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難民潮|「沒想過長期接收他們」 烏克蘭難民危機的新篇章?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內心藏着無數令人心碎的家破人亡故事,還有在防空洞、地鐵站、劇院地庫等度過時刻有可能遭遇砲彈轟炸的日子,以至冒着生命危險逃難出國的艱苦歷程。據聯合國的數字,自俄羅斯於二月底揮軍烏克蘭以來至7月19日為止,至少1,200萬名烏克蘭人逃離飽受戰爭蹂躪的家園,當中逾520萬人經已前往鄰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另有約700萬人相信在烏克蘭國內流離失所,為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
這群主要由孕婦、帶着小孩的母親、殘疾或家暴受害者構成的難民,他們如今的處境如何?歷盡種種千辛萬苦的他們,在逃到安全的環境後,如今又是如何看待他們個人以至國家的未來?
此為「烏克蘭難民」系列報道之一

從聯合國難民公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UNHCR)的最新數字顯示,目前俄羅斯已接收約175萬人、波蘭接收約123萬人、德國逾89萬人、捷克逾39萬人,其餘的難民分佈全歐30多個國家,少部份甚至遠赴美國、加拿大和澳洲。這批人當中已有逾350萬人在別國申請臨時居留身份,另有約300萬離國的烏克蘭人已經返國,尤其是基輔和西部相對安全的城市。基輔市長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於5月表示,市內人口經已恢復至戰前的三分二水平。烏克蘭邊境部門近期表示,現時平均每日有約3萬人回國。

本月,UNHCR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目前有三分二烏克蘭難民傾向留在正身處的國家,直到烏克蘭所面對的敵對行動平息與及安全得到改善為止,「來自基輔和西部地區的難民,較來自東部和北部的難民更傾向計劃返國」。

現時有數百萬烏克蘭人離開國家,主要逃到鄰國和其他歐洲國家。(Getty)

面對大量的烏克蘭難民,聯合國早已連同其他慈善志願機構,為他們提供金錢、糧食及其他必需的物資。歐盟也已自動授予烏克蘭人在其27個成員國逗留和工作長達三年的權利,假如難民在當地不能與朋友或親人居住,會獲安置在接待中心,並獲得食物、醫療,以及繼續行程的資訊。而且,他們在部份國家還有機會獲得社會福利金,以至獲得住房、醫療和教育的機會。

最新的烏克蘭難民分佈,綠色圓圈大小代表接收難民人數的多寡。(UNHCR)

經已脫歐的英國則為為有家庭成員在當地的烏克蘭難民提供家庭簽證計劃,另有簽證計劃給予沒有親屬在英的難民,相關的難民可以在英國生活和工作長達三年,並可獲得醫療、福利和教育。

在離開的難民中,前往俄羅斯的主要是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的烏克蘭人,總統普京此前曾說,其部隊從馬里烏波爾疏散了14萬平民,並堅稱沒有人被迫前往俄羅斯。不過,有俄羅斯志願組織表示,經已幫助數千名烏克蘭人逃離俄羅斯。

俄羅斯現時接受最多烏克蘭難民,惟早前總統普京承諾的資助未有兌現。(Getty)

「感覺就像我們處於絕望的境地」

在戰事爆發的初期,西方各國可謂「張開雙手」歡迎來自烏克蘭的難民,惟隨着戰事未如初時預期的瞬間終結,難民的處境如今也悄悄地起了變化。

6月下旬,布魯塞爾的烏克蘭難民被告知要離開其收容的家庭,因這些家庭不想要繼續收容了。32歲的Alina Kokhanko-Parandii約三個月前與母親和幼女由基輔來到比利時。她表示:「有個案是一個比利時家庭因想要出外旅行,故不想再繼續收容。他們想要難民盡快離開,而我們知道有難民已流落街頭,部份人棲身在布魯塞爾中央車站。」

Kokhanko-Parandii補充,另有比利時業主不再想出租單位予難民,因當局的臨時保護政策至明年三月屆滿,而當地的租約一般介乎3至9個月不等,屆時業主或不再得到資助。她坦言:「沒有人預期要收容難民這麼長時間,對部份人而言,這同時是沉重的經濟負擔。」現時,布魯塞爾約有8,000多名難民,預計今年底會達到1.2萬,住屋問題成為當地最大的難題,當地許多家庭將月入的一半花在租金上,難以長期接濟難民。該國義工正努力避免他們流落街頭。

有支援難民的組織指出,支援難民的行動進入新階段。(Getty)

本月初,接收逾4.3萬人的愛爾蘭同樣面對困難,經已暫停難民免簽證出行的計劃。澳洲亦對難民關上大門,將於本月中止對難民的人道簽證計劃,有關的決定讓外界感到錯愕。因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月初到訪烏克蘭時曾承諾額外提供1億澳元(5.35億港元)的軍事援助,還承諾「只要需要」就會幫助該國。

英國蘇格蘭的難民亦可能要流落街頭,約500人仍未有固定居所,此前收留他們的酒店已開始要求他們離開。現時,部份難民住進一艘停泊在利斯(Leith)的廢棄郵輪中,惟不少人認為這不是長久之策。許多難民未有得到太多支援,也沒有人告知他們未來的安排,讓他們手足無措。

15歲的烏克蘭男孩Mykyta表示逃難的過程艱辛可怕,但補充說:「雖然我們很高興來到這裏,但我們沒想到會有這麼多的不確定性。我們已經在烏克蘭失去了所有,我們如今身心創傷,有限的英語令我們變得無助,感覺就像我們處於絕望的境地。」

各國早已為烏克蘭難民提供金錢、物資等支援,圖為美國當地組織支援烏克蘭難民的行動。(Getty)

而在在俄的烏克蘭人亦開始失去希望,因總統普京數月前承諾的1萬盧布資助依然不見蹤影。在俄軍攻入烏克蘭的時候,身在馬里烏波爾的Anastasia帶同兒子,前往當時唯一可以安全抵步的目的地--俄羅斯。這位母親原本希望以這筆資金購買基本物資,以解生活上的燃眉之急。缺少金錢還令不少難民陷入惡性循環,因他們需要金錢來支付翻譯文件的服務,好讓他們申請身份、工作來重過生活。

事實上,不少國家面對大量難民也開始感到吃不消。例如,接收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的波蘭,以至按人口計算難民集中度最高的摩爾多瓦,面對大量的難民亦已要求國際社會提供額外支持。

不少難民為18歲以下兒童,他們需要大量的教育支援。(Getty)

不止要「有瓦遮頭」 還要工作、醫療…

霎眼間,俄烏戰事已過五個月時間。如今,烏克蘭難民危機才剛真正開始,由最初僅僅考慮是否接收難民、找地方安置,西方各國現在需要將重點轉向長期解決方案。

有支援烏克蘭難民的援助機構和志願組織表示,他們正在改變應對危機的方式,預計危機將可能持續長達數年。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的Jason Phillips目前在波蘭華沙協助難民,他說:「我們正處於某種過渡階段,未來的大問題是我們如何在中長期內為人們提供支援,還有部份目前的支援工作或將結束。」

Phillips指出:「接收難民在像華沙這樣的城市很困難,因為早在戰事和難民危機之前,這裏就已經出現了極端的房屋短缺和租金不斷上漲的問題,許多其他地方的情況也類似。」同樣接收大量難民的德國,當地非政府組織 Be An Angel義工Ulrike Lessig表示,當地難民如今越來越想要一個「可以關上門的房間」,直言救援避難所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方案。

現時,許多收容難民的國家發現,新來的難民需要更多永久性的支援,還有找工作的願望,即使他們想盡快回國。教育亦是難民的所需,因不少難民是18歲以下的兒童。此外,目前許多歐洲城市擠滿了受戰火影響的烏克蘭人,他們當中不少仍處於焦慮、受驚、甚或身心虛弱的狀況,部份人更缺去了身份證明文件或財物,需要立即進行醫療和心理輔導。

烏克蘭難民要重建受戰火洗禮的國家,未來的挑戰一點也不會少。(Getty)

然而,面對就業、醫療、住屋、教育等越來越多的支援壓力,各國政府如今需要急切推出新階段的援助方案。這難免會引起各地民眾的反彈,支持接收難民的民意基礎或瞬間逆轉,各國將要面臨的政治壓力也會更沉重,為各地政府構成巨大的挑戰。

誠然,難民危機總是分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問題。歐洲目前最需要弄清楚如何利用烏克蘭僑民來幫助提供長期住房、醫療保健和就業,這些人力資源可以成為幫助難民融入歐洲各國以至其他西方國家的重要力量。

無論如何,不論是決定繼續留在身處國家或想盡快回國的難民,他們未來數年均要面臨非常艱難的挑戰與考驗。擺在他們面前的一方面是各國能否盡快推出新的援助方案,解他們的燃眉之急,還有如何盡快融入新的國家成為公民,展開全新的生活;另一方面決定返國的一群,則要面對幾乎遭砲火夷為平地的國家,重建之路勢將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