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治療】打開心靈 從虛構世界尋回真正自己

撰文:鄺曉恩
出版:更新:

每個人也可以是一個世界。世界裏面可能有不同的門,門後藏着回憶、情緖、一些近乎潛意識的想法。當普通人連自己都沒法面對和傾聽時,創意藝術治療希望藉藝術切入,作一面反映內心的鏡子。註冊藝術治療師區慧妍及註冊戲劇治療師陳凌軒各以不同的藝術媒介作為工具,以心理治療的方式,走進不同的世界,打開不同的門。
攝影:龔慧、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治療師說要表達感覺不能單純靠語言,藝術反而有機會引領更多的想像。
藝術治療室最重要是讓人有安心和受保護的感覺,才可以在此打開他們的內心。

「我曾經收過一幅學生畫自己𠝹手的畫作,當我打算去找這個學生傾偈時,發現太遲了,他已經入了醫院。在那刻開始,我覺得藝術的力量很大,但究竟我可以做些什麼呢?」因為這個經歷衍生的一個疑問,區慧妍遠赴英國修讀藝術治療,由中學美術老師轉變為藝術治療師。現時於中學當駐校藝術治療師的她,同樣面對學生,同樣利用繪畫、圖片、黏土等藝術工具,然而藝術教育以外,她以藝術進行心理治療,從而達到藝術、治療師、治療對象三位一體的移情關係。

藝術治療室裏放了大量且種類繁多的藝術物料,讓治療對象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或覺得舒服的創作工具。

藝術治療是一種專業 需能收能放

藝術即治療(art as therapy),早陣子大行其道的秘密花園(secret garden)填色畫冊是一例子。當一個人找到一種媒介讓自己專注、安心,無疑可以紓緩情緒問題,然而區慧妍義正辭嚴地說:「但那絕不是心理治療。」又以做瑜伽比喻:「我們必須在一個特定空間,跟從專業導師,模仿一套指定的動作才能達到效果。」

坊間有不少藝術工作坊,導師可能不是註冊藝術治療師,卻以藝術治療作旗號,情況好比跟從無牌瑜伽導師一樣,一不留神便容易拉傷筋骨。一般註冊創意藝術治療師除了要修讀專業課程外,同時需要定期接受藝術治療監督員的評估。「藝術是一樣很有力量的東西,不懂運用或亂用這工具的人,胡亂打開了別人的心,但不懂怎樣去關那道門,或開錯門,就會很危險。」區慧妍語重心長地說。以安全為首則,區慧妍表示最重要是知道限制在哪裏,在潛意識層面挖得太深不等於好,懂得在什麼時候停才是最重要。

工作室裏放有不少區慧妍的創作,不過她甚少跟治療對象分享個人畫作。

能抽離才算真正尋回自己

一個從前沒自信、脾氣大,甚至曾被勸見精神科醫生的人,現在不僅自信、開朗,還可幫人紓解情緒問題,註冊戲劇治療師陳凌軒說一切源於戲劇。自中學開始熱愛戲劇的她,畢業後雖然做過不同工作,卻從沒淡出過戲劇世界。熱愛排戲更甚於在台上聽見歡呼聲的她,一次無意間在網上搜尋器見到「戲劇治療」四個字,細閱內容後才發現,原來這就是自己多年來喜歡戲劇的原因,她頓時有「回家的感覺」,並決心成為戲劇治療師。走入一個虛構世界,扮演另一個人,卻是為了回到現實世界時可以尋回自己,這是戲劇治療其中一個本質,不過這個虛構世界不設劇本。陳凌軒說:「即興創作才能更容易令一個人進入到潛意識層面。」

戲劇治療很多時都是即興創作,內容可以是創傷性的真實生活事件或者幻想故事。

我們每天操練言語,裏頭可以有很多偽裝,只有身體不會騙人。陳凌軒舉例:「很多時讓一些癌症病人隨意飾演角色時,他們總會扮演自己不喜歡的醫生,即使他們沒有跟我說什麼,我亦能了解到病人的想法。」她又笑說做戲劇治療好忙,經常要同時間觀察很多東西。透過戲劇活動去做心理治療,除了情感宣洩,也是了解自己和明白別人處境的方法。戲劇治療無實體創作,可以如何評估效果呢?

陳凌軒形容:「會很明顯地見到他停了下來,整個空間彷彿都凝住了一樣,這個就是Aha moment(頓悟時刻)了。」

對普通演員來說,演技是首要,但在戲劇治療的世界中,演技不重要,最重要的卻是抽離角色。陳凌軒引患有精神分裂的病人為例:「雖然平日未必可以跟他們完整交流,但去到戲劇世界反而可以跟他們順暢地溝通,因為我們會進入他們的世界,不論他們有任何幻想,我們都會進入,而且理解他們的世界。」

然而即使在戲劇世界得到滿足,最重要是讓接受治療的人明白現實世界始終有些事要自己面對和處理。故此她平日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從戲劇世界出來之後問治療者一些問題,簡單如姓名、日期等等。

進入戲劇角色之前,治療師會利用肢體活動、戲劇遊戲或其他藝術形式,讓治療對象易於進入戲劇世界。

區慧妍(藝術治療師)

英國國家註冊藝術治療師、英國藝術治療師協會專業會員、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專業會員、香港教育局註冊教師,現為中學駐校藝術治療師,主要服務對象為青少年。

陳凌軒(戲劇治療師)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及加州統整研究學院輔導心理學碩士,美國註冊戲劇治療師、美國戲劇治療協會會員,及香港戲劇治療師協會創會成員兼副主席。於香港大學行為健康中心作臨床實習導師,曾於香港藝術中心藝術學院作短期課程導師,擁有逾10年舞台劇演出經驗,曾與香港多個不同表演團體合作。主要的服務對象包括特殊需要兒童、癌症病患、長者、精神病患及有情緒困擾或壓力的成人。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