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系列】北京學者:中南海「收卷」 兩岸或「地動山搖」

撰文:吳婷 沈亦斌
出版:更新:

從取消自由行到拒絕金馬獎,如果說習近平在《吿台灣同胞書》40周年之際還將武統當做一個不得已的選項,那麼當台灣深度捲入香港風波中並扮演幕後操作者的角色時,這一選項的可能性已經急速飆升,不再只是紙上談兵。圍繞目前的兩岸局勢,《多維新聞》採訪了兩岸三地學者,由他們來進行解讀。
此為系列訪談第一篇,訪談對象為大陸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中心副主任唐永紅。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中心副主任唐永紅。(網絡圖片)

多維:從取消自由行到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金馬獎,大陸對台政策連日來出現一系列新情況。給人的感覺是,大陸給蔡英文的「答卷」開始收捲了。為什麼開始「收卷」,比較直接的原因是香港反修例,台灣被認為是幕後操縱者,當然還有2020年的大選。對此,你怎麼看?

唐永紅:大陸給了蔡英文近三年的時間等待她補答。但三年來她不僅沒有補答,而且按照其既定的「一邊一國」或「一中一台」的定位,以柔性、漸進方式在島內外不斷所謂「國家正常化」,包括經濟上「脱中」、文化上「去中國化」,阻礙兩岸交流,更呼籲形成聯盟對抗大陸,特別是主動「聯美抗中」,已經導致兩岸關係從和平發展走向對抗發展。

最近蔡英文當局還利用香港內部矛盾,企圖給台灣社會、國際社會造成「一國兩制」失敗的印象,增強台灣民眾拒絕「一國兩制」及統一的意願,順便助力其2020年的選舉。事實上,1月2日,蔡英文針對習近平《吿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的講話的講話,不僅已經明確拒絕了「一國兩制」、兩岸統一,而且明確拒絕了「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核心意涵。台灣民進黨當局攤牌在先,也逼著大陸不得不走向攤牌。

蔡英文近來多次對香港喊話。(資料圖片)

多維:關於香港反修例,蔡英文一直想吃「豆腐」,而且也已經吃了不少,但蔡英文卻忽略了一點,中國有句俗話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何況香港這塊豆腐目前還是塊「毒豆腐」。而且為了吃這塊「豆腐」,蔡英文甚至不惜賭上台灣的前途。你怎麼看蔡英文在香港問題上的「吃豆腐」之舉?

唐永紅:為降低台灣民眾對兩岸統一的意願,增強台灣民眾對走向台灣獨立的意願,民進黨及其當局一直以來都在企圖利用各種可能的條件與事件,包括不惜引狼入室引入國際勢力,甚至不惜飲鴆止渴,吃香港反修例這塊「毒豆腐」,把台灣變成犯罪者天堂。

香港反修例運動已經持續數月。(張浩維攝)

多維:台灣目前最響亮的一句口號便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其實換個角度看,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至少統一之後的台灣可能面臨的問題,今日的香港正在或多或少預吿了這一點。

在《吿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的講話中,習近平雖然給出了「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而且一個總原則和目標是「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就香港的經驗和今天面對的問題來看,統一不僅是目標,同時也是過程。作為目標,香港回歸在1997年主權移交的那一刻就完成了;可作為過程,香港的真正回歸也就是人心回歸,至今還在艱難地進行中。 「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給北京推進「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提供了哪些可借鑒的經驗?

唐永紅:人心是受教育體系、輿論體系、政治體系運作影響而演變的。香港回歸之初多數人是認同回歸、認同國家的。但回歸後,香港不僅取得了完全獨立經濟體系的自決權力,而且取得了相對獨立的政治體系,加之「一個中國」原則長期未能在其教育體系、輿論體系中得以貫徹落實。

而國際反華勢力也一直在試圖利用香港的上述體系以及出現的問題達成其目的。這些因素綜合造成了香港部分民眾特別是年輕民眾的國家認同有所疏離,甚至出現了「港獨」。「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的經驗與教訓,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啟示與警示。特別是當前台灣社會國家認同已經比香港更加疏離,需要什麼樣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以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是不可不察的重大問題。

近期香港衝突劇烈,台灣輿論亦強烈關注。(盧翊銘攝)

多維:8月7日的中時社論認為《2020是獨與不獨的抉擇》,因為「經過20年民主選舉的淬煉,證明台獨是假議題,問題出在民進黨脱不掉這件國王的新衣,蔡英文和大陸透過二軌發展共識,最後功敗垂成,關鍵也在民進黨這件國王的新衣。聰明的選民應該認清,2020大選是台灣獨與不獨的選擇,蔡英文弱執迷不悟,就用選票讓她下台,只有再次下架民進黨,才能讓民進黨脱掉那件國王的新衣。」

基於此,我們認為,北京的底線是「2020蔡英文不能贏」,因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裡的基礎就是「不獨」,可明顯蔡英文讓這個基礎動搖了。

唐永紅:「台獨」當初或許是民進黨藉以推翻國民黨威權統治的假議題,但經過民進黨近30年來堅持不懈利用各種條件與可能對台灣社會進行意識形態的改造,伴隨台灣人口的新陳代謝,台灣社會意識形態結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兩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普遍認知與認同。

在這樣的認知與認同下,一方面民進黨已經進入了政治正確的收穫期,打「統獨牌」或「主權牌」通常比較有效,另一方面民進黨要回頭也會面臨民意制約的困難,假議題被完成真議題,即便現實中不容易實現「台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與前提條件就是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民進黨當局不接受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就動搖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讓和平發展失去了前提條件,「地動山搖」也就成為早晚必然出現的事件。台灣民眾必須對此有清楚的認知。所謂「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其前提條件與政治基礎就是台灣民眾必須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搞分裂國家分裂主權的「台獨」勢力不僅將得不到大陸的幫助,而且將必然為大陸所不容。

「台灣獨立」已經獲得了相當數量人群的認同。(網絡圖片)

多維:此前輿論普遍認為, 武統雖然是大陸解決兩岸問題的一個選項,但不到不得已的時候不會用。目前來看,這一可能性是不是在加大?

唐永紅:《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規定,「『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道義上來說,當兩岸矛盾只是人民內部矛盾(台灣普遍民意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得採用和平統一方式,武力只是針對分裂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台獨」勢力以及國際勢力;當兩岸矛盾成為敵我矛盾(台灣普遍民意認同且台灣當局堅持「一邊一國」),以武力等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就有其正當性;而當《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所規定的情形出現,非和平方式就有其必要性及充分性。

從當前台灣社會國家認同取向的演變程度以及台灣主要政黨及其當局的政治取向的發展方向角度看,特別是像民進黨當局這般尋求美國等國際勢力聯盟不僅對抗大陸而且企圖「台獨」、分裂國家角度看,樹欲靜而風不止,以武力等非和平方式實現國家統一的可能性的確是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