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將永久削22項職業人手需求 哪類工種能逆市攀升?

撰文:數位時代
出版:更新:

製藥大廠輝瑞與德國BioNTech攜手開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 19)疫苗,本周正式在美國各地展開接種。這則消息被視為疫情緩和、甚至結束的曙光,但受到疫情顛覆就業市場,可能已經無法回到過去的樣貌。

美國是目前全球受新冠肺炎之害最深的國家,確診人數突破1,600萬人,佔全球案例近4分之1,死亡人數也在本周達到30萬人以上。

光是疫情大爆發的最初幾個月,美國就有超過2,200萬人失去工作,使失業率一舉攀升至14%以上,且超過27個月找不着工作的長期失業人口數,已經從過往不到100萬的數字,在11月攀升至390萬人以上。

但即使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火速批准了輝瑞疫苗,預計290萬疫苗將從本周開始配送至全國各地,美國的就業市場已經在疫情威脅下遭受永久性的變革。

+24

疫情緩和出現曙光,但這些工作可能恐怕一去不復返

美國職場資訊平台Glassdoor近期發布的《2021就業環境報告》中,點出了2021年的5種就業環境趨勢,其中一項便聲稱即使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衰退結束,部份職缺也可能一去不復返,再也不會回到疫情前的水準。

報告中指出,Glassdoor利用平台上的數據,蒐集美國徵才數大於5,000個的職缺,並比較2019年10月與2020年10月之間下滑幅度最劇烈的工作崗位,列出了22個受創最嚴重的工作(已列於文首圖輯)。

Glassdoor從中歸納出服務類工作、教育工作、行政工作、銷售工作、可選性醫療(discretionary healthcare) 工作這5大類的職缺,恐怕不會在疫情緩和後太快復甦,甚至可能已經永久減少,再也恢復不了往昔需求。

Glassdoor首席經濟學家張伯倫(Andrew Chamberlain)表示,疫情與經濟雙重因素造成的危機,使這次的經濟衰退與以往完全不同,疫情已經顛覆了人們的生活及工作習慣,有可能近幾年內都無法回到過去的狀況。

不單Glassdoor點出了就業環境遭遇永久變革,另一份由求職網站Indeed旗下研究單位發布的報告則將工作在疫情下分為4大類,分別是職缺不減反增的「贏家」;正呈現快速復甦的「反彈」;職缺快速減少的「受創」;以及影響不大的「不變」。

屬於「受創」工作類別的,包括文藝娛樂、旅遊等,都屬於依賴人流的產業,雖然不至於永久消失,但Indeed認為短期內這些工作不會有復甦跡象,必須等到疫情完全受控制後,才有可能再次增長,2021年可能還無法到達這個階段。

世衛組織曾表示,一個國家需要約60%至70%的人口接種疫苗,才能有效遏止疫情繼續蔓延。

▼▼相關圖輯:LinkedIn列出的2020年新興職位榜單(按圖放大)▼▼

+26

疫情促使宅經濟發展,電商人力需求旺盛

除了這些遭遇重創的工作外,Glassdoor也點出需求明顯攀升的職缺,例如電商、醫療等在第一線應對疫情影響的產業都極缺人手。亞馬遜今年多次擴編人力,2020年至今已僱用多達30萬人以上。

Indeed的報告同樣顯示,建築裝修、倉儲及駕駛屬於職缺不減反增的「贏家」行列,其中倉儲與駕駛就是電商領域需求旺盛的職業。外界普遍預期電商等因疫情興起的「宅經濟」產業,不會隨疫情趨緩而下滑,體驗過數碼服務便利性的民眾,疫情後也會繼續使用下去。

台灣的防疫表現居全球前列,或許很難感受到美國職場因疫情重創產生的移轉,但部份轉變仍值得我們參考。擁抱數碼化、加速電商發展是全球趨勢,低技能要求、事務性工作職缺的減少已是必然,疫情只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過程,或許幾年後,類似的職缺轉變也將發生在我們身上。

延伸閱讀:

後疫情時代,遠距工作的新挑戰

5年後,這十大工作可能被AI取代!與機器人當同事有哪些必學技能?

【本文獲「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