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新年外遊】 中西醫教路 大人小朋友準備平安藥清單

撰文:余嘉文 許珞珩
出版:更新:

聖誕節一直是一家大細的旅遊旺季,許多家長都會趁聖誕節帶子女出外旅遊歡度節日。不過外遊前爸爸媽媽應該為子女準備「平安藥」以防萬一。註冊中醫師吳璧而及兒科醫生陳欣永,為各位爸爸媽媽分享旅行時須注意的健康資訊,為外遊做好準備,盡情享受旅行樂趣。

兒科醫生陳欣永表示每逢熱門旅遊旺季,都會有很多家長要求配備「平安藥」。「一般旅行藥最常見當然是退燒藥,又分為低燒、高燒。如果去東南亞地區怕腸胃水土不服,或暈車浪的情況,亦可以帶止暈止嘔、止肚痛止肚瀉的藥,有時候小朋友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有鼻水和痰,亦可以準備定一直食開的藥物。」

坐飛機時喝水減孩子耳朵不適

陳醫生亦提醒家長帶小朋友乘坐飛機時因氣壓而感到不適,可以讓孩子喝水及做吞咽動作。「如果小朋友本身有中耳炎,要向醫生查詢清楚是否適合乘坐飛機,因為怕弄傷耳膜,而且孩子的耳朵會因氣流而感不適。另外,萬一遇上有其他乘客有痾嘔症狀,其嘔吐物會是傳播病菌的來源,所以要加倍注意,建議家長帶備口罩上機,萬一坐在附近的乘客出現症狀,又或者咳嗽時,也有口罩可以幫小朋友預防,不易被傳染。」

踏入12月,很多家長喜歡帶孩子去寒冷的地方旅遊,陳醫生表示天氣寒冷也較易引致氣管不適,如出現喘氣、氣促情況時, 建議及早看當地醫生。「另外亦提醒現時日本爆發流感,即將會去日本旅行的家庭最好先接種疫苗。最後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小朋友玩完不要太忘形立即進食,做好防疫措施。」

陳醫生表示日本爆發流感,建議即將會去日本旅行的家庭最好先接種疫苗。(GettyImage)

針對腸胃不適-中成藥

吳醫師說:「出門可帶備藿香正氣水,具有化濕作用,可用於受暑感或寒感引起的惡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主要成份為廣藿香、香薷、白芷、紫蘇葉、蒼朮、丁香及陳皮等。旅行時方便一家人有需要時服用,因應不同牌子,服用劑量各有不同,可參考不同包裝上的指引。」

材料:藿香正氣水(各大藥房有售)

飲用次數:服用劑量各有不同,可參考不同包裝上的指示。

舟車勞頓暈浪-按穴位舒緩

吳醫師說:「從中醫角度分析,暈船浪、暈車浪都屬於眩暈症狀的一種,由於旅行時乘車乘船機會增加,易產生「暈浪」,這可能是與脾胃功能較弱有關,所以容易在晃動的環境中產生暈眩、作嘔作悶感。如感到暈浪時,大家可以即時按壓適當穴位,有助紓緩不適感。」

可按壓之穴位:合谷穴

做法:合谷穴位於大姆指食指相會合之處,狀如深谷,故名合谷,別名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是該經原穴,為該經原氣留止之處。合谷為全身反應最大刺激點,被列為回陽救急九針之一,向下手指方向按穴,力道要強,直到暈眩得以舒緩為止。

可按壓之穴位:內關穴

做法:從手腕橫紋向上,手三指並排的距離,正好在中間(肌腱內))。內關穴是為內在之關要,用力按壓,有效舒緩寬胸止嘔及暈眩等症狀,情況得以舒緩可停止。

消滯清熱氣-焗茶

吳醫師:「由於旅行時容易吃得過量及進行『熱氣』食物,出現自感『熱氣』症狀,感覺如有胸口悶熱、口苦舌乾、咽喉乾痛、大便乾結、尿黃甚至出現流鼻血等表現,帶備杭菊花及白茅根,需要時利用真空杯焗來服用,有效舒緩『熱氣』。」

材料:杭菊花3朵、白茅根5g

做法:將杭菊花及白茅根加一杯滾水,放入真空保暖壺中,焗20分鐘即可飲用。

*兩歲或以上可以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