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Streething主理人ChooEe 探討東南亞潮流文化與香港的淵源

撰文:張榮熹
出版:更新:

雖然在好些港人眼中,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之都,一切與金融、股市與之相關的業務,才是這裏重中之重的行業,才是這顆東方之珠最賴以自豪的光芒,相反時裝設計等文化藝術,卻一直排除在核心的邊緣,可有可無似的。更甚者,即便是熱愛潮流文化的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亦彷彿不曾為這裏出產過的流行文化而自豪,只仰慕巴黎、東京的豐功偉績,或慨嘆可能被北京、上海所超越,終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惶惶不可終日……
那麼,香港流行文化在國際之間,當真不曾影響甚至乎改變過甚麼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透過新加坡潮流權威:Streething主理人ChooEe早前的遠渡來港,《一物》就和他來了一趟深度訪談,探索在外國人眼中,香港的潮流地位和意義。

Streething主理人ChooEe。(攝影:黃寶瑩)
Streething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潮流網。

對東南人而言 香港才是孕育我們潮流文化的地方 而非東京

首先簡述一下ChooEe的背景:他原是本生本長的馬來西亞華僑,及後到美國留學,輾轉之下來到新加坡發展,其主理的Streething可是新加坡以至整個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潮流單位,Streething既是一個潮流網媒,也是一個創意單位,專門與多個國際品牌合作,以類似顧問的形式,為品牌制定宣傳策略和形象包裝,New Balance、Converse、Vans等超級品牌,正是ChooEe事業上堅實的合作伙伴,影響力遍及整個東南亞。

Streething不時找來世界各地的時裝權威作專訪,例如Whiz的下野宏明。(Streething)

問到ChooEe的潮流之路如何煉成,他就自言許多養份其實正是來自香港:

「在十幾二十年之前,馬拉以至整個東南亞,基本上都沒有自己的潮流工業的,既沒有知名的本土品牌,也沒有具規模和經驗的時裝店和媒體,像我這一代70、80後又對時尚潮流有興趣的人,當年如果要接觸潮流文化,購買潮流單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香港取經,購買你們的雜誌,甚至飛到這裏購物。」

「或許你們會奇怪,當年的東南亞人為何會選擇向香港而非日本東京取經?其實原因有很多,一來當年馬拉西亞人去許多地方也不方便,例如去日本就需要攞Visa簽證,偏偏來香港就免簽證;而且機程也輕快得多,馬拉乘飛機去香港不過是三數小時,去日本卻差不多需要八個鐘呢!不要忘記那是一個出國旅遊成本高得很的時候,那時要飛到外地,當真殊不容易。」

而且語言阻礙,也是ChooEe認為當年馬拉人拾東京而取香港的地方,一來當時日本國民整體的英語水平不佳,二來許多東南亞華僑甚至原居民就曉說廣東話:「因為香港的影視文化對東南亞人有着很大影響力,許多人自少就觀看TVB長大的,而我就最鍾意看周星馳的電影……」

日系時裝對ChooEe影響深遠,但ChooEe對日本時裝的認識,卻是來自香港而非日本。(攝影:黃寶瑩)
香港影視文化一直深受東南亞人歡迎。
《Amoeba》是當年最影響到東南亞年青人的時裝雜誌。(網上圖片)

「可見馬拉人自少就有接觸香港媒體的習慣,因此到我步入青年時代,希望了解時裝潮流之際,香港的一系列雜誌就自然成為我們的不二之選,那是剛剛踏入千禧年的時代,我一本長期追看的雜誌,正是黎堅惠主理的《Amoeba》(《MiLK》我也十分喜歡),雜誌內介紹的時裝品牌和相關歷史,很多都是我從前聞所未聞的,正是香港一眾時裝傳媒人,打開了我們的天窗,就如日本潮流雜誌在90年代打開你們香港人的天窗一樣。」

黎堅惠。

不過ChooEe強調,那是一個互聯網未流通,物流也不發達的時代,香港3月推出的雜誌,可以要到7、8月才能運送到馬拉發售,所以他們追看的「最新」資訊,其實許多時都是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但不打緊,因為當時的時裝雜誌最重視的不是資訊的快慢,而是文章的可觀性和質素,許多採訪、報導哪怕是兩三年後再次閱讀,依舊讓人看得津津有味,這種保鮮的效能,是現在許多網媒所不能比擬的事,現在一切都以快速為先。」

按圖了解更多

+1
即便來到香港,ChooEe仍然相識滿天下。(攝影:黃寶瑩)

從iBanking金融人踏上時裝人之路

別以為ChooEe自踏足社會一刻起,就以時裝傳媒為本業,其實在很久之時,他是任職國際投資銀行iBanking,這一叫許多香港人趨之若鶩的行業:

「雖然我自少就熱愛服裝潮流,17、8歲被父親逼迫到外國留學的時候,也要求到美國芝加哥一帶讀書,為的就是希望看NBA,親眼見證Michael Jordan的風采,但我大學的主修科其實是金融,畢業之後也回到東南亞,受聘於投資銀行,薪酬方面的確頗為可觀,每日也總是穿上靚西裝、戴上名錶工作去(當時我最喜歡TAG Heuer的手錶),表面上叫很多人羨慕,但我內心卻一直不滿足似的……」

直到一次我和幾位iBanker同行去酒吧消遣的時候,剛巧遇上一個Nike舉辦的Party,看到他們穿上波鞋、Air Jordan那種活躍好動,喜氣洋洋的街頭形象,那一刻我突然覺悟到這才是我最想過的生活,與其嚴肅地穿上工整筆挻的西裝,原來T-shirt、牛仔褲、波鞋,才是真正屬於我的世界。

初創時代的Streething Forum。(Streething)

如是者,ChooEe終於激起雄心,創立Streething,涉足潮流世界:「其實Streething的根源也是和香港有關,那時是一個電腦internet逐漸流行的時代,潮流人接觸資訊,慢慢由實際雜誌導向到網站和相關Forum,當中有兩個我特別喜歡,一個是美國的NikeTalk,另一個則是由香港人H所成立的Kicks Talk,能夠接收資訊,又能夠彼此分享心得見聞,是Forum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因此成為Streething,就是希望為東南亞的人打造一個屬於我們的專屬Forum。」

做生意精明外,ChooEe本身也是一位功力深厚的時裝人。(Streething)

其實在創立Streething之初,ChooEe一直以Part-time工餘時間操作,尚未放棄iBanking的高薪厚職,直至2006年愈做愈起勁之際,東南亞區的Nike就突然出了一筆金錢,邀請他們Streething為品牌旗下的Air Max,舉辦一個大約五十多人的發佈活動,雖然這筆錢的金額並不高昂,卻令ChooEe體會到其實靠潮流工業也能夠「搵到飯食」,從而啟發了他全身投入時裝業界的決心:「當然父母知道我想全心搞好Streething而辭職,起初就一定反對了吧!怕我收入會大減,照顧不好自己,不過在我一再堅持之下,他們最後都讓了步,給予我數年時間,追逐自己的夢想……」

「可能他們當初也認為我是玩玩下,嘗試過後,就會面對現實回歸銀行世界,誰不知我一『玩』就是十多年的時光了,哈哈!」

早前為推廣990v5,ChooEe就找來HYPEBEAST合作,拍攝一系列990v5造型照。(HYPEBEAST)

為New Balance、Converse製定形象策略 傳媒不能夠再單純做傳媒

Streething雖然以Forum起家,但網絡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這類網上論壇形式亦漸漸熱潮不再,幸好ChooEe一向高瞻遠矚,老早就為公司規劃出長遠發展攻勢:「這是一個講求多元化的時代,一個傳媒人可以身兼數職,由採訪、撰文、出鏡、剪片都『一腳踢』,其實一間媒體公司亦然,當單純做論壇不足夠之際,我們就要發展自己的潮流網站;到潮流不再滿足讀者脾胃,就要發展Facebook和IG社交平台;到單純做資訊還不夠的時候,大家就要去探索更多商業發展可行性與空間,而我們Streething就擅長幫潮流品牌包裝形象……」

+4
另一輯與Converse合作的企劃,就找來東南亞當地的知名KOL出來,擔任模特兒。

承如上文所講,Streething近年經常和一眾潮流品牌合作,為品牌的新產品以至整體形象,制定並執行一連串包裝和宣傳策略,就以New Balance為例,早前引起全城注目的990v5,其亞太地區的一系列宣傳項目(亞太地區包括香港和東南亞諸國),很多重要決策正是由ChooEe以類似顧問的形式提案出來,例如建議各個地區都找上代言人穿上990v5,拍攝廣告(香港就找來了Juno),或者親自找來HYPEBEAST合作,拍攝一系列990v5造型照。這樣商業運作貌似簡單,但如果沒有一個仿如ChooEe一樣的老江湖,於背後運籌帷幄,結果就只會事倍功半。

「所以時裝傳媒人最大的資產,正正是我們的市場觸覺和人際網絡,我們都時裝潮流的先知先覺,對年青人心理的充分掌握,對許多時裝品牌而言,都是很值錢的地方,於這個全球一體化的科技世代更是如此,因此,只要懂得巧妙地運用他,時裝記者、編輯仍然大有作為。」

即使生意經已上了軌道,但ChooEe仍然堅持親力親為地做好每一個採訪。(攝影:黃寶瑩)

「不過有一點我很想強調,就是哪怕現在的傳媒,不能夠再單純透過傳統的傳媒運作模式去生存,但用心去做好每一個內容(當然內容不再單單指文章,也可以是照片,和視像片段),仍然是每名傳媒人的基本原則和應有使命。皆因叫人感慨的是,時下愈來愈多媒體,每每為了一時三刻的短視商業利益,而去將內容膚淺化,一片流於片面,只在乎以『多、快、好、省』的概念去炒作一些農場文出來就了,甚至為求嘩眾取寵,捏造事實,誤導讀者也在所不計,這樣的手法實在不要得。」

「因此在我心中,哪怕是一個品牌在Streething落了形形式式的廣告也好,我也堅持要向自己的良心負責,絕不能為了生意,而將差劣的東西報導成優秀,或者將優質的東西,扭曲成參差的物事,對自己的讀者有交代,始終是一個媒體至關重要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