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改不揚「去中」倡「固台」 蔡英文背後盤算為何?

撰文:譚英瑛
出版:更新:

台灣在2020年總統與立委選戰後,朝野不乏有呼籲推動憲改的聲浪,方向從最基礎且較無爭議「下修18歲公民權」、賦予台灣立法院調查權等涉及「國會改革深化」議題,再到涉及變更憲法本體的廢除考試、監察兩院,與高度政治爭議、涉及兩岸關係定位的一(個)中(華民國)法統的去除,都有相關倡議或是提案。如今,蔡英文在5月20日就職演說上的一句「台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已形同一句開啟「憲改」之門的通關密語,台灣的憲改時刻隱約到來。

台總統蔡英文在本次的就職演說中,就是以「作為共同體的台灣」起頭。(中央社)

事實上,蔡英文早於2015年便承諾將在執政後推動憲改,不過在第一任的四年期間,始終是朝野各黨魚貫推出憲改相關草案,但台灣立法院從未成立修憲委員會,如今蔡英文再任民進黨主席,並借就職演講提出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還將修憲議題先聚焦於「下修18歲公民權」,即便現階段憲改的高門檻仍大幅限制修改憲法成功機會,但至少這次終能籌組過去四年終未成局的修憲委員會,蔡英文也算是展開上屆任期的「未竟之業」。

蔡英文為何在這時間點拋出「憲改」議題,除了是過去蔡英文的政治承諾之外, 2020年第十屆新科立法委員組成後,包含台灣民眾黨、時代力量等政黨連番重申本任期踐行「18歲公民權」的重要性,輔以國民黨也支持該項憲改內容,因此,在台灣朝野具有高度共識下,當前的民進黨政府並沒有拒絕憲改的理由,差別只在於推出時機,以及民進黨能否主導修憲步調與議題罷了。然而,即便當前台灣朝野對於修憲多有共識,但修憲對台灣的意義為何,卻是一道難解的習題。

朝野立委均支持18歲公民權,也使得該議題已成為本次憲改的「樓地板」。(譚英瑛/多維新聞)

內外輿論對於台灣政府口中的「修憲」一辭總有着太多想像,諸如臆測由民進黨政府主導下的修憲,是否將趨向「去(一個)中(華民)國化」、「法理台獨」、刪除明定在《中華民國憲法》及各項法規中的「國家統一」字眼等,但實際上,蔡英文之所以要再提修憲,與其說是為要與中國大陸硬碰硬、大開「以疫謀獨」、追尋「法理台獨」的道路,倒不如說,蔡英文實則在演說中表明她將以「打造共同體的台灣」為其憲改議題核心。

從過往到今日在談憲改議題時,獨派多主張政府應以制憲,來斷絕兩岸法制上的「一中關係」,但扣除獨派對於台灣獨立的追求之外,更現實理由還是《中華民國憲法》當年並非為了台灣而生。在獨派眼中,正是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在台已歷經多次修改,否則「台灣認同」當難以在原汁原味的《中華民國憲法》生根,遑論到今日的成長蓬勃。

眾人在媒體上看到的是,蔡英文自2018年下半開始,多次以「中華民國台灣」代稱台灣,但從「中華民國」到「中華民國台灣」的歷程並非一蹴可幾,除了台灣歷屆總統對於自我認同與稱呼的逐漸轉變之外,更重要還是得要有制度性的改革,為他們念想的「台灣共同體」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沃土,使台灣民眾從過去放眼「神洲」、「光復大陸」的意識形態,漸進轉變到今日以守護台灣為主要,回頭看台灣過去7次的憲法改革,堪稱是一套以「中華民國台灣化」為法制核心的工程。

由於修憲委員會是立法院的特種委員會之一,這也代表接下來台灣立法院將成為各種修憲論點的主戰場。(譚英瑛/多維新聞)

相對於直接刪除《中華民國憲法》文本中與「一個中(華民)國」之間的關聯性,恐會引發國際、兩岸的劇烈反應,蔡英文此次拋出改善台灣現行制度出發的憲改工程,換個包裝之後,迂迴地讓民進黨改以鞏固「台灣共同體」為楔子,不明目張膽地以「去中國」作為憲改關鍵字,而以「固台」為名。

誠如於陳水扁時代、時任台總統府憲改辦公室主任李俊俋(現職為總統府副秘書長)在2007年發表的〈台灣憲政改造的歷程與未來發展〉一文中所述「若能借由憲法議題的討論過程當中,讓全民凝聚出一個制度上的普遍共識,並經由制度的認同達成『憲法認同』,……,讓憲法對外作為『人民主權』的具體象徵,也讓憲法對內成為團結國家、團結社會的中道力量。」

前立委、總統府副秘書長李俊俋(左),由於其曾為扁時代的憲改辦公室主任,再加上個人長期致力於推動憲改立場,使外界多解讀李再度入府是蔡政府有意推行憲改的迹象之一。(譚英瑛/多維新聞)

至於凝聚台灣共同體是否等同「去中」,之於民共的眼裏無非「各花入各眼」,但「去中」與「固台」之間,在台灣政治與兩岸關係錯綜複雜下,早已是一體兩面。儘管蔡英文政府眼下看似不以陳水扁時期的兩岸直面衝撞為路線,未有敲鑼打鼓倡議憲改處理台灣國家定位之議,但當共同體的「邊界」一旦劃設出來後,「防中」、「去中」勢必自然就會發生,就結果而言,儘管殊途,卻更多於同歸,差別只在於以「固台」作為「去中化」的分期付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