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過來人】家居奇難雜症一站解決 師傅急急如律令

撰文:仲欐因
出版:更新:
「師傅到」創辦人Eddie在Uber身上取得創業靈感。(黃寶瑩攝)

凌晨2點鐘,房門不小心被反鎖,尚餘數小時便要出門上班的你,該怎樣拯救鎖在房內的衫褲鞋襪呢?螺絲批、鎚子、電鑽……大刑伺候?如此危急存亡之秋,你試過、我試過,楊駿釗(Eddie)也試過,不過在鑿爛門鎖之後,Eddie比你我想多一點,行多一步,創立了急召師傅的手機App「師傅到」。以後不用天靈靈地靈靈,只要按個掣——喝!師傅急急如律令!

跳掣、壞燈、開鎖、通渠、驗窗……家居奇難雜症要多怪有多怪,極盡刁鑽之能事,尤其夜闌人靜,有突發問題更是叫天不應叫地不聞。試過反鎖滋味的Eddie於是靈機一觸,想到這個可召集各類型家居維修師傅的平台,以配對方式為用家即時尋找認可師傅,誓要成為家居版的Uber。用家無需登記,只需填寫簡單資料及說明有何家居疑難,系統便會即時搜尋附近的師傅報價,屆時用家只需確認師傅,雙方便可直接聯絡,而費用則在維修後即場支付。

「師傅到」未來的新介面,將更細緻地劃分服務。(黃寶瑩攝)

「對用家來說,『師傅到』可以解決燃眉之急,因此在系統設計上,我們不需用家作繁複的登記手續;而一次過集合各類型師傅,也可以節省用家四周找師傅的麻煩。而對師傅而言,對比傳統只做到本區或鄰近屋苑的生意,這當然是多一個接觸客人的渠道。」Eddie說。既然對供求雙方都有好處,那App自身又是如何營運呢?「我們暫時不收取任何費用,希望先讓用戶建立從傳統模式過渡至用手機找師傅的習慣。」考慮到維修服務的費用往往因應實際情況而存有落差,例如檢查過後需要額外購買材料或零件等因素,Eddie未來亦不打算從每宗交易中劃一收取一定百分比,而是等待程式營運得更成熟後,才考慮向登記師傅收取月費。

短短半年間,平台已有超過1,000位登記師傅,對於師傅質素的把關,Eddie也不馬虎。「師傅除了要登記提供的服務、願意工作的區域等基本資料外,還要把認可的證書上載予我們審核。」除了偌大的師傅網絡,平台也有建築工程相關技術的支援。「師傅到」於去年10月才面世,但同年已即被建築設計公司思城控股有限公司收購。背靠母公司的經驗和專業支援,平台亦開發B2B服務,餐廳及店舖等小型維修與翻新工程,皆可藉平台求得配對。

平台目前每月大約有500至600宗個案,Eddie期望本年內可增長至每月1000宗。而要生意增長,當然不能坐而論道。早前到訪過數碼港的他便發現電動車充電站的數目遠遠不及需求,以致有大量電動車為充電而大排長龍,Eddie又即時想出新服務,「目前充電站追不上電動車的數目,這對車主非常不便,但我們平台可以為車主尋找相關的機電工程人員在他們的私家車位安裝充電器,從此便不用再為充電煩惱。」懂得注意生活上的不足之處,Eddie能從打工轉為老闆,他的洞察力明顯地就是他的致勝之道。

Eddie認為創業需要留意潮流,因而乘著電動車日見普及的趨勢推出加裝充電器的新服務,且已接獲不少查詢。(黃寶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