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部落武裝攪局 俾路支民族獨立潮四起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近年來持續不斷的恐怖襲擊成了困擾中方和巴基斯坦政府的一大心患,阻礙涉逾650億美元投資額的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在這些愈演愈烈的襲擊案背後,以俾路支解放軍為代表的分離主義武裝組織,正令本就複雜的地緣安全形勢更棘手。
為何俾路支的武裝分裂勢力如此猖獗?被貼上恐怖組織標籤的地方勢力背後,是什麼在助長當地的分離主義情緒?

在約8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不包括克什米爾),總面積達近35萬平方公里的俾路支省為巴基斯坦的最大省,銅、金、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然而,由於氣候乾旱、地形破碎,俾路支在巴基斯坦四省中人口總量最少、經濟最不發達,2021年全省仍有逾六成地區沒有電力覆蓋,社會也仍然沿襲傳統部落文化和制度。發展落後之餘,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在這個長久以來較為封閉的邊緣山區地帶缺乏話語權。

殖民與部落:俾路支分裂之源

作為歷史上從伊朗高原遷徙至此地的遊牧民族,俾路支人與生活在周邊地區的普什圖人、旁遮人在語言、文化和宗教上相異,生活區域主要在伊朗高原的東部,也就是如今的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處。

在這裏,眾部落首領中實力最強大的艾哈邁德一世(Ahmad I of Kalat)一度建立了卡拉特汗國(Khanate of Kalat),成為俾路支人的光輝時刻。然而,19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到來後,為了解決與阿富汗、伊朗之間的邊界爭端,分別在70和90年代人為的劃定了兩條邊界線:戈爾德斯米德線(Goldsmid Line)與杜蘭德線(Durand Line),由此將俾路支省一分為三,徹底削弱了卡拉特汗國的影響力,這在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後來俾路支民族主義浪潮的誘因。

與此同時,英國人在俾路支地區實施分而治之的政策,改革俾路支傳統部落體制,有意保留甚至強化了各部落首領(即薩達爾,sardar)的勢力,他們向薩達爾支付酬金,薩達爾則維護英國利益,同樣實現削弱卡拉特汗國、鞏固英國統治的目的。而這些部落勢力作為既得利益者,日後在俾路支人的幾次分離主義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至今仍是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管治俾路支省的一大障礙。

儘管俾路支省在1970年後有了自己的地方議會,也組建了多個宗教政黨,但部落體制和文化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下來。薩達爾作為部落的最高首領擁有很大話語權,族人的就業要經過各自的薩達爾引薦,且須向薩達爾上繳部分薪水——此舉在巴基斯坦法律下屬於違法行為,但一些薩達爾仍私下收稅;與此同時,薩達爾則需要保護民眾的社會、經濟生活,當部落內出現暴力、謀殺案時,部落長老們會組成吉爾格(Jirga,即長老議事會)進行調解、仲裁,亦會商定、處理部落內的重大事件,包括應對外部威脅、圍繞工程項目的土地徵用事宜等。

俾路支省擁有分離主義分子及武裝組織。圖為2015年部份俾路支解放軍向政府交出武器投降。(視覺中國)

就在上個月,俾路支省北部Zhob地區的部落首領們在吉爾格(Jirga)上通過一項決議,禁止女性使用智能手機,他們認為女性使用智能手機引發了淫穢風氣,使得年輕女性私奔現象激增。

巴基斯坦1947年宣佈獨立以後,俾路支牢固的部落體制、共同的文化身份以及對卡拉特汗國的共同記憶猶存。人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遠不及對各自部落的忠誠。但部分俾路支人獨立建國的意願最終在中央政府的武力震懾下被壓制,由此永久地埋下了民族分離的隱患。

民族獨立潮四起

從巴基斯坦納建國之初開始,俾路支人曾於1948年、1958年、1963年到1969年以及1973年到1977年四度以武力形式掀起民族獨立浪潮,對抗聯邦政府——這期間,俾路支人愈發感到自己成為向國家輸送資源的工具,武裝反抗雖一次又一次被中央軍鎮壓,但分離的勢力卻從未平息。

1953年,人們在與旁遮普省、信德省交界的蘇伊市(Sui)附近(主要部落Bugti地盤)發現了該省的第一批天然氣礦藏,自此以後國家從這些礦藏中獲得巨大利益,但直到1980年,中央政府才向俾路支省支付一筆微薄的使用費(大部分落入了薩達爾和其他部落長老的口袋)。此外,俾路支省的天然氣田自1964年起向旁遮普省(Punjab)輸送天然氣,以供家用和商業用途,而俾路支省首府奎達市直到1986年才接通天然氣,甚至連蘇伊氣田所在的德拉布格蒂縣(Dera Bugti)也是等到中央政府在當地設立準軍事基地、需要天然氣供應,才在1990年中期接通天然氣。

巴基斯坦南部卡拉奇大學2022年4月26日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案中3名中國人、1名巴基斯坦人遇難以及多人受傷,「俾路支解放軍」馬吉德旅認責。圖為4月28日,學生會成員在卡拉奇燃點燭光悼念死者。(AP)

另一個主要部落馬里(Marri)的領地內,部落武裝也在幾十年間時斷時續地與中央政府對抗,阻止後者在該地勘探石油。而該部落首領Nawab Khair Bakhsh Marri(已故),與Mengal部落首領共同領導了70年代的武裝叛亂——其部落武裝人員與巴基斯坦政府軍上演了長達五年的游擊戰,造成了共3,300名政府軍士兵和超過5,000名部落武裝人員死亡,為至今最嚴重的一次分裂運動。

正是在這次叛亂後,巴基斯坦軍政府廢除了當地的薩達爾制度,並通過全國範圍的伊斯蘭化運動,動員宗教力量對俾路支民族主義進行精神替代。然而,當地人反覆爭取的更多資源分配仍然沒有落實,就業先是被從外省引入的勞動力搶佔,後則由中國人佔據。其首府奎達和其他城市烏爾都語(巴基斯坦的官方語言)化嚴重,而大部分俾路支人則說俾路支語;至今, 全省30個縣中只有4個縣通了天然氣,83%的天然氣被輸送到了旁遮普省,而只有12.5%的燃氣使用費歸俾路支省所得; 德拉布格蒂縣的人類發展指數2011年時仍在全國位列最末。

不可否認,俾路支地區根深蒂固的部落體制、身為既得利益者的部落首領和長老們的阻撓、以至於巴基斯坦政府常常引作藉口的外部勢力都在這個資源和地緣重地發揮著作用,但俾路支人被壓榨乃至被再「殖民」的恐懼卻並非空穴來風。這些問題不解決,俾路支的武裝分離勢力只怕難以取締,外資在當地的項目,包括中國的中巴經濟走廊亦將面臨重重困難及安全風險,更難言得到雙贏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