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拆解】做事拖字訣非天性 了解孩子拖延行為成因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每當父母吩咐小孩溫習、收拾房間,是否經常聽到他們以「一陣先」、「玩多一陣」為由推遲?又或簡單的工作卻久久都未能完成?現在很多人會以「拖延症」來形容處事拖泥帶水、把要做的事一直推後至死線,甚至不能按時完成的行為,但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指出,現時心理學臨床判斷並無拖延症一詞,以上種種是一個行為模式,並非症狀。更表示拖延行為並非天生,而是由後天教育及環境塑造出來。

(VCG圖片)

黃俊傑指「拖延症」一詞是媒體或市民的俗稱,但在臨床上並不會判斷為「拖延症」,心理學上亦沒此說:「綜合臨床經驗,所謂拖延症是人當面對需要完成的工作、進行的事情時,以種種刻意的理由把完成的時間延後,並持續地在不同的情景出現。與其說這是一個症狀,我認為形容是一個行為模式更適合,因為若稱為病症或障礙,家長便會擔心是否要做評估、吃藥,其實並未嚴重到算是病。」

他又指出很多香港父母都沒有系統地指導小孩,或看不過眼而代為完成,亦是讓小孩染上拖延的原因:「如小孩體驗到即使未能達到要求,亦沒有任何損失,下次他又怎會積極動手呢?」

家長指令不清晰 小孩難以理解
當看到小孩做事拖泥帶水,很多人會以為是他天性懶散,黃俊傑則表示因小孩對時間觀念較差,如家長說「你一陣同我完成」、「盡快收拾好」、「5分鐘內做好」,這些指令對兒童尤其是學前兒童來說是非常含糊的概念:「小孩根本不明白甚麼是一陣、快啲、5分鐘,所以根本不知道應有甚麼時候需完成工作,尤其當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弱時,拖延行為便更易出現。」

家長不應只簡單說一句「收好玩具」,應詳細地教導小孩如何收拾。(VCG圖片)

選對下指令的時機
黃俊傑指拖延行為經常出現的另一情景,是父母在小孩玩耍、看電視、打電腦遊戲機時提出指令,便容易會得到「睇埋先」、「玩多陣」等回應:「若果問小孩玩耍還是洗澡較吸引?當然是玩耍啦,父母可嘗試以下3個說法,讓他權衡做或不做的結果。而且不應站在遠處,一邊處理手上的家務,一邊遙控小孩,應前往與他一起收拾。」

1:給予緩衝的時間,例如「多玩5分鐘後,我過來提醒你便去洗澡」。
2:提出有吸引力的方案,如「現在洗澡的話,稍後可再玩15分鐘」。
3:表明不遵守的後果,如「現在不做,明天便取消玩耍時間」。

小孩缺乏生活經驗及時間概念,家長可用跳字鐘去幫助小孩理解時間。(VCG圖片)

需體諒小孩生活經驗有限
當指責小孩的同時,黃俊傑指父母應先反思自己的要求是否「超齡」,家長習慣以成人的溝通模式相處,很自然把常用的概念、指標套在小孩身上:「大人以為小孩聽得懂,少有站回低角考慮小孩會遇上的難處。」他指出兒童的時間觀念仍在發展,未有足夠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大人的要求,而且小孩的自我管理能力、專注力較弱,尤其是SEN小孩,大部份的情況並非小孩刻意不做,而且途中被其他事情轉移了注意力。

黃俊傑提出以五個改善拖延行為的建議,並提醒家長應給予耐性及時間小孩學習。
1:運用跳字計時器,讓小孩具體地看到時間減少
2:放聲思考—不要只簡單說一句「收好玩具」,應詳細地教導小孩收拾的步驟,例如玩具車要放進箱子、畫具要收到抽屜,並鼓勵孩子將指令說出口,作為自我提醒的方法。
3:家長或家傭切勿代為處理。
4:建立生活常規—教懂小孩每天時間有限,如因拖延未能按時完成功課,便會失去玩樂時間。
5:設定目標—寫下待辦事項和完成時間,完成時以剔號鼓勵,這樣的視覺提示,讓小孩明確地看到哪些是已完成的工作,有助建立成功感。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