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學貸套利」:學生有罪,企業無責?

撰文:陳炯廷
出版:更新:

日前,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在青年政策方面拋出「學貸免息」的政見,該倡議也成為台灣近期社會高度熱議的話題。就在韓國瑜提出「學貸免息」的主張後,執政的官員卻接連炮轟,反對學貸免息。

台灣教育部官員先是以此舉恐有「套利」風險為由予以反駁,指在學貸免息後,反而會使沒有學貸需求者,借貸款轉投資,賺取利潤套利;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則直批政治人物選前大喊「向政府借錢不用還」是不負責的行為,對辛苦繳税的人也不公平,並強調當前政府已持續照顧弱勢學生;而台灣財政部長蘇建榮則強調,繳納利息是「機會教育」,是要讓年輕人知道「貸款不是免費的午餐」。

青年在辦理學貸。(網絡圖片)

對於官員所指出的「套利說」等,韓國瑜除了要執政者別把台灣孩子都當成賊,更直言當局只會「花大錢養蚊子,卻為了省小錢不去培養孩子」,反批當前執政政府一堆充滿爭議的撒錢政策,卻不願把錢花在寧可貸款也要求學的學生身上。

儘管在減輕學貸負擔問題上,執政黨也強調「早就在做」,例如已將學貸利率由1.62%調降至1.15%,也放寬還款條件,包括讓學貸者在就業後,最長能有4年的時間「只繳息,不還本」,而符合經濟弱勢條件者(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庭者),若月收入低於35,000元(新台幣,下同,約合9000港元),則最長能有8年時間可緩繳本金及利息等措施。

不過,當台灣尚有約87萬人為學貸所苦;在就學期間平均每5個學生就有1人需申請學貸時,如何設法減輕學貸族的負擔,本來就是值得政治人物關切的民生課題。 「早就在做」並不意味着不能「做得更好」,而關心學貸族也絕非民進黨的專利。

1日,國民黨黨團舉行記者會,指蔡政府虧待窮學生,呼籲支持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 國瑜拋出的學貸免息政見。(中央社)

然而,民進黨批評韓國瑜學貸免息所主張的「套利說」,卻把所有有意申請學貸者,都以最大的惡意揣測其申貸動機,明確讓自己站上了民眾的對立面。而學貸是否是能有大幅「套利」的空間,在當前制度下答案已經十分明顯。

目前台灣學生申請學貸必須符合家庭年收入在新台幣120萬元(約合31萬港元)以下,或有2位以上子女就讀高中以上學校的門檻,而對多數家庭來說,申貸的關鍵原因,就是希望能減輕子女就學負擔,而學貸免息後,也不過是少去每個月約幾百塊的利息,就算有家庭利用學貸機會「套利」,其間的獲利空間也很小,但不論如何,它都是具有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的功能。

而退一萬步言,就算當前學貸沒有免息,但可讓貸款者緩繳利息本金,套利空間也同樣存在,當今的「套利」不是罪,未來免息的「套利」就成了罪,這不也是荒唐的雙重標準?

韓國瑜在青年政策方面拋出「學貸免息」的政見,獲得不少支持。(網絡圖片)

此外,即便有家庭在付得出學費的情況下,仍選擇申貸,而把此筆費用拿去「投資」,這也不過只是符合學貸門檻的家庭,選擇是要當下付清學費,或延後分期付清學費的問題罷了。畢竟學貸只是「免息」而非「免還」。何況投資有賺有賠,以一般民眾所能進行的「投資」行為,其是否能在短短4年內靠「學費」來錢滾錢,「套出」可觀利潤來都是一個問題。

當執政政府以「套利說」反駁韓國瑜學貸免息主張,並對學貸族諄諄教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時,其顯然並沒有以相同的標準來對待企業和富人。比方說,當前政府為吸引台商資金迴流,就不顧租税公平,大方給出租税優惠,並提供優渥的融資貸款和利息補貼,但此舉似乎未曾聽聞有官員向社會大眾指出,這可能帶來的「套利」風險。而政府過去在替大股東的資本(股利)所得減税時,也不見有官員出面替誠實納税的民眾抱屈,指出為富人減税有害國家財政的顧慮。

總結來說,既然政府願投資企業和富人,替其利益錦上添花,在學貸免息問題上,豈有不投資年輕人,為學貸族雪中送炭的道理。或許有人會說學貸免息很好,但政府財政負擔不起。但根據執政政府自行推估,現階段學貸族若一律免付利息,每年只會增加16億元的預算,不論是考量台灣的經濟實力,或相較於政府減税的税損,以及對台商迴流5年約百億元台幣的利息補貼,學貸免息的這筆預算,絕非是政府負擔不起的天文數字。

其實,學貸免息誠如許多攸關民生政策,其能否被推動、實現的問題核心,主要是取決於執政者是否看重此議題。假如學貸免息確實能緩解年輕人的就學負擔,那執政者想方設法,不論是透過現有資源的重新配置,或擴大財政收入,都應該傾全力來投資年輕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