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小朋友食飯用手摸食物 專家:周圍摸有助記新詞彙

撰文:鄧詠瑤
出版:更新:

小朋友剛開始學習自己進食,時常會手忙腳亂,甚至不肯坐定定,弄得全身亂七八糟,一地食物殘渣,家長都大感頭痛!但是千萬不要因為麻煩而繼續親自餵食,有外國研究發現小朋友盡早學會自己食飯其實有莫大益處,學習速度和能力得以提升!看似匪夷所思,但原來與小朋友用手去玩食物有關係。

小朋友用觸摸去學習

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的學者曾研究72位16個月大的小朋友,觀察他們能否在食飯途中學習到食物的生字,小朋友可以吃14類非固體食物如燕麥粥和果醬,並教導他們食物的名字,讓小朋友先觀察並觸摸食物,一分鐘後,再給他們看和觸摸同樣食物,但不同的分量和形狀,測試他們能否正確辨認出來。研究發現,積極觸摸食物、甚至把周遭弄得十分污糟的小朋友,可以辨認出較多食物,反映學習能力會比較優秀。

參與研究的心理學專家Larissa Samuelson表示,小朋友其實較容易記住擁有固定形狀的東西,例如爸媽、蘋果,但對於非固體的事物如糊狀食物,小朋友要記住就相對吃力。但是,當小朋友用手觸碰物件時,就會學得較快,因為單單憑眼睛,小朋友難以分辨一瓶牛奶和一瓶膠水有什麼分別。

觀察固然重要,但小朋友更擅長用觸摸去探索世界。(vcg)

坐在高腳椅上 生字學得更快

難以想像研究現場會是多麼混亂,報告指出很多小朋友都不會乖乖安坐,他們會去戳、去摸、去感受食物,甚至會把食物拋到地上,這是他們把食物和生字連繫起來的方式。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員讓小朋友分別坐在高腳椅、或飯桌前,發現小朋友坐在高腳椅上會更喜歡搗蛋,玩得越多越有學習效率,比起坐在家裡飯桌前面能記得更多生字。

原來,小朋友潛意識裏知道不能頑皮,但高腳椅的空間太小,是屬於自己的一個地方,令他們認為可以肆無忌憚地搗亂,Samuelson指:「小朋友看似在玩食物,但其實是透過這些行為學習關於食品的資訊,吸取並消化訊息。」小朋友身處的環境、他們的行為和探索周圍的方式,可幫助他們早期學習新詞彙,有助長大後的認知能力發展。

說話時對嬰兒撓癢可以刺激他們對某些字眼的記憶。(vcg)

幫小朋友撓癢 提升語言能力

除了摸食物外,小朋友和家長之間的觸碰都可提升語言能力,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發現,父母跟幼兒說話時一邊撓癢其膝蓋,會更容易記住及辨認出詞彙,原來撓癢可以刺激小朋友,聽覺和觸覺產生連結,令小朋友深刻記住新字。由此看來,觸覺是一條讓小朋友通往世界的核心橋樑,或可應用到不同學習上。

延伸閱讀:帶愛女包包赤腳行體驗貧窮 徐榮:要佢哋學習知足珍惜所擁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