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110周年|寫書修圖爭法統 國共誰算是繼承孫中山遺志?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這一場象徵中國傳統與現代轉折與接續的革命,不只是政治體制的變化,更是近代中國救亡圖存運動的一部分。110年前點燃的思想之火,連當時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也被深深捲入,其靈魂遺產至今仍深刻地向台海兩岸發出扣問。

隨着兩岸問題「攤牌」緊迫性的驟近,辛亥革命110周年的歷史回望,無疑成為了一面映照現實的雪亮之鏡。

革命的先行者與繼承者

中共建政後,除了韓戰期間的1951年與發生林彪事件的1971年,北京沒有舉行辛亥革命紀念活動之外,辛亥革命的逢十紀念大會至今已經舉行五次,今(2021)年預料也將在10月9日舉行110周年紀念大會。台灣親綠媒體對此特別發出評論,稱中共建黨只有100年,「與辛亥全都搭不上一點邊」,並諷刺北京「公然搬辛亥來砸腳,註定將成為貽笑國際的鬧劇一場」。

1961年10月9日,辛亥革命5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華社)

然而,台灣在長年與中國大陸隔絕的情形下,對中共的歷史觀與歷史敍事完全陌生,從而有了如上這類觀點。眾所周知,中共稱孫中山為「革命的先行者」,建政後逢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等重要紀念日和慶典,天安門廣場前必會立起巨幅的孫中山畫像,將自身的革命精神與歷史任務接續上以孫中山符號為代表的辛亥革命。

翻開新版《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共眼裏的辛亥革命,其正面貢獻在於「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但中共認為辛亥革命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致使辛亥革命的果實很快地被反動勢力給竊取,令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愈陷愈深」,無法改變中華民族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

▼孫中山巨幅畫像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已成中國大陸重要慶典不可或缺的元素:

+1

辛亥革命的未竟之業,在孫中山晚年與李大釗等中共早期創始者的交往之後看到了曙光,促成了1924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直接產物之一便是由蔣介石擔任校長、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的黃埔軍校。毛澤東在發表於1940年的《新民主主義論》對孫中山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進行了解讀,認為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但他們無法領導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那麼就應該由中國的無產階級、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小資產階級等政治力量聯合起來的新民主主義接力而起。

中共建政前夕的1949年6月,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認定「孫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國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都大大地向前發展了,根本上變換了中國的面目」。毛澤東對辛亥革命性質的認定,以及對孫中山晚年國共關係與思想信念合作的解讀,成為了中共革命和取得政權正當性的奠基論述。今年中共建黨百年的獻禮劇《光榮與夢想》等作品,都特別突出了李大釗和孫中山會面時,從孫的手上接下了《建國方略》,以及宋慶齡北上參加新政協等橋段,強化了中共接續辛亥革命的歷史話語權和主導權。

中共建黨百年獻禮劇《光榮與夢想》,突出孫中山將《建國方略》交到中共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手上。(《光榮與夢想》劇照)

孫蔣「法統」一脈相承

相較於中共強調辛亥革命繼承者的身份,由同盟會演變而來國民黨,內戰失利後敗退台灣,則是將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作為「法統」的象徵,自居為孫中山一脈相承下來的「正統中國」。有一張照片對戰後台灣人來說相當熟悉,即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時,孫中山坐在學校走廊、後面站着蔣介石的兩人合影(見下圖);但事後經考證,該照片其實還另有何應欽與王柏齡兩人。至於四人變兩人的「孫蔣合照」何以長年在台灣官方敍事裏流傳,曾任國民黨黨史會主任的學者邵銘煌點出了背後的端倪:「我認為是要突顯,蔣校長跟孫中山總理之間,一種革命薪火傳承的關係」。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先生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結束後,與校長蔣介石合影。(VCG)

1925年孫中山病逝後,國民黨內部左右鬥爭枱面化,「清黨」過後蔣介石取得了黨內主導地位,晚年孫中山的左翼面貌便在國民黨官方論述中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蔣介石所詮釋的辛亥革命、《三民主義》與中華民國史。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後所實行的統治與改革,無不在台灣身上烙下深深的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印記,例如每年的雙十慶典、以孫中山和辛亥武昌為名的道路,以及各大學成立的「中山研究所」,甚至是兩蔣時期在台灣推動的土地改革、民生經濟建設,也都充滿了濃厚的孫中山遺教色彩。

此外,在兩蔣威權統治下的有限地方民主,也被台灣官方視為是《三民主義》當中「民權主義」的實踐,並以此作為批判中共「極權統治」的宣傳例證。待台灣解嚴民主化之後,「民權主義」進一步被轉化為「民主主義」,強調「人民當家作主」的民選政治體制,也是與中國大陸之間「敵我意識」相當重要的內涵之一。民主主義在台灣的長成,同步相應而起的是對立、區隔大陸的「本土主義」,李登輝在擔任總統和國民黨主席期間,更是兩者合一的結晶期,例如李登輝任內的雙十講話,雖然仍有「中國人」和「統一」的論調,但事實上已開始訴求要「中共尊重中華民國的民主體制」作為統一的前提。

▼孫中山的時代精神,在兩岸備受敬仰:

+3

當台獨意識在台灣昂揚以後,孫中山仍是官方的「國父」、孫中山思想也還存在於《中華民國憲法》、雙十慶典亦循例舉辦,但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話語在台灣更形萎縮與尷尬。特別是中共在政治與經濟實力崛起後,原來國民黨打造的辛亥革命敍事,一方面面臨到中共的競爭,另一方面也受到台獨意識的擠壓,一個在黨內出現倡議取消黨名「中國」兩字的國民黨,又該如何背負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法統」,更讓國民黨的面貌越趨自我模糊。

辛亥革命已成台灣他者

事實上,孫中山和辛亥革命並非與台灣意識相互排斥,辛亥革命的成功便鼓舞了日本殖民統治之下許多台灣人的抗日運動,例如民進黨所推崇的蔣渭水,他在日據時期可說是孫中山在台灣的頭號鐵粉。戰後台灣的黨外運動,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是許多民主人士對抗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思想武器。然而,在民進黨壯大的過程中,抗中台獨意識逐漸成為黨內主流,為了洗刷台灣體內的中國基因,「去孫化」也成了「去中化」的目標之一。

▼台灣退將2016年赴京參加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大會,引發「叛將」批評聲浪:

+2

例如台灣現任副總統賴清德,2014年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便發生了獨派人士在台南湯德章紀念公園拉倒孫中山銅像的事件,他們還在銅像噴上「ROC OUT」(「中華民國滾出去」)等字樣。2016年台灣大選過後,民進黨取得立院過半席位,當時便有立委提出修法,要廢除孫中山的「國父」地位,也要取消台灣機關學校必須懸掛孫中山遺像的規定。同樣在2016年,甫上台的蔡英文也面臨到了第一個「孫中山難題」,當年11月11日中共舉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台灣32位退將赴京與會,現場合唱《義勇軍進行曲》並聆聽習近平發表講話,在台灣引起軒然大波,被親綠人士痛批為「叛將」,民進黨立委也隨即推動修法,限制台灣退役軍官赴陸參加「違背國家忠誠之統戰活動」。

▼「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台南市長任內,孫中山銅像遭獨派人士噴漆拉倒:

早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孫中山便成為了民進黨「抗中大業」的眼中釘。陳水扁政府推行的中學歷史科《95暫綱》,辛亥革命等事蹟被列入了無涉台灣的「中國史」;2004年時任台灣考試院院長的姚嘉文,才剛參加完台總統府舉行的孫中山139歲誕辰紀念、並向孫中山遺像鞠躬,隨後卻又公開表態稱「孫中山是外國人」。2011年辛亥百年時,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在回答日本記者提問如何看待辛亥革命時,脱口說出不希望在相關的紀念中,產生「台灣和中國主權上的混淆」。

▼2021年台灣雙十遇上辛亥革命110周年,孫中山意象缺席慶典:

+6

紅藍綠的辛亥革命難題

台海問題是國共內戰所遺留下來的,辛亥革命確實也是兩岸歷史紐帶無法越過的歷史。正因為如此,中共從1990年代以降歷次紀念辛亥革命的大會上,領導人的講話必定有針對爭取統一、反對台獨的內容。9月24日大陸國台辦主任劉結一以視頻方式出席香港各界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時,便援引孫中山曾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強調「大陸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今年北京舉行的110周年紀念大會,外界也預期習近平將會重申「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

▼香港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致詞援引孫中山名言「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

回顧歷史,孫中山病逝前不惜抱病隻身北上共商國是,念茲在茲的就是謀求中國之和平統一。當前台海情勢在中美博弈的格局下尤為嚴峻,「國家統一」的課題比過往110年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擺在眼前。兩岸紅藍綠有着三種辛亥革命敍事,更有着歷史所遺留下來給各自的挑戰,時與勢給三方的迴避空間已經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