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把「九二共識」掃入歷史 北京看穿國民黨了嗎?

撰文:郭茂辰
出版:更新:

國民黨改革委員會6月19日將召開全體會議,確定四大面向的改革建議方案。在6月12日備受關注的兩岸論述組最後一次會議,確定在肯定「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未來大陸政策論述將強化鎖定「四大主軸」,以適應新時代與當前兩岸氛圍。

針對兩岸論述部分,與會者表示,大前提就是認可「九二共識」是基於台灣地區憲制性規定而來,對過去兩岸和平發展確實有帶來相當貢獻,但就是「把其當歷史事實」。體察這四個字在當前氛圍中遭到不公平污名化,兩岸路線「須找出新論述方式」。有黨務人士強調,國民黨兩岸新論述產生後,「『九二共識』過去的貢獻不能被抹滅,未來也不會全部消失」。

江啟臣上任後雖力主國民黨改革,但黨內眾聲喧譁前路仍是一片混沌。(多維新聞)

此舉引發了外界的疑問,當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曾經被馬英九說成台灣「保命仙丹」的「九二共識」,現在的意義只能以未來不會消全部失來肯定,這樣表述和蔡英文當年說承認「九二會談歷史事實」有何區別?若要向「台獨」跟拜,丟掉又何妨?國民黨把「九二共識」看作過去式,當年在南京制訂的《中華民國憲法》在獨派看來也和當下台灣的主流民意脱節,是否代表未來國民黨也可推動正名制憲?

還原歷史,1992年11月,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經由香港會談及其後函電往來,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海基會的表述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的表述是:「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

由此看出,各自表述是達成「共識」的手段而非目的,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才是應有之義。國民黨如放棄國家統一的目標,等同背棄了當年 「九二共識」的真正精神。

1992年11月台灣海基會和大陸海協會達成以「一個中國」為原則的「九二共識」,基於此基礎而有了1993年著名的新加坡「汪辜會談」。(多維新聞)

2005年,胡連會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讓兩岸關係回暖,為珍惜來之不易的交流成果,北京沒有直接否定 「一中各表」已是極大的善意與示惠。但事實證明,歷經馬英九執政八年,當兩岸政治談判丶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等政治議題在島內無人敢碰,國民黨的兩岸主張已不斷向分裂論述靠攏,繼續死抱「一中各表」,不過是為昔日李登輝的「兩國論」主張借屍還魂。

究其原因,今天國民黨諸公對於自己的黨為何走到日暮途窮的境地缺乏清醒的認知,面對民進黨一黨獨大,兩次選舉的挫敗讓他們噤若寒蟬,為洗刷所謂「親中賣台」的污名,國民黨在「香港反修例」「反對一國兩制」等問題上的表現甚至比蔡英文更為強硬。

在這種遞投名狀的心理作用下, 短視近利的領導者們不思慮如何匡正「九二共識」,竟亦步亦趨地追隨民進黨附和高漲的「台獨」意識。為贏得選票國民黨主動的放棄了對民意的引領,開始媚俗地拿香跟拜。

然而,面對去中國化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世代,當百年大黨淪為綠色執政的附隨組織,就能獲得愈發獨化的台灣主流民意的青睞了嗎?對兩岸關係而言,沒有了「九二共識」這一定海神針,國共之間互信基礎也將不復存在,愈發看穿國民黨「獨台」真面目的中國大陸,還會繼續容忍只經不政、不統不獨的假話嗎?

江啟臣本欲救國民黨,但眼盲心亂六神無主的他卻有病亂投醫,為求寬恕竟率一眾國民黨人向蔡英文認罪下跪,如此伸長脖子等挨宰,孰令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