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 邁入3航母時代 為何我們還要更多航母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本周,「福建」號航空母艦進行了首次海試,向入役又邁出新的一步,這毫無疑問是提氣的大事。海試消息一出,辦公室裏的老幾位都在祝賀我,說本期軍評的選題不必頭痛了,但我並沒有輕鬆之感,畢竟關於「福建」艦,能想到的方方面面似乎大家都已經聊過了,還能說些什麽呢?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作者:席亞洲】

年紀大了就喜歡回顧當年,10多年前剛到觀網工作的時候,正趕上「遼寧」艦入列,當時報刊雜誌和網站的航母熱比今天可是熱多了。

當時寫了一篇發表在《社會觀察》雜誌上的文章,大概意思就是談航母對於中國、美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來說的意義,其中一個論點就是蘇聯由於經濟問題,發展大海軍主要是出於全球爭霸的考慮,但這個國家並沒有不可或缺的海上生命線,因此蘇聯海軍和聯共(布)就航母的價值和意義一直反反覆覆在考慮。而且,這種反覆還不是說經濟好了,有錢,咱造航母,經濟不好了,沒錢,咱就緩緩,蘇聯航母起起伏伏的經歷,和蘇聯經濟好不好似乎沒關係,只關乎海軍和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好惡。

航母,俄羅斯也不是不想要啊(觀察者網)

其實這和從沙俄到蘇聯再到俄羅斯對於海軍的態度是一樣的,俄國的地緣環境決定了它即使沒有海軍,也可以活,甚至在主要依靠資源出口賺錢的年代,還可以活得不錯;只有在它試圖向外擴張的時候,海軍和海軍實力在現代的代表——航母,對於蘇聯、俄羅斯才顯得有些特別的意義。

美國作為一個「仗劍經商」的國家,海軍對於它的意義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今天,美國利用霸權優勢在全球化體系中吸血,海上霸權就更顯其重要性。

而對於「遼寧」艦時代的中國來說,我們也同樣必須依靠全球化來維持自身的經濟繁榮,但我們的模式和美國不一樣,我們講的是貿易和共贏。

美國在珍珠港事件之前,每次國際上重大事件發生,國內就會出現「孤立主義」的聲音,也就是說「我們美國獨享一整個大陸,還要什麽世界,我們關起門來日子照樣過,而且過得還很好。」

但根據1941年美國的經濟統計顯示,即使經過羅斯福新政,美國經濟復甦的步伐依然緩慢。而美國參加二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美國終於意識到,「世界工廠」不能關起門來開,光靠本國市場——即使當時的美國市場已經是世界最大單一市場,依然無法實現經濟繁榮。美國必須出去,從全世界獲得資源和市場,並且要保持海上貿易不能中斷,才能突破限制美國進一步崛起的「玻璃天花板」。

二戰前美國人就意識到,光靠本國市場實現不了持續經濟繁榮。(觀察者網)

當然我們知道歷史上的美國成功了。

但今天中國卻無法簡單的複製美國當年的路子,英美禪讓這件事的本質是「小本土,大殖民」的「世界帝國1.0」版本過時了,曾經英國僅靠本國的工業就能夠占領全世界的市場,建立日不落的殖民帝國,但進入帝國主義時代後,這種模式已經競爭不過「超級大國」模式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基本特點是本國面積廣大,工業化程度高,獨立可以維持一套完整工業體系,並建立依托於工業體系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文化體系,以此向外發揮影響力,建立世界霸權。

這樣的世界霸權的實力遠比歐洲任何一個國家所建立的殖民帝國強大得多,它不再需要殖民,因為殖民帝國是要讓殖民地停留在非工業化時代,僅僅作為市場和資源產地而存在。而超級大國模式下,「附庸國」取代了「殖民地」,這些附庸國也需要工業化,只不過是相對低端,或者是不完整的工業化。超級大國不再是利用「工農業剪刀差」,而是通過「高低級產業剪刀差」來進行盤剝。舉例而言,通過技術優勢,高技術產品的附加值遠遠高於低技術產品,超級大國可以在本國只保留高技術產業,將低技術產業轉移出去,實際上和工農業剪刀差的道理是一樣的。同樣,通過控制全球金融業,超級大國就可以輕輕鬆鬆的通過金融遊戲來收割那些主權不完整的附庸國,道理也是相通的。

只要超級大國維持在技術上,產業層級上的優越性,它就能維持有利的地位,反過來附庸國也能實現「經濟奇蹟」,甚至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只不過這種「第二」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我們也看到了美國是如何把曾經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割羊毛」的,甚至到了今天還可以再來割。

那麽這一套要能玩轉,就得確保兩件事,第一是超級大國本身技術上的優勢地位,第二是絕對的暴力後盾。

蘇聯曾經也想學美國玩這一套,但沒學明白,經互會體系如果算總賬下來,蘇聯反而虧本,甚至是被那些經互會體系內的「附庸國」給吸了血。說到底這其中最大的問題不是因為發揚國際主義精神,而是蘇聯本身生產力水平發展遠遠沒有到美國那樣的程度,從根本上就學不了美國。

但21世紀的中國,走了一條奴隸翻身得解放的路子,21世紀開始美國想要通過把中國拉入美國的經濟體系,轉換成類似日本、德國那樣的「附庸國」。但他們忘記了,當初提出全球化體系的時候,自己唱的那一套糊弄人的「高調」,是有可能真的實現的;畢竟從理論上講互惠公平的貿易體系是可以行得通的,一個不搞收割、不把別國變成附庸國的大國,也可能通過全球化受益。

所以某種意義上美國說中國「搭便車」也沒說錯,確實是美國人搭起了全球化這個戲台,卻沒想到在台上唱戲的是中國。如今美國人是打算把中國擠出全球化舞台,中國拒絕離開,那這個矛盾就很明確和尖銳了。

另外就是之前大家經常說的,中美對於世界地緣政治判斷都有一些失誤,美國人判斷錯了中國,沒想到中國能從跟班變成和自己唱對台的主角。而中國判斷錯的是除了美國之外的世界,或者說判斷錯了美國對「附庸國」控制能力到底有多強,結果發現曾經寄予厚望的歐洲、日韓,沒有一個能站得起來,美國稍稍收緊韁繩都只能繼續跪。

結果就是全世界的實力愈來愈多的轉移到中美兩個國家這裏,你可以說美國今天已經空心化,但不可否認它的存量優勢依然讓人喘不過氣。

美軍的「存量優勢」依然存在

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中美競爭愈來愈難出現「共贏」局面,反而是向零和博弈發展。

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們常說的「東升西降是趨勢」存在一定限制條件,那就是美國必須主動或被動的放棄自己的全球霸權,否則它一定會嘗試利用全球霸權,來贏得零和博弈,從而扭轉局勢。

而這種運用全球霸權,我們已經見識到了一點點,雖然到目前為止還只是嘗試給我們設置玻璃天花板,但我們明確拒絕接受之後,事情其實已經在變化之中了。

當然,今天這篇文章的很多觀點來自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關系專家的觀點,他說了一個比喻,我覺得很值得給大家說說。

如果說中美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叫做「離婚」,那麽我們就應該知道,美國有一個著名的案件「辛普森殺妻案」。在美國人眼裏,如果鬧離婚,分家產的條件實在談不攏,乾脆殺人越貨,並非不可想像。

所以對我們來說,美國態度的進一步急轉直下並非絕不可能,不能不防。

說了這麽多聽起來和軍事似乎不相關的話,最後的落點其實還是在軍事問題上。不管是美國要殺人越貨也好還是繼續收割小弟也罷,前提都是美國的軍事霸權必須維持。

在這種前提下,來看看我們的航母。

中國的航母怎麽用,其實當初「遼寧」艦剛入列,大家就在期待我們的航母「走出去」,到印度洋上去,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去。

但這件事目前來看還為時過早,家門口的軍事威脅尚未解決,還顧不到那麽遠。

某種角度來說,我國這幾年經常談的「雙循環」當中,如果「內循環」僅限於我國國境之內,其實是有很大困難的,就和當初美國面臨的問題一樣,自我循環並不能維持持續的經濟繁榮。

但如果我們換個想法,把那些在極端條件下依然能夠維持經貿往來的地方也加進來呢?

我們通過陸上通道能夠到達的範圍其實並不小,如果在極端條件下,美國及其附庸對我國陸上投送範圍內的國家進行軍事入侵或者策動危機,那麽理論上——強調一下,是理論上——解放軍的快速反應部隊是能殺過去救我們朋友的命的。但在這些地區內,美國反而要面臨投送能力限制,因為必須跨洋投送。當年在朝鮮和越南他們都打不贏,就更遑論今天的實力對比之下了。

那麽,這些國家就能夠在極端環境下納入到我們的經濟循環裏面來。但這個範圍依然有限。

所以從長遠來看,海上投送能力是必須的,而為了進行海上投送,掌握制海權就是必須的,只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無疑會挑戰美國的軍事霸權。

做好軍事準備,航母必不可少

所以美國人近年來對於在東南亞、印度洋上的經營還是很關注的,因為在美國軍事精英們看來,在中國家門口阻擋中國實現統一,說到底是癡人說夢,等到那之後,這些目前還處於摩擦中的地區,就會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新防線。

只是說這是否有意義,恐怕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

今天的美國軍事霸權有點像「薛定諤的貓」,到底存不存在,實際驗證之前沒法知道。如果美國全力以赴阻止中國統一,但還是沒能阻擋住,那麽它的軍事霸權是否還能存在?

從實力角度講,如果美國在全世界的潛在對手突然各自起事、且自身無法到處調兵的前提下,那麽它將無法在所有地區取勝。這件事其實現在大家看的已經很明白了,如果不能在全世界範圍內調兵,那麽美國軍事霸權一定會完蛋。

所以美國必須依靠一部份心理優勢,虛張聲勢。但這種虛張聲勢並非真的「虛」,而是建立在一種基礎上:它如果放棄一處熱點,那麽一定能在另一處熱點取得壓倒性優勢。

而美國的對手們不可能舍己為人,沒有人想要成為被壓倒性優勢幹掉的那一個,而是都想著自己成為那個被放棄的熱點。

因此今天的美國軍事優勢必須建立在這種心理優勢之上,所以特別敏感的問題就是投入巨大力量卻遭遇失敗。

一旦發生那種情況,美國的軍事霸權就會真正徹底破產,而那時美國的世界體系也就會分崩瓦解,這對美國來說是最壞的情況。

但這種失敗在「代理人戰爭」中是不會出現的,比如俄烏戰爭,美軍並未直接參戰,那就談不上軍事失敗。如果烏克蘭戰敗,美國會很丟人,但依然有絕對的暴力後盾,足以讓它繼續吸歐洲的血,甚至這些國家還會更加依附於美國,因為俄羅斯的「威脅」更加明顯了。

在烏克蘭的失敗確實會丟人,但還沒到讓霸權崩盤的程度,只要美軍不親自下場(觀察者網)

同樣,如果在台灣海峽,如果美國選擇不直接參戰,它會很丟人,但軍事霸權也依然能夠維持,因為日韓依然必須仰美國鼻息,甚至不得不更加依附於美國。

但現實不會跟着理論走,上面的這一套現實主義國際政治理論,也是最近在國內網上很火的米爾斯海默教授最喜歡兜售的。

只是他這一套在美國政治精英眼裏看來,無非是「續命」,讓美國通過有限收縮、通過狠狠吸日韓、歐洲的血來暫時維持,以待將來東山再起。

但美國還能東山再起嗎?如果真按照老米這一套邏輯,那就等於承認「東升西降是現實」了,那時歐洲、日韓這些附庸國還是否會甘心繼續被吸血,都會出現問號了。

理性角度而言,米爾斯海默的理論是對的,但美國霸權現在就不是靠理性在維持(觀察者網)

所以目前美國也出現了不少人想著要大幹一場,雖然照理來說,雙方都覺得台灣不過是開幕,但美國已經有不少人想著「初戰即決戰」了,軍事冒險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當然我軍從未把美國不干涉或較小力度的干涉當作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提,所有軍事準備都是以美國在台灣地區進行決戰的標準來的。只不過,這就有個問題,要先發制人嗎?

因為美軍不論最後是否在關鍵時刻選擇退讓,一定會集中巨大力量,擺出與我決戰的架勢——而我方不大可能直接上來就敲掉美國在亞太的全部基地,雖然我們有這個能力。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有能力先發制人把美軍在亞太基地全部壓制,取得第一波優勢,但至少在理論上,我們不能用這個優勢,反而要給美軍第一波攻擊的優勢。也就是說要迎接美軍的第一波攻擊,然後才能進行反擊。而這樣的反擊力度無疑會較小,因為美軍一定會進行疏散,導致我們的打擊力度降低,雙方不得不進入更加「勢均力敵」的決戰。

當然,我們現在有陸基遠程反艦能力,055的反艦火力也具有很大優勢——但如果發生一些意外呢?

比如,我國目前的海洋監視衛星的能力一定要說起來的話,仍然存在短板,大型主動雷達偵察衛星數量不足,仍要依賴電子情報搜集;光學衛星的搜索能力就更差了,只能在電子情報搜集發現目標後進行識別,這就意味著美軍的老策略——無線電靜默、高速航行,仍能有效降低被衛星發現的幾率。至於無偵-8這樣的穿透性空中偵察是手段,也一樣是要先大致確定目標位置,才能去搜索。總不見得弄兩個師轟-6掛無偵-8去進行扇形搜索吧?即便真的如此,搜索效果大概也就和中途島的時候美日那些水上偵察機一樣,主要靠碰運氣,那萬一運氣不好呢?

現代海軍作戰,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雙方指揮藝術,軍事技術和運氣的綜合比拼。(觀察者網)

和平時期我們可以發布很清楚的美國航母衛星圖,能跟蹤全球範圍內的美國航母,不表示戰時我們一定能隨時抓住它。美國海軍這幾年也沒少進行這方面的試驗,結論就是目前還是有可能做到短期內擺脫跟蹤的。

目前,很多人設想的,在兩艘航母支援下,在台灣島東部進行登陸,或者把航母編隊放到台灣島以東洋面威懾美軍戰略轟炸機這樣的行動,在美國航母可能短期擺脫跟蹤的前提下,就會面臨更大的風險,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軍的機動範圍較小,相對容易被美軍定位。

而且在這個環境下,美軍航母可以放在更後面的位置,我方的岸基超視距雷達將很難探測到那麽遠的位置,主要得依靠衛星,而我方數量較少的衛星將很難維持對廣闊洋面的偵察能力。

這樣一來,就有可能出現最不利的局面,我方航母編隊被美軍先定位。

雖然美國人的反艦導彈性能不咋的,但如果發生這種不利情況,也就意味著我軍艦隊必須面臨敵人一波先手打擊,而且是全力以赴的飽和攻擊。挨過這一輪,才可能發起反擊。

這也是美國CSIS等智庫推演的情況,就是在海戰中雙方艦隊「互相毀滅」,或者至少也是雙方艦隊都遭到傷筋動骨的損失。

當然這個驚悚故事聽起來頗有點中途島之戰的感覺,但如果大家用CMO這類的軍事推演遊戲模擬一下,這種情況是完全可能出現的。

當然,即使按照最壞的情況推算,由於台灣畢竟是一個對我極端有利、對美國極端不利的戰場環境,勝利是不必懷疑的。而且在最壞的情況下,雙方戰事必然擴大,那從長期來看對我們其實更有利。之前CSIS的推演當中就有一個場景是無限時間和戰場範圍的情況,最後美、日、韓亞太軍力全部毀滅,中國完全勝利。

模擬畢竟是模擬,誰也無法保證實戰中自己「手氣」壓倒對手,「料敵從寬」是雙方都必然的選擇(觀察者網)

只是這樣的勝利對於我們來說代價是否過大,我們想要的是一場短促而損失很小的勝利,一舉解決台灣問題,然後迅速恢復和平、恢復貿易、恢復經濟,但如果打到上述這樣近乎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局面,對我們來說其實是有違主旨的。

雖然CSIS去年的推演本身很可笑,比如美國沉了兩艘航母才死千把號人,中國沉了兩艘航母就死五六千人什麽的算法,也不知道哪來的假設;但這些不重要,因為各國類似的推演多了去了。如果我們自己設置一個虛擬場景進行推演,在大力「料敵從寬」的背景下,很可能也會得出類似的結果。

這個結果說明什麽?

其實說明不了什麽,因為同樣的虛擬場景,只要不那麽「料敵從寬」,就完全可能推出一個非常樂觀的結果,而且即使是已經如此料敵從寬,最後不也能贏嗎?

這至少說明,「從實力的角度」而言,我軍目前在台灣這個戰場上的優勢已經是不必懷疑的了,問題只是如果美軍全力干涉,我們的優勢到底有多大,如何盡可能減少傷亡、減少風險?可以說,在這類推演中,不考慮「橙軍」(除了紅藍雙方外的外國干涉軍),那就什麽都不是問題,什麽巷戰,吃我1噸激光炸彈,什麽艾布蘭戰車,吃我紅箭-10就完了。但考慮到「橙軍」,那就什麽都是問題。

美國在干涉台灣的情況下,如果還要維持中東、歐洲各部署一艘航母,按照他們最樂觀的情況,有半年準備時間,緊急中斷維護休整,最多能來3艘航母;如果放棄中東、歐洲,可以到5艘,只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再算上「大甲板」兩棲攻擊艦的話,還可以再多兩艘。

所以「福建」艦形成戰鬥力可以說是刻不容緩,004不論如何建軍百年是趕不上了,但3艘對5艘,至少比兩艘對五艘也要好多了吧;況且福建艦的作戰能力相比「遼寧」、「山東」有很大提高,不說別的,艦載預警機不僅可以對空搜索,也可以對海搜索,在不依賴衛星的情況下,也可以和美國航母編隊的探測能力拉平,不會出現衛星沒抓住目標,遠程反艦打擊火力就抓瞎這種事情。

時至今日,不考慮「橙軍」的話,「藍軍」根本不是問題。(觀察者網)

當然另一方面,俄羅斯都知道在2022年連打8顆「格洛納斯」,難道我們就不會在未來幾年裏針對性的多打衛星?我軍的主動雷達海洋監視衛星在這幾年內無疑要盡可能多得部署。「北鬥」星座也會進一步補完,以提高系統的魯棒性,加上低軌道小衛星和臨戰時發射的快速部署衛星,我們的衛星系統在未來幾年裏可能比現在的數量大幅度提高,這也是一種補充短板的必然。

還有打擊火力的問題,雖然我軍的「陸上行舟」打靶很成功,但畢竟還是試驗環境,實戰條件下對真正靶船的打擊試驗,次數實在太有限了,還不是很能說明問題。這幾年內如果要讓陸基遠程反艦導彈系統的可靠性完全得到驗證,無疑還需要多進行幾次實驗,並且按照我軍一貫的傳統,「料敵從寬」,這些系統也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同樣,近年來我空軍地空導彈部隊的反導演練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必然會導致一個結果,即進一步「料敵從寬」,畢竟按照我們的傳統思維,如果我軍的反導能力這麽強,那就不能設想敵人反導能力比我們弱……這就涉及到新一代導彈的性能和數量都得再上一個檔次。

解放戰爭的最後一戰所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大考之前的模擬考肯定會一輪兩輪三輪的進行下去,這些模擬考的難度很可能要比最後大考高得多,但相信所有朋友都能理解,任何模擬考也模擬不出真正決定命運的考試的真實狀態。

之前曾經看到美軍自己總結稱,海灣戰爭中,伊拉克之所以還能有大量軍隊撤回本國、沒被美軍追上殲滅,很大一部份原因是美軍自己的演習和推演中,伊軍都是讓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來扮演,所以撤退中一定會組織後衛戰鬥,讓追擊部隊損失慘重,這些演習使得美軍在實際行動中沒敢放開手腳。直到後來2003年,事先摸清了伊拉克虛實,加上一路銀彈開路,美軍才敢搞巴格達大飆車。

而在海灣戰爭前,美軍為自己準備了10萬個裹屍袋,最後只用上了幾百個,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著名事例。

以此觀之,只能說還是那句老話吧,做最壞的準備,才有資格去爭取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