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ebok】InstaPump Fury 25周年 反思球鞋文化昔日美好歲月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近年球鞋熱潮如日中天,全世界潮流人,每年每月每日都能夠透過形形式式的網店和ig store,來購買到五花百門的球鞋,單單是一個Endclothing已叫人買得不亦樂乎吧!然而,這種過度消費,要得到一切也是輕而易舉的世代裏,當中孕育出來的球鞋以至街頭文化,其實又是否有「營養」可言?答案明顯值得反思。
所以在早前Reebok InstaPump Fury 25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中,《一物》就專誠找來Reebook的美國總部的Global Archive Representative(檔案主管),Erin Narloch女士作對談訪問,對昔日的球鞋文化工業來一趟大解構。

Reebok InstaPump Fury 25周年香港區展覽早前於銅品牌鑼灣店舉行。(攝影:龔嘉盛)
多對經典球鞋與店內作展示用途,這是Reebok InstaPump Fury的原祖OG。(攝影:龔嘉盛)

對球鞋文化的遠古回憶

趁住Reebok InstaPump Fury 25展覽,來回憶波鞋文化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著實最好不過,皆因展覽除了從品牌美國總部空運原版OG,以及絕版限定InstaPump Fury球鞋外,Reebok方面更別出心裁地利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向大家講解昔日球鞋文化的特色、營運模式與發展史,叫80、90後看到甚是回味,2000年後的年青一代見到,亦會對自己從未經歷的過去有所認識。

來自來Reebook的美國總部的Global Archive Representative,Erin Narloch。(攝影:龔嘉盛)

「透過展覽我們希望大家意識到……」Reebook檔案主管Erin Narloch說:「較之於InstaPump Fury這25年間的變化,世界各地科技發展和消費模式的變化當真巨大許多,InstaPump Fury是一對經典至上的球鞋,設計團隊總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看待它,但世界文明的發展,卻並非這樣了。」

Erin Narloch:「或者先從資訊傳播方面說起吧!現今的潮流人要吸收或發佈時裝,皆一律簡單地登入Facebook或instagram就可以了,二十多年前卻困難得多了,那時互聯網仍然處於起步階,能夠上網的人少之又少,大部份年青人要吸收時裝潮流資料,潮流雜誌幾乎是最主要的渠道;而要發表自身時裝觀點與相關時尚資訊,如果閣下不是時裝記者或編輯的話,根本就是天方夜談,通常就只有透過Word-of-mouth以訛傳訛的方式來流播了。」

「而值得留意,那個時代並沒有StockX這些玩意,在欠缺球鞋交易平台的情況,一對球鞋的市場價格(即炒價)的真實數值是如何,每每無劃一標準,通常只會依賴雜誌和Word-of-mouth的方式去決定,然而無論是雜誌還是口述也好,它們都有地域上的限制,即是同一對球鞋,在東京可能會被瘋狂追捧,炒至天價,在英國卻是無人問津,這種價格地域差異性,是當時球鞋文化的特色。」

另一雙 InstaPump Fury的初創色系。 (攝影:龔嘉盛)
與Kenzo Minami合作的Reebok InstaPump Fury。 (攝影:龔嘉盛)
波鞋流潮的大盛行,想當初日本潮流雜誌功不可沒。(網上圖片)

日本對波鞋的意義

那麼問到何解一再以日本作為90年代球鞋發展的例子(上圖這些漫畫的時代背景,正是90年代的東京),Erin Narloch就認為日本人的貢獻在於將球鞋文化與鑑賞性,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雖然大部份經典的球鞋款式,都並非源自日本,而是歐美運動品牌,但日本人卻是最能將球鞋賦予全新意義的群組。」據Erin所講,從前波鞋與時裝藝術相距甚遠,在大部份西方人眼中,波鞋即是運動動,是用來做運動的,然而日本人卻利用各種神奇方式,將它與時裝潮流掛勾起來。

炒鞋文化的形成,始於90年代。 (攝影:龔嘉盛)

「神奇方式可以是形象上的包裝,將每對球鞋加以鑑賞並精品化,從而塑造出稀有度,繼而衍生出炒賣市場(不錯、構成現今炒鞋文化,日本人「功不可沒」);或者是透過特別甚至日本限定的專屬配色,來強化波鞋獨一無二的美感,這種別注限量方式,久而久之就培育出聯乘合作Collaboration這種經營方式的誕生,雖然我個人最喜愛的InstaPump Fury Collaboration是與CHANEL當年的合作,但論平均水平的話,日本才是世上最擅長策動Crossover的民族。」

總之就Erin Narloch的觀點而言,成就InstaPump Fury流行王朝的主因有三:一是「Pump」充氣技術在當年當真具有劃時代的前瞻性;二是冰島歌后Björk的親身著用;第三則是日本的獨具慧眼的潮流包裝,甚麼韓風、韓劇流行而將InstaPump Fury推向高峰的觀點,已屬後話了。

Björk這張著腳踏Pump Fury的照片,絕對是永恆的潮流經典。(網上圖片)
為了買鞋,閣下可以去到幾盡? (攝影:龔嘉盛)
出賣年齡系列的傳呼機。 (攝影:龔嘉盛)

因為難以得到,才會懂得珍惜

又看見上圖兩幅漫畫,只見一張描繪一位年青人正對着電話薄打電話;另一張則是繪畫了兩部傳呼機於其中,問到Erin Narloch這些圖用意何解,她就解釋是要表達過去「一鞋難求」的時代背景:「那個時代沒有Online Store這個概念,人們並不能夠安坐家中按按手機(那時亦不見人人有手機)就能夠買到心儀的球鞋。」

「就日本人的經驗而言,在每逢人氣球鞋即將推出或開始發售之際,潮流愛好者就會對住電話薄,拿住固網電話的大耳筒,致電東京街頭每間運動鋪或波鞋店,逐一詢問目標球鞋的開售情況或尺碼大少等相關問題,以免仿如盲頭烏蠅一般,四周頻樸,卻一無所得。而一些相對富有的人則會透過傳呼機來交換消息,通過行家的彼此情報,哪一區哪一間店售賣着目標球鞋,自然一覽無遺,不過通常風聲一洩漏,情報就會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傳播開去,產品在全城爭奪的情況下,每每好快被搶購一空。」

Erin Narloch認為時下的球鞋文化雖然多姿多采,卻又可能會流於片面。 (攝影:龔嘉盛)
成龍親筆簽名的球鞋,西方人或許珍而重之,香港潮流份子卻又未必如此了。(攝影:龔嘉盛)

雖然以往要購買一對心儀的球鞋當真很困難,就算買到,其過程也定必繁複無限,對於那些離市中心極遠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不過在Erin Narloch眼裏,購買球鞋的機會成本愈大,球鞋的文化根基才會更深厚更優秀:「基於貨源、經濟或銷售方式缺乏等問題,昔日潮流人買限量球鞋,每每要經歷千辛萬苦才能夠覓得,而為確保自己購買的型號款式是最優質或稀有,在購買之前他們都會『做足功課』,熟讀相關波鞋潮流雜誌,以確保購買的球鞋是最優秀、最歡喜的一枚。」

「因為那個時代購買球鞋並不如現在般,隨手可得,購買一對之後不鍾意,就立即上網買另一對替代了事,當時若果買錯了,往往就會後悔莫及,因為不知道何年何月何地,才會出現下一對自己鍾愛的款式,在這種不容差錯的情況下,人們對潮流知識與歷史的重視,自然會濃厚得多,在得到球鞋之後,也會更加珍惜,通常一穿就是數年……」

「可惜現在的情況就不同了,無論是球鞋產品抑或是知識也好,人們都好像是唾手可得似的,而正正是一切也如斯容易得到,新一代對知識的重視程度卻反而大減,輕鬆地上網抽籤買鞋,買鞋之後立即影相Post到ig炫耀,著了三數次之後就拿到交易市場轉售,再購買下一對限定球鞋,如斯周而復始,鞋就的確是買過了許多,但知識與文化深度卻未曾累積過多少,這種走馬看花式的潮流,其實並不見得當真如何大趣。」

與VETEMENTS合作的球鞋。 (攝影:龔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