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蒲人生・我在緬甸農村的二三事(1)】一粒糖果的重量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月前聯合國曾經發表過一次《全球幸福指數報告》,指香港排名全球第75位,是亞洲主要地區中感到最不幸福的地區。
作為地球上數一數二的富裕城市,這張成績表卻證明了物慾豐足與心靈的幸福根本無直接關係;小確幸的滿足,離我們很遠。
適逢本地慈善組織點滴是生命計劃將於本年12月舉行的《點滴善行在緬甸》接受公眾報名,徒步遊歷緬甸農村與城鎮,及為當地一所貧窮村落的學校籌款和做義工等;
筆者有幸率先為這次行程探路,假如你認為這是場單向的施恩善行,事實剛剛相反 ─ 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充滿無力感,麻痺的心靈卻在歷程間被洗滌,受助的,原來是自己。

攝影:曾柏熊

為《點滴善行在緬甸》探路之時正值當地的旱季,12月時這裏的山崗與田野將變得綠油油一片。
+4

「無啦啦去緬甸咁癲?」

幾乎跟每個朋友同事談到自己將會到緬甸報道是次「探路團」時,大家的反應都是大同小異。無他,縱使自己一向並非「食玩瞓買」型的旅行者,相比之下更偏向收起那些「閃令令」的旅行書,遠離遊客區,體驗真正貼地的文化氣息,偶爾也會到野外露營,但未至「左翼文青」般喜愛走訪貧瘠的第三世界或戰亂地區,從文化多元中尋找那心靈救贖的烏托邦……自問依然非常享受和適應「全球化」與「速食文化」等等的便利。

緬甸的印象嗎?想來想去都只有昂山素姬、緬甸軍政府暴政,以及分不清應該稱為「Myanmar」還是「 Burma」的國名,膚淺得很。

同行團友在Hinkar Kone村口與當地孩子玩個不易樂乎,是次旅程確實令人對「幸福生活」有了更多詮釋。

綿花糖外交

雖然從來未探訪過東南亞的貧困農村,過去總看過一些電視、雜誌的扶貧報道,這些窮鄉僻壤總是物資有限,所以帶些鉛筆、糖果等小禮物送給當地的小朋友應該是常識吧。在出發前,決定先到家樓下超級市場買了些綿花糖,放在背囊以備不時之需,至於為什麼是綿花糖呢?無他,帶些自己真正喜愛的甜點跟別人分享,感覺上好像比較有意義吧。這個小決定,卻意外地為旅程觸發一段難忘的小插曲。

這次行程最精彩重點,是在3日2夜當中安排了各位徒步行過沙塵滾滾的山路,由小城鎮Kalaw出發一直步行到旅遊熱點Inla Lake。途上會穿越不同村莊,並在當地的民宿過夜,感受真正農村生活。騎着電單車穿越通往Hinkar Kone村莊唯一的山泥路,距離最熱鬧的城鎮Kalaw大約45分鐘車程,已不算非常偏遠,尤其是近年受惠於緬甸民主化的進程,當地比以往經已開放得多,大量中國廉價貨品得以販賣到緬甸,包括從前居民大多無法負擔的日本品牌電單車、拖拉機和小貨車等,便利了農村人與城鎮的往來,最起碼可帶着農作物和手作加工的香料到附近的城鎮販賣,生活條件比往日已見改善,但即使如此,一些在大城市伸手可見的「非生活必須資源」,這裏依然難得一見。

我與Hinkar Kone的孩子合照,中間那位就是文中提到看着綿花糖看得出神的女孩。

那天我與同行的工作人員到達Hinkar Kone村口的「佛教修道院」,值得一提,緬甸跟泰國同樣是佛教國家,幾乎所有村莊都會有一座修道院,亦總是每條村中最華麗的建築物,與簡樸的農舍形成鮮明對比。這些修道院除了作為該村莊男孩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村民休憩的公共空間;由於臨近考試,即使當日是假期,學生亦不得不趕回學校補課,我就在修道院廣場外遇上幾名上學途中的女孩,鮮有碰到外國人的她們自然亦放慢腳步,好奇地看看這幾名香港稀客到底來幹什麼。這時候,我開始主動發展「糖果外交」,跟她們打招呼並掏出背囊中的綿花糖,示意希望與她們分享;女孩們知道我帶有糖果之後,亦慢慢步過來排隊領取 ─ 幾位農村女孩在拿糖的過程中非常守規律,既不爭先恐後,反而主動排隊和非常有禮,大概證明了教養跟出身地方的貧富無直接關係,更在於生活習慣中對自我的要求和約束,文化包容從來不應該成為一些「壞規矩」開脫的理由。

回說Hinkar Kone村口的派糖事件,當幾位女孩從我手上接過綿花糖後,緊接着其中一人的連串小動作,同樣引起我注意。這是一位目測約9至10歲的女孩,她將綿花糖放在手心,好奇地看着,不時用兩隻手指輕按包裝袋,觀察着綿花糖的質感變化,連串身體語言說着一個訊息:

「原來她人生中從來未見過綿花糖。」
Shaewgyi漁村的學校已非常破爛,水中的樁柱亦侵蝕得七七八八,有倒塌的危險。
+8

你有多久未曾為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而痛哭?

出發前,曾預計過農村小孩較少吃到糖果並不意外,但萬萬沒想到,綿花糖,這種在城市中猶如必然存在,對共同活在地球上的另一群人來說竟然那麼新奇。這群女孩離開不久,又有另一班小孩由通往學校的路上逆跑而至,應該是聽聞有外國人派發神奇綿花糖而趕過來,這都是一粒糖果對於這群緬甸孩子心中有多少價值的引證。那一刻,我想起自己剛剛3歲的女兒,每天總是嚷著不想吃飯,要吃「餅餅」、「糖糖」,女兒作為父親的「前世情人」,自然按捺不住溺愛:「好吧好吧,吃完飯後就吃一點吧。」我們生活在香港,早已習慣生活之間充斥着豐富的物質享受,習慣沒完沒了的貪婪,忘記了小確幸的那份純粹。奇怪的,不是我們嗎?

旅程完結前一日,又到訪了Inla Lake水上社區中的一所學校,學校位於一條名為Shaewgyi的貧窮漁村,由48名小學生與28名幼稚園生分作5班,每個年級就只有一班,共同在破爛的水上房屋內上課,地板滿是可看穿身下湖水的破洞,部分樑柱明顯被白蟻蛀蝕, 每個「班房」之間之由一道木板製的屏風分隔;縱使環境殘破,無礙一眾孩子享受校園生活的快樂。

學校或許殘破,卻無阻孩子享受僅有的校園時光。

一般來說,Shaewgyi的漁民家庭單靠漁穫的話,每月收入約150美元,視乎季節與氣候等自然因素,所以一般每個家庭上午捕漁後,都會在其他時間進行副業幫補家計,小孩子則到學校上課。由於緬甸政府只會支付教師的薪金,其他一切書簿用品與校舍維修等費用皆由學校自理,收入來源除依靠每月約100美元的學費,只能尋求各種非政府組織的捐款協助。由於學費對當地家庭來說是不輕的負擔,孩童大多在小四以後就不會再讀書,回家幫手捕魚。筆者曾問及校長,除金錢外學校最需要的是什麼,他的答案是:「我們什麼都需要。」即使是一支船筆、一本書,對他們來說都非常珍貴。

沒有攜帶太多物品在身,背囊裏就只有相機、紙筆和糖果。糖果在幾日的行程中已吃得七七八八,擔心不夠派給全部學生,於是拜託其中一位老師幫忙點點數,確保平均分配。幸運地,糖果剛好足夠派予在場學生,多一個人都不夠,事情看似是完滿解決。突然之間,課室門外出現了一個身影,是名遲了上學的學生,年約6歲左右,當他知道全校同學都獲分到糖果的時候,當場反應是抱着老師的大腿聲淚俱下,一粒糖果在一名貧窮漁村孩子心內的重量表露無遺。你有多久未曾為失去什麼、那怕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而痛哭?稚子的純粹,對他來說,這粒糖已是足夠有餘的理由。

看到緬甸孩子純樸而美麗的笑容,令人反思什麼是幸福;我們在物質上幫助他人之時,卻是一次令自己心靈富足的過程。

《點滴善行在緬甸》

日期:2017年12月22-31日

團費:港幣$18,000(最後繳交日期:2017年11月3日)

最低籌款額:港幣$6,500(最後繳交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名額:30人(若超過30人,將列作後備)

截止報名日期:2017年11月3日

詳情網站:https://adropoflife.org/tw/charity-tours/2017-myan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