叫搞邊科(What the Hell)?」

對比之下,Chris的父母卻表現得十分支持,「說實話,他們未必讚同我的決定,但永遠都支持我。」毫無疑問,Chris自知幸運並為此感恩。(朱潤富攝)

Chris解釋,很多哈佛學生都會因種種原因在中途休學,而學校也文化上、行政上都非常鼓勵,所以這很正常,因此香港父母無需心煩意亂。「我也沒什麼不同,只不過休學休得比別人長些,已經5年了。」

然而,說來說去都是圍繞着哈佛的校風及情況,記者不免追問Chris,如果他讀本地大學,還會發生相同的事情嗎?他毫不猶豫地答:「會,香港的大學競爭同樣超級激烈,不是嗎?只有約20%學生入到大學,所以父母應都會抱持着替子女感不甘的心態。說到底,他們還是嫉妒和自尊心在作祟罷了。」

Chris年僅26歲就做到地區經理,又入得哈佛,未成年甚至就創立全球型NGO,絕對稱得上青年才俊。圖為Chris在哈佛校園。(受訪者提供)

性格特行獨立 與眾不同人生路

然而,他小時候並非好學生。「走堂、成績差。老師、父母都十分頭痛,對朋友也很差。」他指自己當時對人生竟無頭緒,甚至認為自己將來都只是一個廢物。看到今天的Chris,實在難以想像他以前的模樣吧?

幸好,特行獨立的性格令Chris勇於作出改變。「13、4歲時,我覺得人生總要做與眾不同的事,便去申請英國的一所軍事學校。」成績差得要命,又沒推薦信,正常來說,這樣的申請表給學校看都不會看,但該校校長途經香港時,還是給了Chris一次面試機會,還對他說:「雖然表面上看你一無是處,但我覺得你身上有值得挖掘的東西。」

忽發奇想申請大學 
對於Chris來說,發奮讀書入名牌大學這回事「從來不是一個目標,很自然就發生了」。事實上,申請入學的過程也有趣到像是只會電影中發生。中學畢業後的一年Gap Year,他當時在蒙古阿爾泰山區中與遊牧民族生活三個月,坐火車時就突然決定嘗試申請入讀哈佛。
有天,他收到大學電話,但信號不太好,只好頂着嚴寒往山上走。對方因為聯絡了幾個月卻缺乏回應而生氣,Chris便說:「我在蒙古山區呢!」令對方非常困擾於面試要如何進行,幸好最後成功獲得取錄。

比起怎樣入哈佛,Chris更想分享入名牌大學後如何調節心態,「學生未入之前都是小池大魚,但身處其中時就變了大池小魚,如果你經常與他人比較,就會非常不快樂。」而Chris的選擇則是「不在意」。(朱潤富攝)

人生只有一次

Chris在哈佛讀到中途休學,跳出來創業,現在又加入了一間startup當香港區的總經理,如此生活看似自在,而的而且確,他也很享受。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卻絕不建議別人輕言退學、休學,最少,不能毫無目的這樣做。

他反批評美國過於美化退學「神話」:「人們常說看看朱克伯格,你也要退學才對!但那時Facebook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他本身已擅長做這件事又有後備計劃,退學不成問題。」(朱潤富攝)

既然如此,記者難免問到得到大學學位在香港,以至全世界的重要性,Chris聽到後馬上開玩笑抱怨道:「噢,這個答案會讓我惹上麻煩。」引得眾人大笑起來。下一刻,他認真表示:「學位是非常重要。」但這個「重要」,不是出於一個文憑、一個學歷的重要,而是因為這段時光的特殊性,「大學是很多年輕人嘗試獨立的第一次機會,尤其是很多香港孩子長久以來都在父母的大拇指之下生活,大學是代表第一次獲得自由。」

他強調:「這麼美好的機會在青春中只有一次,以後不會再有了。」讀U時人人都在抱怨考試有多困難,但與工作後的水電煤相比卻實是不值一提。Chris補充:「我認為人們絕對應該讀大學,真正注意的,只是要讀甚麼才對罷了!」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
下載網址:
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