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習時代中國新增13個節日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2021年1月10日,中國200多萬名警察迎來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中國警察節於去年7月設立,這是習近平時代以來,中國新設立的第13個節日。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至2020年,中國先後新設立了扶貧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國家憲法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國航天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殘疾預防日、中國品牌日、中國醫師節、中國農民豐收節、中國人民警察節等13個節日。

2015年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資料圖片)

在國家層面設立節日,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比如美國、英國、俄羅斯、印度、韓國、加拿大等國均設有烈士紀念日。中共認為,設立節日對於培養民眾的國家意識,弘揚愛國主義,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等都有積極作用。

在中國新設的節日中,扶貧日是與國際接軌。聯合國早在1992年便將10月17日設立為國際消除貧困日。2014年中國將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

有一些節日的設立來自歷史。如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者早在抗戰勝利時,中國政府即決定將日本簽署投降書次日(1945年9月3日)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中共建政後沿用。後者則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侵華日軍開始南京大屠殺的日子。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在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並舉行奠基典禮。2014年,9月30日被設立為烈士紀念日。在此之前,中國一些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曾多次呼籲設立烈士紀念日。

2017年9月30日,習近平等向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資料圖片)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2016年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03年10月,中國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後,全國政協委員、火箭總指揮黃春平與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就呼籲設立中國航天節。據中國媒體報道,由於當時中共曾規定,設立節日「要從嚴控制,沒有特殊需要,今後不再增加設立」,航天日與烈士紀念日一樣難產。

另外有一些節日由中共文件或國家法律規定。中國現行憲法於1982年12月4日通過。2014年10月,中共在《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將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此前,12月4日是全國法制宣傳日。

2014年4月15日,中共成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2015年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4月15日設立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內地媒體報道顯示,還有一些新設的節日則鮮明地打上了「習式烙印」。如2014年5月10日,習近平在河南考察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時提出,「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2017年,5月10日被設立為中國品牌日。

2020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天津鐵路公安舉行宣傳教育活動。(資料圖片)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出席中國「科技三會」並講話,同年11月,5月30日被設立為全國科技工作者日。2016年8月19日,習近平出席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次年,8月19日被設立為中國醫師節。另外,習近平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表示「要增強全社會殘疾預防意識」後,《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劃》於2016年8月25日出台,2017年,8月25日被設立為殘疾預防日。

2018年,農曆秋分被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後,中國媒體報道稱,豐收節的設立,「是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