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編輯手記】時尚界那些狂妄的人

撰文:許之行
出版:更新:

Fashion Editor辦公室日常,在瘋狂的時裝世界與日常的壓抑之間行走。

人人大愛玲姐,世人看其狂妄,她自己卻做得像頭狗,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四十年如一日,每天做自己堅信的事,連玲姐也這樣,凡人如我們,若想狂妄,還先得打好根基。

今天是公眾假期,所以應不是blue Monday,但臨放假前,老闆傳召,問起業績為何不佳,「你們說時尚是態度,敢的話再狂妄些,但你們的內容有人想看嗎?有的話你想怎做亦可以。」心裡一驚,是的,為何不夠狂妄?當放手讓你狂,你狂得起嗎?在時尚界(好吧,就當是傳媒界裡的fashion sector),狂妄與業績是否真的只有衝突?

但fashion界本身就充滿瘋子,其中不乏真的在做自己時,也把業績衝出來了。假期一口氣看完Netfilx新上線的《GirlBoss》,裡邊的Sophia很狂。她第一筆在eBay上賺到的錢是賣掉她偷來的書,她狂到曾因搶五歲小孩的捧球而被羈留,她混亂而活,卻偏偏因洞悉網購方程式而改變命運。此劇改編自Sophia Amoruso的自傳《#GirlBoss》,這樣一個連患疝氣也沒錢看醫生的女孩,22歲時在 eBay 上開了網店「Nasty Gal Vintage」,專賣一些她從不同地方找到的二手衣物,因為懂得經營,懂得打造品牌,最後竟向曾投資 Net-a-Porter, Etsy 與 Asos 的 Index Ventures 合夥人 Danny Rimer 募資 4,900 萬美金。

一個將小店改為Nasty Gal壞女孩的人,她叛逆、她因為別人說她數句就辭職、她飲醉酒,第二天送不到婚紗給別人,馬路上狂奔、爬牆……你不會太喜歡這個女孩,但你不會討厭她,當然劇集是美化過的。總覺得中文譯為《女波士》不精準,因為整部劇情,又或者說整個Sophia Amoruso的前半生,都與girl這個詞關係深遠,因為她總是被認為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女孩,甚至拿出一疊紗票別人都不願意把辦公室租給她。整套劇根本就有關別人怎樣否定她,而她落力證明身為一個女孩,年紀、出身掩蓋不了其本身價值。

喜歡第九集尾,她對著不信她可以租下廢棄工場的男人說,「我確實是女孩。但女孩沒有什麼不好,女孩子合群、有同理心、努力工作。」而確實這個女孩的Nasty Gal小店後來在2012年被美國商業報刊《Inc.》雜誌評為「增長速度最快的零售商」之一,也開起了實體店,她自己更擠進了Forbes雜誌2016年的「白手起家女性富豪排行榜」。

女孩就不懂得營商?女孩可能才是最powerful。(《GirlBoss》截圖)

故事這兒完當然不夠好看,更精彩的是後續故事一波數折,這該她還擁有一間市值3.5億美元的公司,下一刻,即是上年11月,她就得為這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因為經營公司與當時任性地經營一家網店不一樣。

Sophia在自傳《#GirlBoss》第九章裡就寫過「我沒開過公司。我開的是eBay商店,後來才變成一家公司。要是早知道它會變這麼大,我才不幹咧。」

但真實人生總比肥皂劇更千奇百怪,Sophia經歷公司申請破產與婚姻失敗,不久她又在《InStyle》雜誌撰文說自己將踏上新旅程——專注發展新創社群媒體公司,一樣叫Girlboss,成果如何,未可預見,但她總不會敗下陣來的,因為她狂起上來連五歲小孩的球也搶。

這當然是說笑,喜歡她的狂,不是小偷小摸,而是她才不鳥世界的規則。當中有一集,喜歡vintage服飾的賣家,不滿Sophie把這些充滿故事的vintage衣服改裝,破壞了歷史與故事,她用了很長時間「教化」Sophie,還送了她一條充滿故事的古董裙。

但第二天一早起來,Sophia還是大刀闊斧地把裙子改造了,丟上eBay馬上開展她一天的網紅人生。

可惜McQueen的狂在Givenchy時代滿受壓抑。

喜歡這個女子的大刀闊斧,如果說fashion最浪漫的是什麼,就是那種不畏懼大刀闊斧剪下去的一刀,fashion就是變,趕上時代的變,她因趕上網購熱潮而成就為大公司CEO,她也因不懂時勢過份擴張而失敗,但她就是拍拍塵埃,又再來過。

如果當年McQueen入主Givenchy後,也不被人們的話影響,肆意狂妄,不知道其後的故事有沒有改變。

如果要談狂妄卻又顧及業績,近日誰不提Alessandro Michele,他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歡的,一大堆艱澀哲學名詞拋進各個系列裡,但又大賣,你吹得他漲咩?

他甚至可以大大聲說他豁出去了,破壞了所有的規則。但他的狂妄,並非單只因他是天才,而是Gucci的CEO Marco Bizzari在請他接手創意總監一職時,一再強調不用擔心錢的事,儘管去做自己想做的設計。

沒有是Gucci的CEO Marco Bizzari的放手任飛,Alessandro Michele也難以張狂。

瘋子遇著不介意瘋子的管理層,難怪Michele愈瘋Gucci愈有財。反面例子卻是更加瘋狂的Alexander McQueen,在Givenchy裡無從發力。1996年,John Galliano離開Givenchy去了Dior,27歲的McQueen被LVMH收歸為Givenchy的創意總監,但連退了休的Givenchy本人其實也不認同McQueen適合做他的接班人。

McQueen接手Givenchy後的1997 SS Haute Couture,只有11個星期做準備,充滿McQueen DNA,誇張的頭飾,充滿戲劇張力的catwalk,偏偏Givenchy的顧客沉悶了太久,被典雅的Audrey Hepburn形象荼毒已深,世人都不認同McQueen的劍走偏鋒。或許有時創意總監與品牌的緣份是夾就是夾,Alessandro Michele只用5天時間交接Gucci,出來的成果大受歡迎。幸好McQueen也只是與Givenchy交接四年,後來Gucci買下51% Alexander McQueen的股份,卻不干涉他的設計自由,McQueen的瘋狂才沒有為世界所壓制。

喪Paul夠喪了吧?麥當娜身上的尖椎胸圍不用太提,覺得他夠喪,是從小喜歡高級訂製的他,一下子在兩年前宣布退出ready-to-wear市場。世界愈來愈快,他才不要跟這樣的遊戲規則,他有自己的時間表。當然有人覺得這是商業決定,但單只押籌在高級訂製市場,不能說不勇。

John Galliano的喪則是自己害死自己,因為反猶言論無故沒了黃金時間。幸好潛伏數年終於收復失地。年初Maison Martin Margiela 2017春夏Haute Couture系列,黑紗在衣裙上作畫,所向披靡,一時風頭無倆,只是心裡總覺得缺了最熟悉的邪氣。

同是Haute Couture,十年前的Chritian Dior與十年後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已見Galliano邪氣漸收。

但其實早知道他會捱過低潮的日子,因為這不是他第一次失落。1984年,第一場fashion show 「阿富汗人拒絕西方觀念」(Afghanistan repudiates Western ideals)為人所識,之後多屆獲得英國時尚大獎(British Fashion Awards)。但整個80年代,無論多少人為他的設計所驚艷,銷量依然提不上去。

他酗酒、困頓、放任自己,偏偏LVMH集團的Bernard Arnault看中他,讓他接手Givenchy,之後又讓他接手Christian Dior,讓他用自己的瘋勁在時尚界裡撒野,把一個老牌翻新得那麼漂亮。1998年Haute Couture系列,有半世紀歷史的Bar Suit到了Galliano手上,是那麼戲劇、瘋狂,充滿異國瘋情——不,不止異國,簡直是異時異空。戴多層頸環,如像長頸族的model把Bar Suit穿出了New New Look。也只有Galliano有這樣的邪魅。

Christian Dior Spring Summer 2008 Haute Couture,John Galliano的邪魅前無來者,後無古人(Patrick Demarchelier 攝)
有半世紀歷史的Bar Suit到了Galliano手上,是那麼戲劇、瘋狂。
喜歡玲姐這照片,其實她只要在自己的世界就好。

同人不同命,同樣是Bernard Arnault看中的McQueen在Givenchy裡卻只是消磨,後來的分道揚鑣總算是各還各自由。

還有川久保玲,今天,她的大展《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兩者之間的藝術》(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çons: Art of the In-Between)就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舉行,是繼1983年Yves Saint Laurent回顧展以外,另一個在世設計師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辦展。人人大愛玲姐,世人看其狂妄,她自己卻做得像頭狗,何出此言?玲姐的世界就是每天回去工作,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四十年如一日,每天做自己堅信的事,看Lynn Yaeger訪問玲姐,她這樣評價過去的日子,「或許是我所做的實在太辛苦,帶著許多煎熬,彷彿活在地獄一般,日以繼夜的疲憊工作持續了40年,或許這種感覺可以被稱呼為失敗吧。」

讀了這些,深感震撼,連玲姐也得努力,以日與日的累積,抵抗市場對她設計理念的限制,而凡人如我們,若想狂妄,還先得打好根基。

未完待續

如果你有任何城內小八卦,聯絡許之行:huitziheng@gmail.com

更多Fashion Editor日常碎語,盡在【時裝編輯手記】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