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聲漲、「兩岸對話」也不見影:台海何以穩定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這段時間以來,兩岸依然沒有任何開啟對話的迹象。12月10日,蔡英文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視頻演說,雖然內容遍是反中基調,但也花了不少篇幅提倡「兩岸對話」,釋出有意促進雙方和解的話語;不過,陸委會旋即抨擊「兩岸企業家峰會」上陸方所強調的 「一中」是藉機宣傳統戰,顯露出台灣無意對話的本心。

與之相比,此前12月5日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年會上,台灣學者張亞中「心靈契合統一說」遭到圍攻,從大陸學者一面倒的發言來看,武統聲浪如今已大過和統不少。

兩相對照,當「和統論」聲量縮小、「兩岸對話」也不見實質作為,台海局勢僵持與險峻可見一般。而從根本上來說,當前的狀況與兩岸最高當局對世界變化的判斷有關。

蔡英文屢屢提到的變局究竟是什麼,可以從他的兩岸政策變動來觀察。(台灣總統府)

先來看看台灣。在1月11日蔡英文高票連任後,當晚隨即發表了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八字箴言」,顯見當下她對於兩岸必須和緩的判斷相當強烈。然而,緊接着卻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大陸爆發,台灣出爐一連串阻絕中國大陸的防疫政策,如口罩贈送排除大陸、武漢包機問題、及陸生、小明、陸配的爭議政策等,顯見蔡英文對兩岸及國際局勢的判斷有了改變,特別是她可能認為中共會控制不住疫情(不少台灣高官到現在都還稱中共對疫情「不透明」),結果中共在封城後到4月初基本上已控制住疫情的蔓延,同時歐美卻爆發更大規模疫情,蔡英文反而用台灣口罩印上「Taiwan can help」的標語盡力救援歐美諸國。

此後,歐美各國將疫情失控卸責到中國大陸,蔡英文更全力支持,包含指控世衛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對中共擦脂抹粉、塑造台灣及早發現中共疫情不透明的歷程;力挺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對華政策和續任,甚至主動開放帶有萊克多巴胺劑量的美國豬肉。

疫情之下,蔡英文與她麾下的官員廣受外媒訪問、並藉視訊參加國際會議,增強「Taiwan can help」的曝光,並將台灣護照與中華航空當中的「CHINA」縮小,種種作為,似是要把台灣的位置定格在特朗普反中策略下的高曝光,也要讓她的「兩岸不設前提的對話」這個前提,在美國高官「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言語中得以繼續找到後盾,讓中共不敢妄動。這應是蔡英文在5月就職演說、與10月雙十演說中,屢屢談到「變局」的奧義所在。體現到高潮,就是法國《Le Point》(觀點週刊)將蔡英文與習近平和其他歐美三位領袖一齊放在封面,並被台總統府譽為「世界五強」、「榮耀屬於全體台灣民眾」。

再來看中國大陸。對中共而言,疫情之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也加速轉動。尤其自大陸與歐美日疫情此消彼漲以來,中共也觀察到歐美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復蘇之路還非常漫長;在政治上,美國各地除了爆發「黑人命也是命」(BLM)的示威外,大選爭議延燒許久,內部社會撕裂更甚以往。相較之下,中國大陸疫情受控,而且經濟復蘇的成績優異、甚至官方還稱已如期完成「脱貧攻堅」的「小康社會」任務,中共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也表示,目前「落後捱打、貧窮捱餓」已經解決,此時面對澳洲、美國、台灣等地的凌厲輿論攻勢,當然不願再「捱罵」而失語。

中共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近日稱中國已經擺脱落後與貧窮,不再捱打與捱餓,接下來要解決捱罵的問題。圖為其2018年11閲率團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三輪國別人權審查。(Reuters)

對台政策上,2020年5月兩會時,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吿跟汪洋政協開幕式中罕見未提「九二共識」,甚至「一中原則」與「和平」都隻字未見,顯見當時中共高層對台政策的判斷出現了變化,之後雖然「九二共識」賦歸、「和平統一」也仍是北京對台大政方針,但顯然輔以更多軍事行動搭配,例如中共軍機與軍艦經常性地在台海周遭演練,中共中央軍委並在11月頒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作戰綱要》,爾後解放軍的聯合作戰演習將「常態化」,在台海也將更常演練針對美軍介入台海戰事的「區域拒止/反介入」能力等。

從兩岸的發展來看,似乎彼此都沒有轉圜的願望與動機,但如果細看內涵,則不論是蔡英文「尋求建設性的兩岸對話」,或者中共高舉「九二共識」,皆仍預留了轉圜餘地;甚至即便國台辦證實正在研究強硬的「台獨分子清單」,若用中共的思維去理解,它也是一種對台灣的再一次喊話,為和統與對話留一扇窗。不過,雙方雖都未把路完全堵死,但也不願向對方妥協,特別是兩岸都堅持着自己的路線。

第75屆聯合國大會9月15日開幕,紐約時報廣場旁的42街大型電子看板秀出「台灣可以幫忙」(Taiwan can help)廣吿,凸顯台灣抗疫有成,並致力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中央社)

一個可能為兩岸對話提供誘因的來源,是外部環境,尤其是美國角色的變化,而這又以馬英九等人催促拜登(Joe Biden)推動兩岸對話可見端倪。畢竟歸根結柢,美國的態度對於兩岸都會有影響,特別是蔡英文此前顯然系受到特朗普政策的影響而大力推進反中抗中路線,未來重心很可能會放在國內經濟重整以及重建與歐洲盟邦關係的拜登,將不會如特朗普般樂見兩岸局勢持續轉壞。就此而言,一旦拜登對台灣支持不再強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也勢必改弦易轍。

但是真正的主動性要素,其實還是在台灣自己手上,蔡英文對「變局」的觀察固然相當精算,但是如今「變局」顯然還未結束。如何繼續在變局中調整,端看她自己是否有更長遠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