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小孩間的衝突,家長應否介入 ? │Natalie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今天談談一個不少家長們都困擾的問題,就是「小孩間的衝突,家長應否介入?」
曾收過很多家長提問,自己的小孩在遊樂場上被欺負,例如搶玩具,推撞等等,小孩表現難受卻不懂如何反應時,自己應該介入當中處理嗎?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不少家長表示聽過一種說法,就是不要介入,因為這樣會剝奪小孩同儕間的學習,他們要學習如何社交共處。這樣聽起來很有道理,尤其在講求要培養小孩獨立的育兒文化裡,這做法更顯得理所當然。

然後,家長睜眼看到小孩被欺負,小孩很難過,家長很難過。當家長一發聲,卻背上了怪獸家長的罪名,被認為太保護小孩,彷彿錯的不是欺負一方,而是自己。家長的感覺非常難受委屈,不知如何是好。

介不介入之間,要考慮的事情有許多。我的想法大致整理如下:

1. 成人只要在場內,就是社交圈子的一部分

有一種說法是,小孩的事由小孩自己解決。但是,當社交圈子內有衝突時,圈子內的成人其實也是一部分。介入,不介入,都是圈子內的事。除非場內沒成人吧。所以我們都不是局外人。

2. 成人的決定正是傳遞著一些觀念

欺負人的一方在作出欺負行為時,看見圈內的所有成人都沒有反應,他會如何理解自己的行為?他會認為行為是大家所接納的。而被欺負的一方,看見圈內的成人都沒有反應,就容易會理解為:

原來沒有人在意我的痛苦;
原來我們可以袖手旁觀他人的痛苦

尤其在過程中,有一些被欺負的小孩會向家長表示希望幫忙,可能是說出來,也可能藉著眼神和臉部表情去作請求。小孩已經表示了自己的需要,家長繼續袖手旁觀的話,小孩更容易得到上述的理解。

所以,我們成人介不介入,都在傳遞著某些觀念和價值觀。

3. 所謂過度保護,是漠視實況的過度反應

當小孩求助而家長回應,這是保護小孩的表現。而過度保護,就是當小孩沒有求助,沒有難過,行為也不具危險性 ······小孩玩得高興時,家長卻自己處處介入和指導大家的玩法。家長並不理解小孩的想法感受,以自己的想法為先,作出小孩不需要的保護行為,那就算是過度保護。

4. 考量年齡和能力

小孩的相處是否需要介入,或是介入到什麼程度,年齡和能力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們不會將不懂游泳的小孩丢進水裏,他呼救也袖手旁觀吧。是的,有些小孩會絕處逢生,從此懂游水,但是也有些小孩卻因此對游水充滿具大陰影。確實有小孩從此對社交產生莫大恐懼,而花好多時間才願意再去接觸其他小孩。

(VCG圖片)

如果我們一直有教導小孩社交互動的界線,小孩已有足夠的能力去理解不同社交行為的影響,已有足夠的能力去表示拒絕和反抗 ······他們欠的只是實習的機會,家長就可按情況逐步退守。由最初的直接教導,退到以問題引發思考,退到純粹鼓勵小孩自己試試等等 .....

5. 孩子要被捍衛,才能看到該如何捍衛自己,保護別人,甚至將來為社會發生的事情發聲,而非視而不見。
6. 家長表達的方法

欺負其他人的小孩,家長自行教導當然最好。但是也無奈地,那些家長通常不處理。那麼,被欺負一方的家長,可以開口向小孩說話,不過也須注意語氣和措辭。

大部分小孩都不是故意傷害人,而是不知道自己如何才恰宜,或是樂極忘形而已。所以,我們都要表達溫柔而堅定,引導該小孩思考他的行為對別人造成什麼感受和影響,引導被欺負小孩自己說出感受那就更好。

7. 長遠來說是要建立自己的社交能力

上述所言的,不是指出要保護小孩一輩子。一直強調的,是如何按照小孩的能力再作適度的協助。所以,常被欺負的小孩,長遠而言是要建立適當拒絕和反抗的能力;而常欺負別人的小孩,則要建立更多的同理心和自我控制。這些在平日的對話中已經可以去做。不過,因著小朋友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和特質,這絕對需要時間建立。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

更多文章:【STEM】學習編程為全球趨勢 9A狀元創辦人:鼓勵孩子多構思意念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