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權交接防「台獨」暴衝 美國人比賴清德還緊張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赴台,4月1日分別會見蔡英文與賴清德。從時間點上來看,羅森伯格此行為的不是馬英九訪陸,恐怕是為了即將到來的賴清德「520」就職。

美國有話對民進黨「耳提面命」

與過往AIT主席訪台次數相較,羅森伯格顯得格外頻繁。她上任以來,這已是第五度訪台;前一次赴台,選在台灣2024年大選日的隔天,換言之,近三個月來已兩次造訪台灣。次數如此頻密,顯然作為台灣政治幕後藏鏡人角色的美國,對於「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即將掌權,內心依舊充滿疑問與忐忑。因此,不僅日前擔任賴清德副手的蕭美琴低調密訪美國,羅森伯格還得再飛至台灣一趟,看來美方對民進黨政府有話需要再三「耳提面命」。

外交歷練豐富的羅森伯格,對印太事務相當熟悉,在AIT主席任內行事風格極為謹慎。去(2023)年8月賴清德以蔡英文特使的身份,利用出訪台灣南美友邦巴拉圭的機會過境美國,其13日抵達紐約時,羅森伯格以「參加妹妹婚禮」為由未出面,改由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接機,從而被視為史上最低規格的台副總統「過境美國」

蔡英文(右)4月1日上午接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左)。(台總統府)

隨着美國年底大選日接近,美方看來更加防範民進黨政府成為中美關係的一隻「灰犀牛」。因此,1月13日賴清德贏得2024台灣大選,拜登(Joe Biden)隨即表態「不支持台獨」;14日,在羅森伯格的陪同下,由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海德利(Stephen Hadley)及前副國務卿史坦柏格(James Steinberg)組成跨黨派資深代表團隨即抵台,拜會台灣黨政高層。

美方「兩個維持」穩住台灣不獨

羅森伯格如今在三個月內二度訪台,又在同一日內先後會面蔡英文與賴清德,表示美方有訊號必須在政權交接之前傳達清楚。除了套交情式的提及「台美關係堅若磐石」這些老調重彈之外,羅森伯格對蔡英文表達「美台都希望台海可以維護和平跟穩定」,又對賴清德表明「希望持續努力維持區域跟兩岸的現狀」。

「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維持區域兩岸現狀」,在台灣政治輿論圈的解讀,往往視之為美方「挺台」的表態,是要向北京表達美國「支持台灣」的決心。然而,從拜登「不支持台獨」的宣示,到羅森伯格密集到訪台灣,已經很明顯可以看出,其口中的「兩個維持」,說話對象並非北京,而恰恰正是台北。

台副總統賴清德(右)4月1日下午接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左)一行。(Facebook/賴清德)

對美國來說,要做到「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維持區域兩岸現狀」有兩條缺一不可的路徑,一是北京「不統」,二是台北「不獨」。放在當下的情勢來看,縱然北京方面已表現出強烈統一台灣的決心與意志,但其仍然高舉「和平統一」大旗,靠着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來「促統」。那麼台北方面「獨」或「不獨」,反而成為美方眼中較為急迫需要擺平的對象。

非為賴清德撐腰而要他把皮繃緊

尤其是即將接掌台灣政權的人,不再是靠着「中華民國台灣」掩護「台獨」傾向的蔡英文,而是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示「台獨」立場的賴清德。而且賴清德的人格特質向來偏執,面對大選前「賴皮寮」的爭議,他全然紋風不動,便可見一斑。故此在大選之前,「疑賴論」早在華府政界不脛而走,就算賴清德喊出「不能懷疑美國」,也難以讓美國對他的懷疑有所釋然。

2022年7月21日,賴清德代表蔡英文參與美國在台協會舉辦的「美國獨立246周年」慶祝活動。(Facebook/賴清德)

距離5月20日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賴清德的就職演說稿究竟要怎麼寫,成為這位只有四成民意支持的當選人最大難題。一來蔡英文2016年就職時,使用「九二會談歷史事實」取代「九二共識」,得到北京「一份未完成的答卷」負評;二來馬英九選在賴清德就職前夕二度造訪中國大陸,以身體力行的方式為「九二共識」續命;三來如何不在「台獨」問題上,給外界製造一種「自走砲」或「暴衝」的印象,特別是安定美方的心,不在台海問題上「自找麻煩」。上述種種,都是賴清德這份「就職演說」難以下筆的重要因素。

羅森伯格此時此刻踏上台灣,實在引人政治浮想聯翩,是不是來給賴清德這位「新總統」下指導棋,吾人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方並不希望賴清德變成另一個陳水扁,被華府精英界貼上「麻煩製造者」的標籤,倘若其體內的「台獨」DNA在就職演說上發作,進而「出了亂子」,讓已經緊繃到極點的台海陷入「地動山搖」,勢必亦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這或將不是美國方面所願意看到的結果。換句話說,羅森伯格「銜命」赴台,不見得是來給賴清德「撐腰」的,而是要他「把皮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