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博物館】藝術館復修 譚美兒:要以藝術講香港故事

撰文:吳世寧
出版:更新:
香港藝術館館長譚美兒認為,香港藝術館一直以來的印象不算深入民心,希望復修後藝術館能以藝術講一個香港的故事。 (陳焯煇攝)
「有觀眾投訴,說竟然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們,罵我們沒好好做宣傳。這代表我們的形象並沒有深入民心。」
香港藝術館館長譚美兒

城市愛打造文化地標。紐約有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巴黎有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 Pompidou),倫敦有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香港也(相信)將有M+ —— 但其實早在M+前,尖沙咀海濱已矗立着一座蝦肉色(個人覺得更像粉紅)的香港藝術館,貌似跟旁邊景色融和,但又似一個密封盒子。雖然香港藝術館館藏超過1.6萬件,十分豐富,也曾舉辦過大卡士展覽如埃及木乃伊和國寶展,但總館長譚美兒無奈的說:「有觀眾投訴,說竟然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們,罵我們沒好好做宣傳。這代表我們的形象並沒有深入民心。」現時已閉館復修,將於2019年重開的香港藝術館,誓將重新定位,拉近跟民眾的關係。「我們希望以藝術去講一個香港故事。」譚美兒道。

要從「離地」變成「着地」

工程進行中的藝術館內部。藝術館復修後,將會有更多通透的玻璃設計,讓街上行人也能更清楚看見。 (陳焯煇攝)

查閱資料,香港藝術館2014-15年度的全年入場人數多達41萬,卻被同樣坐落尖沙咀的另外四間博物館大大拋離。記者採訪中學生,有學生一聽「藝術館」的名字就皺眉,說即使從未參觀過,但已覺這地方十分沉悶。關於香港藝術館,藝術家林東鵬還說,小女兒見到展廳黑黑沉沉,嚇得不敢入內;記者則隱約記得中學時被老師帶去填工作紙的慘痛經驗。得沿電梯而上的藝術館,似一間高古幽深的殿堂,安靜的守衛高雅的藏品。或許香港人總是聞「文化藝術」便嗤之以鼻,是源於這個接觸藝術的初始印象?怎樣也好,譚美兒就是想改變:「我們就是想把這間『離地』博物館變得『著地』。」

空洞洞的展廳。復修後,可會有怎樣的改變? (陳焯煇攝)

萬事起頭難,首先要從設計開始。改變這個曾被旅遊網站Virtual Tourist選為「世界第8最醜建築物」的外觀 —— 一樓的入口將移至地下,再增加多個入口;亦會用大量玻璃設計,讓路人亦清楚可見藝術館內部活動。此外,藝術館亦會新增兩個當代藝術展覽廳,其中一個會是香港當代藝術的常設展覽。

 

香港藝術館在尖沙咀開館的首個展覽為聚焦法國藝術的「Too French」,自此亦常被批評太過崇洋,但是譚美兒好肯定香港藝術地位,希望加強推廣:「所謂國際大都會,其實個個也差不多,但香港怎樣從中找到自己個性呢?我覺得我們更應去發掘自己的人才及文化根源,而不是盲目追求前衛、世界性。」譬如說,譚美兒於2007年曾策劃一個至今仍讓她自豪的香港藝術展覽「不中不英」,以香港獨特語言特色切入,以藝術展示香港混雜多元的文化位置。「簡單來說,我們要講一個香港故事,或是一個以香港語言來講的國際故事。」

從西南面望向香港藝術館擴建後的構思圖(上),大家可跟現時的模樣(下)比對一下。(藝術館提供)

不想只做「罐頭展覽」​

譚美兒認為香港藝術館的歷史繪畫其實有不少珍藏作品。這幅19世紀初期由不知名畫家所畫的貴婦像,譚美兒笑稱為香港的蒙娜麗莎。(藝術館提供)

此外,一向有聲音批評香港藝術館的策展沉悶,如解說不多、或偏好以編年史式順序陳列展品等,造成與觀眾的疏離感,譚美兒不卑不冗,表示希望改進:「曾經有同事形容,覺得香港藝術館像一家展覽中心。雖然舉辦過好多個重要展覽,但展廳之間沒有溝通,中國書畫在當代作品旁邊,猶如精神分裂。」所以譚美兒聲稱將來的展覽會一改「以物為主」的陳展方式,變成以人為主,希望從藝術家的生活情感或想法切入,讓觀眾更容易從中找到聯繫甚至共鳴。

 

「以前我們太強調因為這位是藝術大師、這是個重要的藝術運動,所以大家要認識。但我相信藝術應是感性而不是知性的,介紹藝術就像介紹不同個性的朋友,讓大家根據各自的性格喜好而去認識、選擇。」將來重新開館後,香港藝術館可能會舉辦梵高展覽,除了會以梵高此人切入展覽外,譚美兒稱藝術館亦嘗試同場展出內地畫家石魯的作品。兩位畫家同樣在精神瘋狂的狀態下創作,但一東一西,一以油彩、一以水墨,對映成趣。譚美兒亦指,不希望只做「罐頭展覽」,把外國展覽原封不動搬到香港,會引入香港元素,更可能動用自己館藏作回應、或邀請香港藝術家創作。

對於許多香港博物館作風官僚、效率低落的批評,譚美兒一臉無奈,稱博物館已進行不少改革,希望更接近一間公司化的博物館 —— 如成立顧問委員會、成立市場推廣小組等。不過民眾可能更關心的,是受政府直接管轄的博物館可不受干預、作獨立決策?在收藏高雅珍稀的藏品之外,會否更貼近香港社會脈膊,以梳理及表現我們的集體情感?譚美兒舉例,只要其藝術水平高,館方並不會迴避收藏與雨傘運動有關的作品,亦指相信許多藝術家正沉澱思考,把此事件化為藝術表達。「我們明白要更接近市民,跳出所謂傳統公務員的想法,更貼近社會發展。」

2019年或許遙遠,但我們尚有3年多,累積討論與期待,希望迎接一家真正屬於香港人的藝術館。

 

(「再思博物館」系列十一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