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戰爭前夜的躁動 中印邊境「夢回1962」?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決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這是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開打前夕,中共開國領導人毛澤東確定的處理邊界爭端的「二十字方針」方針,但「長期武裝共處」並未實現,戰爭最終發生。以歷史眼光來看,當前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像極了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前夜的態勢。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以印度打響第一槍為起點:1962年9月20日夜間,印軍偷襲摸哨打響了第一槍,中國軍隊一個代理連長犧牲,解放軍進行還擊。

1962年9月22日,中國《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是可忍,孰不可忍》社論,警吿印度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政府,立即從邊境撤軍,否則中方將使用武力。

1962年邊境戰爭中,被中國軍隊俘虜的印度士兵。(網絡圖片)

之後局勢進一步失控,10月10日,印軍又以百餘人向駐克節朗河對岸的中國部隊發起攻擊,被打退。印軍於17、18兩日,在東段和西段邊境上,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拍板實施反擊。10月20日,中國軍隊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對印軍發起了全面進攻,中印邊境全面開打。

今天的中印邊境,印度也率先打響了第一槍。只不過,相對於1962年來說,印度士兵只是「鳴槍」,並未直接對準中國軍隊開槍,也未造成中方人員傷亡,中方也保持了克制,並未開槍回應或者還擊。這一聲槍響已經表明,中印邊境局勢隨時都有可能失控,擦槍走火已經不再停留在輿論層面,中印邊境在不確定的某一時刻發生戰事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有觀點甚至認為,這標誌中印邊界已正式「進入戰爭狀態」。

在邊境鳴槍事件發生之後,中印雙方官員在第三國進行了高級別會晤。針對中印邊境衝突,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印度外長蘇傑生 (S. Jaishankar) 在莫斯科進行了兩小時的會晤。中國官方通報稱,雙方達成了包括避免兩國分歧上升為爭端、兩國邊防部隊儘快脱離接觸等五點共識。

中國外長王毅和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當地時間9月10日晚在莫斯科舉行了會晤,並且達成了一系列共識。(中國外交部)

但觀察家認為,這份聲明更像是中印雙方分別對對方的期待和要求,雙方並未就如何解決邊境問題達成突破性共識——已經曠日持久的中印邊境歷史遺留問題,也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內解決。對於此次中印外長會談能否立竿見影的解決兩國邊界武裝對峙危機,很多人並不抱太多期待。雖然,會晤本身說明,中印高層對於一場可能爆發的戰爭持謹慎態度,起碼沒有公開決裂。

這一點與1962年有一定差別。1962年中印邊界打響第一槍之後,中國政府曾照會印方,提議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但印度政府復照拒絕。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公開下令:要把中國軍隊從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上「清除掉」,印度國防部長宣稱:要同中國打到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

作為不結盟運動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創始人之一,尼赫魯堅信印度註定成為世界大國。在《印度的發現》一書中,他寫道:「印度雖然並非一個直接的太平洋國家,卻不可避免地將在那裏發揮重要的影響。在印度洋地區,在東南一直到中東,印度也將要發展成經濟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迹」,尼赫魯說,印度的國際地位「應與美國、蘇聯和中國相提並論」。要實現尼赫魯的「大印度」的構想,擴張主義是不二利器,被歷屆印度政府奉為國策。

在中印邊境局勢依然緊張之際,印度總理莫迪7月3日突訪了兩軍對峙前線拉達克(Ladakh),並發表了強硬講話。(Twitter@Aditya Raj Kaul)

今天的印度,在南亞大陸已經吞併錫金,控制了不丹和尼泊爾。

印度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繼承了尼赫魯的衣缽,不斷展示大國雄心。2017年8月15日,他在印度獨立日講話時說:「不管是海上還是邊界上,網絡乃至太空中,在所有範圍內,印度都有才能,也足夠強大去戰勝那些嘗試與我們國家為敵的人。」曾在邊境戰爭中給印度帶來屈辱性失敗的中國,自然首當其衝。

6月15日加勒萬河谷流血衝突事件之後,莫迪和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為了安撫民眾情緒,在死亡士兵的國葬前後曾聲稱,印度軍隊邊境部隊的交戰規則已發生重大變化,該國實控線附近前線官兵將不再受到槍支使用的限制,授權印軍在「處理局勢」之際,擁有使用武器的「完全行動自由」。

印度邊境一線士兵做出鳴槍這樣鋌而走險的舉動,也就不足為怪了。

印度學術界對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的研究,拉賈戈帕蘭(Rajesh Rajagopalan)的觀點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印度決策者當時決定以武力將中國軍隊「趕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印度決策者相信:中國當時面臨各種嚴重的國內外問題,不會向印度發起進攻。

印度國防部長辛格(Rajnath Singh)。(網絡圖片)

當時,中國內部出現了嚴重經濟困難——大躍進的失敗導致了全國性的饑荒和經濟方面的困難;對外則中美敵對關係之外,同蘇聯的矛盾也公開化,導致安全環境惡化。

印度今天在中印邊境的躁動,背後是中美對抗大局:在西太平洋,中國和美國摩擦不斷增多,台海、南海緊張形勢不斷,一直對中國意圖和實力有猜測和疑慮的印度乘機「發難」,判斷解放軍或無力西顧,或無力陷入兩線作戰困局。

與此同時,美國加大拉攏印度力度,使印度成為美國再平衡戰略中「印太地區」力量均衡的關鍵戰略伙伴,也促使印度增加了信心。

這一情形與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爆發時頗為接近。1962年,印度挑起與中國的邊界衝突後,美國給予它的援助由每年的1億美元增加到10億美元。

在邊境巡邏的印度士兵。(網絡圖片)

當前,印度內政上正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失控、經濟嚴重萎縮等危機,面對這種局面,一向善於利用民族情緒以鞏固權力的莫迪,用的還是尼赫魯慣用的套路——利用中印軍事衝突,轉移國民目標,以紓解內部矛盾。這是中印局勢的最大隱憂。莫迪政府不斷加碼排擠中國產品和中資,轉移民眾對政府內政失敗的不滿。

歷史資料顯示,尼赫魯當政時,面對物價上漲,失業加劇,生活水平下降的現實,印度民眾展開各種形式的抗爭。面對這種形勢,尼赫魯政府挑起邊界衝突、煽動民族主義。當時,在加爾各答市內牆上到處張貼標語:「不要搞任何運動,中國正在把它的軍隊駐紮在邊界上,企圖進行侵略!」

今天印度國內,仍有不少煽動民族主義的力量,在持續炒作中印「陳兵邊境」,持續誇大印軍的戰鬥力,並持續地推動各種反華運動。但正如有觀點所指,民族主義是危險的怪獸,激化了的民眾情緒,會倒逼政府採取莽撞行動,最終可能造成戰爭等不幸結局。

研究估計,印度在靠近中印邊境地區的陸軍打擊部隊總數約為22.5萬人,而中國地面部隊約為20萬到23萬,隸屬於西部戰區或新疆、西藏軍區。

西藏軍區某合成旅近日在海拔4,600米的陌生地域實兵實彈演練:

+1

有消息,中國軍隊已在發生鳴槍事件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5萬多人軍力和大量重裝備,包含150架飛機,中共軍隊目前的軍力部署完全是在應付一場大型的武裝衝突,而非小型邊境衝突,而印度軍方據稱也已做好與中國全面開戰的準備。

在1962年戰爭中,印軍敗於戰鬥意志和軍事實力的雙重劣勢。不知道58年後的今天,印度有沒有吸取1962年戰敗的慘痛教訓,理性和準確評估中國和自己的軍事實力,以及雙方軍隊的戰鬥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