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武漢・四|法學家秦前紅:不懂專業的「講政治」是偽政治

撰文:鄧峰 吳婷
出版:更新:

談起武漢封城日記,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想必會是作家方方的日記。但其實在武漢封城期間,常年生活在武漢的知名法學家秦前紅教授同樣也有寫下封城日記,並一度在知識界競相傳閲,只不過後來因為有領導善意勸奉,才未有繼續更新發布。
12月9日,我們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專訪了秦前紅。從和他的交流中可看出,這位身兼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的教授,認為應在中國現實和既有政治秩序上,循序漸進改革。他對於中國疫情防控有着法律層面的思考。

本篇採訪是《香港01》【重返武漢】系列的一部分。全系列共15篇,此為第四篇。

01:你在日記中提到政治壓倒專業主義,結合這次疫情,湖北省和武漢市官員在疫情防範初期確實有刻意壓制消息的嫌疑,李文亮醫生被訓誡的遭遇就很能說明問題。
你怎麼看政治與專業主義之間的張力?這個問題有可能得到切實解決嗎?

秦前紅:既然是張力,一方面表明它有一種緊張關係,另一方面這種張力也可能是某種意義上的合理性存在,所以難以說消除。尤其在中國現行政治秩序下,共產黨將長期執政,我想中國人很少會去懷疑這一點,你可以不加入共產黨,或者對共產黨有些批評,但絕大多數人不太會接受中國捨棄共產黨。

共產黨為了保持政策的引領和執行的順暢,為了政治秩序的穩固,自然會對政治上的一致關係,或者說對政治忠誠有某種要求。但這並不等於只講政治,或者說不能理解為要壓倒專業。

事實上,中共所謂「又紅又專」,也是指既信仰堅定又足夠專業,「不懂專業的講政治」是偽政治。對這個黨、這個國家和民眾負責,一定是指政治上忠誠,專業上過硬,否則讓你防控疫情,你防不了,讓你做個手術,你做不好,不知道怎麼打針,這樣的政治忠誠又有什麼用?一個老師,你講忠誠,你不會教課,你不會去立德樹人,這種忠誠也是一種偽忠誠。

所以說在中國現行政治秩序下,一定得是政治和專業主義的良性互動,才是最適當的。

儘管武漢官員初期驚惶失措,但疫情防控總體來說都做得不錯。(Getty Images)

01:你覺得目前中國政治和專業主義的結合,效果怎麼樣?

秦前紅:我有個觀察,雖然官方不明說,但行動勝於語言,官方在提升專業要求。比如說,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過去各地安排副市長的時候,通常要考慮各種結構的需要,比如說管科教文衛的副市長通常都是「無知少女」:無黨派、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和女性。一旦遇到疫情,這樣的副市長由於缺乏必要的歷練,可能成為政府最弱的一方,沒什麼決斷能力,也沒有處置經驗。但現在起碼從武漢開始,任用副市長時更注重是否能力匹配,甚至還要懂醫學。這不也是一種專業主義嗎?

知名法學家、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前紅寫下封城日記,並一度在知識界競相傳閲。(資料圖片)

01:可以看出,你對這次疫情的專業主義是比較肯定的,其實我們也知道,在疫情之初的時候,知識界不少人是比較擔憂的,因為過去幾年中國政治有一個走向,就是非常強調講政治。雖然在北京的中央政府層面,強調講政治的同時,也提到專業要求,比如反覆強調提升治理能力,但是不少人擔心地方層面,會不會層層加碼,會不會寧左勿右。
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武漢市中心醫院,不久前卸任的書記蔡莉,自上任以來的講話總是大談空洞的政治要求或政治意識,甚至在疫情爆發初期還批評醫生戴口罩會造成社會恐慌。對於知識界的這種擔憂,你怎麼看?

秦前紅:我想一個有智慧的或者有自我革新能力的政黨,應該能看到問題所在並及時作出調整。用人以忠,把忠誠作為重要的標準是必要的,但是要謹防因噎廢食。

01:在疫情初期,你有沒有一些時刻危機感很大?比如,李文亮去世的那個晚上。

秦前紅:危機感當然很大,如果疫情繼續蔓延,不見好轉,會是什麼局面?如果中國疫情惡化到美國那樣,會不會發生執政危機?

武漢封城是一劑猛藥,作出這種決斷是指望這劑猛藥迅速見效,如果見不了效,疫情在不斷惡化,大眾心理必然陷入絕望,緊崩到一定程度,很難設想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一直在心裏面講,上天對中國人還是很眷顧的,武漢這麼一座孤城爆發了疫情,並沒有大規模擴散,假如再有一個與武漢同等體量的、千萬人口的大城市也出現這麼嚴重的疫情,甚至超出我們的應急防控能力,那就非常危險了。

01:你在日記中批評紅十字會時有寫到「中國的慈善之路越走越逼仄,竟然只能靠校友會、老鄉商會等延續存在感,其中況味,耐人咀嚼」,為什麼中國慈善之路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其實疫情期間,我們看到紅十字會被罵得最慘的時候,也有寫一些文章,一方面批紅十字會的官僚主義,另一方面也是去思考,民間的慈善組織、NGO怎麼和半官方的紅十字會形成一種良性互動而不是比較對立的關係?

秦前紅:疫情期間武漢市接受的募捐明顯低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可今天的經濟發展水平比2008年高出很多,為什麼社會捐贈不增反降?國外捐贈減少,你可以說是複雜國際形勢使然,港台減少了你也可以說是政治生態的問題,可為何國內人民捐贈同樣不多,並且其中很大部分還是通過校友會、老鄉商會的渠道。我想有個重要原因是,社會上許多人不太相信自己捐贈的善款能得到善用。這麼多年以來,紅十字會的表現備受詬病,甚至是不及格的,官僚主義習氣特別重,效率低下。

在中國社會統一秩序下,民間組織的興起、壯大,會被人質疑是不是要和共產黨爭奪群眾,會否妨礙政治秩序。對於這種擔心,我覺得執政黨要去提高執政能力,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真正提上去,應該就能更從容自信地面對這個問題。人是個群居動物,他總要建群,要保持他必要的群體性,其實有了這個群之後能夠減少執政黨的管理成本,因為一旦有事的時候,執政黨可以直接找這個群解決問題,沒有這麼一個群,就會變成執政黨跟每一個人打交道,那是多高的成本。

《香港01》【重返武漢】系列共由15篇組成,本文為第四篇。

上文刊登於第24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1月18日)《專訪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秦前紅 不懂專業的講政治是偽政治》。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4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全網封殺特朗普 左翼資本強勢反攻右翼民粹

祝福抑或詛咒?西方民主能否通過科技的試煉

遷移社交媒體平台 不如取回資訊自主權

公帑怎麼用 市民來決定 公民社會怎能沒有參與式預算?

對話方方:被極左撕裂的中國需要包容

疫前已岌岌可危 旅遊業亟待救亡

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皆成「歐洲之最」 英國疫情何以愈演愈烈?

發展蹉跎多年 今終拉開序幕 北環線沿線住屋,誰來居住?

【科技.未來】滿足五大關鍵需求 固態電池或助電動車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