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文革錯誤不恰當 以史為鑒方能真正走出陰影

撰文:余一竹
出版:更新:

以1966年5月16日的《五. 一六通知》為標誌,文革爆發距今已五十五年,這段歷史早以不同的方式鑲嵌在中國內地、港台和海外民眾的心中。
除了某些年輕的內地小粉紅們,以及那些極左遺老們或覺得文革沒那麼壞、或對文革時期的那種想像中的社會主義平等心嚮往之,包括文革受害者在內的今天絕大多數人,都對文革持堅決否定態度,認為那是一段在極端民粹主義下壓制人性的極左時期。對於港台和海外人士來說,不僅對文革多半沒有好感,認為那是中共專制落後的本質表現。

儘管鑑於對中共審慎理性的信任、社會民眾主體對文革的痛切排斥,以及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中國社會的巨變,文革相信不會再次重演,但學生舉報老師、網絡民粹主義之類文革言行一再出現,都可看作是對文革反思不夠徹底的表現,才會導致文革中被證明會造成社會危害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反覆出現,進而對今天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和治理現代化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中國文革十年內亂是一段飽受爭議的敏感史,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共對該段歷史的自我認知有不同的表述。(視覺中國)

在最新修訂的中共黨史中,對文革的定性雖然沒有改變,但也被人指為有意淡化文革時期的錯誤,而突出了文革時期的成就。縱使這種態度的轉變可能因應時代形勢而有所側重,又或者說是中共希望放下了歷史包袱,不願一直被文革陰影糾纏,然而,應該說的是,不論是從中共官方對文革的研究和反思,還是內地民眾對文革災難教訓的領悟深刻程度,最新黨史淡化文革錯誤未必是合適做法。唯有中共全黨和全社會更加全面深刻地反思文革的方方面面教訓,才能徹底杜絕文革現象的重演。

中共百年之際所發起的「學習黨史運動」儘管應該回顧歷史成就,但更應該是對文革等歷史之鑑的社會廣泛反思和鏡鑑。只有自信地以史為鑑,中共才能真正走出文革陰影,才能輕裝上陣,更好團結社會大眾向前看。

中國文革十年內亂是一段飽受爭議的敏感史,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共對該段歷史的自我認知有不同的表述。(視覺中國)

國家主席劉少奇受盡迫害而死

改革開放前的中共深受原教旨社會主義和列寧主義革命黨的階級鬥爭、專政思維等極左思想影響,加之封建專制主義傳統的殘留,導致1949年中共建政後政治運動接連不斷,釀成反右、大躍進和文革等災難。其中尤以文革期間最為混亂恐怖,極左路線、個人崇拜和封建專制均達到頂峰,法律幾乎形同廢紙。

當時面對造反派的殘酷批鬥,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前國家主席劉少奇,手持憲法都保護不了自己起碼的權利和尊嚴,最後受盡迫害而死。1978年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後,廢止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極左路線,反對「兩個凡是」和個人崇拜,恢復和鞏固民主集中制,推動法治和制度化建設。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依法治國。時至今日,相比改革開放前的極左和封閉,中共儘管仍有不少專制印記,但也早已不是文革時期的中共,有了更多制度化等現代色彩。

上文節錄自第265期《香港01》周報(2021年5月17日)《淡化文革錯誤不恰當 以史為鑒方能真正走出陰影》。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65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少干預」人口政策 「少子化」後患無窮

政府購入奧運轉播權 推廣體育不能單靠電視

以色列衝突管理失敗告終 不解決以巴矛盾 和平只是表象

治港新勢力蓄勢待發

從鐵路到「蠻驢」 中國物流大爆發

「終審法院」續封特朗普帳戶 網上言論該由Facebook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