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甫落幕,中國即封殺美光? 美日聯手打造廣島製造中心

撰文:羅保熙 毛詠琪
出版:更新:

七國集團(G7)領袖峰會剛剛結束,成員國之間就供應鏈多元化、確保戰略礦物及其他資源的穩定供應達成共識,涵蓋晶片、稀土和其他商品,以應對中國的「經濟脅迫」。
美國最大記憶體晶片生產商美光(Micron)正好於日前宣布斥巨資於廣島設晶片廠,G7峰會上一直強調「去風險化」,減少對中國依賴,峰會甫結束,中國便宣布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大型中企採購美光產品。

G7成員國指,就供應鏈多元化、確保戰略礦物及其他資源的穩定供應達成共識,並非解除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但全球經濟需要去風險及多元化,因此將減少在關鍵供應鏈中對中國的過度依賴。

早前有報道指出,廣島峰會把「創建重要戰略物資供應鏈列」納入共同文件,藉此將美日、美歐間的供應鏈架構,擴大至涵蓋整個G7。計畫很大程度是劍指中國內地,目標是確保半導體、稀土和其他對經濟安全日益重要物資的穩定供應,以因應台海危機、俄烏戰事持續等風險。

七國集團領袖有意打造戰略重要物資供應鏈,以應對中國的「經濟脅迫」。(Reuters)

晶片也固然是重點所在,目前全球有90%的先端晶片來自台灣,G7集團的目標是建立網路以確保成員國獲得一定數量的晶片。日本和美國計畫開始研究用於量子電腦和其他應用的下一代半導體的大規模生產,希望歐洲也能參與進來。

就在G7廣島峰會揭幕前一天,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公司行政總裁Sanjay Mehrotra周四表示,將在未來數年在日本投資高達5,000億日圓(約282億港元),包括在廣島縣一家工廠建立最先進的生產線生產DRAM晶片。

美光還計畫引進先進的光刻設備,使用創建超精細半導體電路所不可缺少的極紫外光(EUV)技術,預計在2026年開始生產新一代1-伽馬級(1-gamma)DRAM記憶體晶片。

美光公司將在未來數年在日本投資高達5,000億日元。(Reuters)

美光廣島設廠 獲日補貼百億

美光現時在全球DRAM市場擁有約20%份額,僅次於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位居第三。該公司表示,日本目前在汽車、醫療設備、5G基礎設施等關鍵行業使用的DRAM中,約有三分一是由美光供應的。

該公司收購並接管了2013年破產的爾必達記憶體(Elpida Memory)的廣島工廠。美光打算於2025年前將光刻設備帶到日本。廣島設廠投資計劃亦將獲日本政府援助,彭博社引述消息報道,美光將獲日本政府約2000億日圓(約113億港元)補貼。

正在G7廣島峰會落幕之際,中國政府周日便宣布禁止內地大型企業採購美光科技的產品,稱之構成重大國家安全風險。《華爾街日報》報道指,中方相關調查凸顯出中美關係的緊張程度。

5月20日,日本廣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一個關於全球基建及投資的會議。(Jonathan Ernst/路透社)

近日,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裝置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英特爾、IBM、比利時研發機構imec等高層也趁G7峰會到訪日本。還有多家全球半導體公司近期表示準備增加在日本的投資,因岸田政府承諾加大資金支援。

廣島市更是位於西日本的幾個著名工業城市之一,沿岸一帶多為工業用地,加上地方資本充裕,製造業的總公司、總部多在此設立。由此可見,廣島在G7戰略供應鏈中或將扮演一定的角色。首相岸田在G7峰會前夕會見了英特爾、台積電、三星等多間晶片製造商的代表,他重申:「隨着美國及其合作夥伴希望將中國排除在全球晶片聯盟之外,解決穩定供應鏈的全球問題至關重要。」

廣島不僅吸引美光投資,當地本身也是製造業中心,長遠或構成戰略供應鏈的重地。(Getty)

岸田政府加碼吸引晶片大廠

不只美光,京瓷公司(Kyocera)以及三星公司有意斥資以數十億美元在日本建立和擴大晶片工廠。前者將在2026年3月底前投入29億美元,包括4.5億美元用於在長崎的一家新工廠;後者則計劃在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建造一個新的半導體研究設施。

日本半導體行業於上世紀80年代曾是該行業的主導者,如今雖然不如台灣和韓國,惟仍擁有圖像傳感器、存儲半導體、微處理器(MCU)這三大優勢。而且還在半導體材料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光刻膠領域。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數字,去年全球十五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日企佔7席最多,其次是美國的4席。

隨着日本和韓國兩國的關係近期回暖,這兩個分掌半導體行業上下游的東亞國家預料在晶片生產方面可望加強合作,尤其是日方正在尋求通過促進國內與海外公司之間的合作,重建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晶片行業。上月,當局制定了目標及通過增加投資,計劃在2030年將日本製造半導體、零部件和材料的公司的銷售額增加兩倍,達到15萬億日圓(8,500億港元)。

有專家指出,日本和歐洲對於可能破壞與中國貿易關係的行動或較美國更加謹慎。(Reuters)

屢提經濟脅迫但沒點名中國

G7成員國在廣島峰會前,今年的主席國日本更在不同外交場合上炒作「經濟脅迫」,把矛頭指向中國。G7會後在聯合公報上雖然多次提及「經濟脅迫」一詞,但關於「經濟脅迫」的部分都沒有點名中國。至於有關對中立場,G7表明不尋求損害中國或阻礙中國經濟,但同時要透過「去風險化」和多樣化維持經濟韌性

儘管這似乎試圖在安撫北京,但中國對於主席國日本表達出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隨即召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就峰會炸作涉華議題提出嚴正交涉。況且,從中國馬上宣布對美光採取行動,可見中國對於G7的高調的圍堵挑釁缺不會毫無後果。

事實上,北京近年來一直對其他國家實施的貿易制裁不代畏懼,而G7在如何處理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關係上存在分歧,尤其是歐洲多國對中國貿易的嚴重依賴。除了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外,沒有一位歐洲國家領導人在廣島峰會上有點名批評中國。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教授白井小百合表示,日本和歐洲對於可能破壞與中國貿易關係的行動可能比美國更加謹慎。她向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表示:「中國的GDP將在未來十年內超越美國,並擁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因此進入中國市場對發達經濟體十分重要。日本雖與美國有軍事聯盟,可能會更貼近美國,惟他們也可能需要顧及日資公司對中國的興趣,因許多公司在當地有大量投資。」

新加坡管理大學中國貿易專家Henry Gao亦指,任何協調措施的實際執行可能會很困難。他表示:「歐盟的反脅迫文書可能是一個有用的模式,因它將決策從國家層面轉移到歐盟層面,惟這即使在G7層面也很難複製,更不用說在全球範圍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