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國手」|九二共識的消逝:當兩岸不再視對方為同胞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台灣藝人徐熙娣(小S)因在個人instagram平台使用「國手」一詞替台灣奧運選手加油,遭到不少內地網友「出征」,將她視為「台獨藝人」。而小S也因這個風波,失去幾家內地品牌的代言合作。

事實上,小S在台灣演藝界並非是政治中立,過去她與立場相近的親友們,曾經在2004年台灣大選公開支持「連宋配」,一些發言也較為親藍,因此被台派視為「黨國藝人」乃至「舔共藝人」。

如今小S卻因「國手」兩個字,一夕之間成為大陸部分輿論眼裏的「台獨藝人」,說明了兩岸關係的空間在政治惡化之下快速被壓縮,而且從政治領域迅速蔓延到方方面面的孔隙之中。

2005年時任台北市市長的馬英九做客《康熙來了》,節目主持人之一小S流露出「馬粉」的仰慕之情。(YouTube@康熙好經典)

近年來,在內地網絡及輿論場上,網民致力糾察「台獨兩面人」,也有一些輿論領袖帶頭「為民除害」,而官方也時而表示不允許「吃飯砸鍋」的行為。致使在不同的兩岸政治風波裏,都有台灣藝人、商家或企業應聲倒下。不過,如今連小S也被劃入「台獨黑名單」,多少還是令人感到意外。

眾所周知,兩岸自1949年分裂至今超過70年,除了政治與軍事上長年的壁壘分明外,兩岸民眾也由於生活經驗的不同,形成了迥異的價值觀。2014年習近平在北京接見到訪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當時還特別強調了中國大陸尊重台灣同胞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求同存異」一直是兩岸官方摸索接觸與往來之道的原則之一。

因此,誕生於1992年的「九二共識」,背後不只有着「一個中國」的兩岸政治共識,也包含着「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政治默契——只要前者的共識存在,後者的默契也就會存續下去。

這套兩岸互動的政治默契,某種程度上也是兩岸民眾往來之道的精神體現:只要是自己人,一切都好說,「台灣最美風景是人」。可是,一旦九二共識「求同存異、相互尊重」的前提遭到挑戰或崩解,兩岸之間也隨即頓失紐帶與連結,愈發朝向衝突的方向邁去。

2014年的「習連會」,習近平曾表示中國大陸尊重台灣同胞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熨平心裏創傷需要親情,解決現實問題需要真情,我們有耐心,但更有信心」。(Reuters)

此番小S「被台獨」的風波,凸顯了內地網絡上打着政治正確旗號的高漲極端民族主義,以及對這種輿情的放縱乃至誘導。這絕不利於現代社會發展,不利於中國崛起與民族復興,更不利於國家治理,也絕對不利於兩岸關係與國家統一,最終反而令奧運期間「一致對外」的台灣藍綠政治人物,在政治光譜上更為集中、同仇敵愾。

但另一方面,中國人常說「一隻手掌拍不響」,台灣認為北京太過蠻橫霸道,才會不得台灣民心。換個角度來看,兩岸關係的惡化亦有台灣方面的責任——既有台獨政客的操弄,也有部分台灣民眾不懷好意的敵對大陸,就連本應體現友誼善意的奧運會,在台灣竟也演變成一場反中、抗中的政治練兵場。

在政治上,民進黨政府至今堅拒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在台灣甚至成為一句區辨敵我的判準,而且依附於美國與日本之下挑撥兩岸關係、遊走在台獨危險邊緣。看在部分大陸民眾眼裏,既然台方自己否定了「同胞」身份,那就已經不屬於「內部矛盾」的層級,而上升到了「敵我矛盾」——「跪台辦」、「資敵」、「留島不留人」等等各種反對對台友善的輿論,已然成為內地主流。

東京奧運賽場上的兩岸選手對決,被台灣輿論風向上綱為一種「台海戰爭」。(AP)

小S「一夕台獨」的風波,看似一個偶發事件,卻是兩岸關係不斷惡化之下的必然結果。就算不是小S,也會有其他人被兩岸越關越小的窄門所夾殺。

這些出征小S的內地網民,或許抱持着一種「你不仁、我不義」的義憤心理;而台灣政治人物不分藍綠的「群起反抗」,更像是一種火上澆油,為了收割自己的政治利益,繼續把小S推上火線。

當政治上講求相互尊重的「九二共識」默契不再,兩岸迎面而來的,就是北京的統一意志與台灣的抗中保台正面對決。兩岸民意的直接對撞,內地民間的「台獨黑名單」只會越來越長,台灣亦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被納入所謂「中共同路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