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北上.一|大片藍海?中大廣州生:廣東人有錢但好學校爭崩頭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廣東早前發布《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以及明確將大力推動香港名校到粵合作辦學,當中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都會大學皆被點名,事成後料可提供更多的升學渠道或選擇予粵港兩地的學生。
對此,《香港01》近期訪問了來自廣州、現於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阿旭,以及因家庭因素遊走粵港兩地,現於黃大仙區某名校就讀中一的Kelly,冀從兩個世代、兩種背景,卻又對粵港教育有着第一線體會的他們身上,了解「港校北上」的不同面向。
其中,作為高考的過來人,阿旭認為內地港校的設立明顯能在短期內提升廣東整體教育水平以及改善學生的就學選擇;Kelly則依然投香港本身的教學模式一票,強調比起大灣區,更想與國際接軌。

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學術圈」矢在弦上

為推動大灣區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合作發展,根據廣東當局規劃,到2025年將新建3至5所粵港澳合作辦學機構,新設3至5所不具法人性質的合作辦學機構和聯合研究院,共建一批特色職業教育園區,廣東高校招收港澳台僑學生規模比2020年增長20%等。

公開資料顯示,是次獲點名的香港院校已在多個大灣區城市籌建校園,它們分別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香港理工大學(佛山)、香港都會大學(肇慶)及香港大學(深圳),其中科大廣州預料明年9月即可開學,首階段目標為招收4000名研究生,畢業生均同擁科大學位;城大東莞則預計2023年正式開辦課程,料收生6000人。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行政大樓與紅色日晷效果圖。(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官網)

這意味在現有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基礎上,幾乎所有知名香港院校將來都會在大灣區辦學。

當局並計劃穩步擴大廣東高校招收港澳台僑學生規模,實施廣東高校招收香港副學位畢業生升讀本科;加強粵港澳資歷框架合作,探索粵港澳高等教育學習成果認證、積累和轉換;以及推進粵港澳高校教師互相訪學進修,共建共享教學和科研團隊,探索教師、科研人員雙聘或互聘制度,打造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學術圈」等。

教育與經濟不成正比 港校乘隙而入?

正如UIC及中大深圳面向海內外招生,除了被認為為香港學生提供多一個升學渠道外,「港校北上」之於廣東亦有其意義,今年來到香港就讀中大文化研究碩士課程的廣州人阿旭對此深有體會。

在他看來,GDP總量排行全國第一、人口逾1.2億的廣東雖然整體經濟狀況很好,然而其教育資源與經濟實力並不相配,相對而言,廣東學生分配到的內地較好大學的名額其實很少。

廣東教育資源被指與經濟實力並不相配,圖為中山大學畢業生。(中新社/視覺中國)

內地自90年代相繼實施「211工程」和「985工程」,前者含義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後者則為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世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而實施,兩者後來都在2016被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雙一流)。

然而,不論是211、985或雙一流,入選的廣東院校皆相當有限。在「雙一流」中,僅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兩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與陝西、湖北、四川等省一樣,相對地,北京有8間、上海有4間。

如果計算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數量對比則更加明顯,北京共有21間院校入選、江蘇有13間、上海有9間、湖北有5間,而廣東則僅得3間。

考生眾多,好學校卻僧多粥少下,不論是本省還是外地的知名大學,對廣東高考生而言均意味着你追我趕的激烈競賽。根據2021年的數據,廣東該年高考人數78.3萬,而985院校的錄取率僅為1.62%,排名全國20,落後浙江、江蘇、湖北、山西、內蒙古、甘肅等。

阿旭直言,廣東擁有的高等教育資源是不足的,除了考入名校難,另一方面更加造成老師與學生會相互「嫌棄」的現象。

他解釋,由於高校數量少,省政府某種程度上會逼本省大學多分名額予本省學生,這就導致一些學校雖然收生多,但生源質量相對又未必是那麼好,「所以老師經常會說為什麼學生愈來愈差,這都是名額分配導致的」。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是是首家中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創辦的大學。(UIC官網)

凡此種種下,他認為縱使學費高昂(根據中大深圳2021年本科生自主招生簡章,學費為每學年9.5萬人民幣),但港校開設於大灣區還是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市場,恰好插入到廣東經濟與教育水準之間的「空隙」,導致許多經濟條件本就不俗的廣東人願意作出這種投資,他身邊就有不少相識的人於中大深圳等校求學,「粗糙點說就是廣東人有錢,但廣東的好學校實在太缺了」。

他認同當局讓港校赴粵辦校某程度上是一種短時間內提升廣東整體教育水平的方法,因比起由零開始建立很多間像南方科技大學這般聲譽的大學,直接讓本已累積一定國際聲譽的港校辦學明顯是一條捷徑,以短時間內提供更多好的學校予廣東學生選擇,尤其是在連一間「雙一流」院校都欠奉的深圳,會以財政支持更多來自各地的名校到當地辦學,不限於內地港校,冀以此作為一種「速成」方法。

內地升學方興未艾 港生憂分校為迎合改教學模式

由於雙親皆在大灣區,另一受訪者Kelly對跨境上學並不陌生,對於將來升學亦別有一番體會。

據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6月公布,今年52,131名文憑試考生中,有4783人報名了內地高校文憑試招生,較去年增長19.7%,在整體文憑試考生中佔9.17%,較去年增加1.6%,兩個數字都創10年新高。

隨着「港校北上」蔚然成風,獲取港校文憑又能拓展大灣區人脈,料成其中一項吸引之處。

近年來不少香港學生報名內地高校文憑試招生。(資料圖片)

不過現已升讀黃大仙區內一所名校的Kelly坦言,她還是更想在香港讀大學,這是因為如果香港的大學在廣東開了分校,分校一定也會迎合當地,在教材或教學方式做出修改,「我從小在香港讀書,也許香港本身的教學模式更加適合我」。其次,英語環境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因素,因英語是香港官方語言之一,公文、商務都使用英語,英文電視、廣播也很普遍,擁有英語環境會令學習、運用英語更加高效、地道。

她進一步表示,跟內地讀書相比,在香港升學會更多地與國際接軌,因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市,相比深圳,接觸國際的歷史更長,中學以後的教育也以英文為主要語言,而且考慮到日後工作,比起跟大灣區接軌,她本人亦更傾向於與國際接軌,「以我的現在的了解,大灣區的競爭較大,包容性也沒有國際強,在我的印象裏,大灣區只有在科技領域才有更多機會及受歡迎」。

本校分校各有千秋 考生各取所需?

阿旭亦認同內地港校這塊牌子對畢業生的影響,與學生自己的生涯規劃有直接關係。就他和其身邊朋友看來,除非是港大等這般級數的大學,否則香港的學歷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主要還是集中在大灣區,出了大灣區影響力便遞減,就內地港校而言,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們一方面享受了一部分香港的教育資源,另一方面又與大灣區就業市場無縫接軌,並擁有更多且更便利的實習機會,尤其遇上疫情封關這種突發情況時就更加彰顯,因此對於各地那些對香港教育感興趣,又志在於大灣區發展的學生而言,內地港校確為首選。

適逢港府已向中央提交擴展「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至涵蓋本港大學在大灣區所設分校的建議,探討讓大灣區香港分校的畢業生,都能與從香港的大學畢業的非本港學生一樣享有一年的IANG簽證,以鼓勵大灣區青年專才到港就業。

阿旭指香港中大深圳在廣東聲譽頗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官網)

阿旭指這肯定會刺激內地港校的收生,惟他也提到直接在香港本校畢業的學生由於被認為是境外留學,屬留學回國人員,故在上海等大城市落戶享有政策優惠,因此還是要看具體政策配套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學校本身的名氣、發展,例如在中大深圳及UIC之間,坊間至今仍是看高中大深圳一線。

此外,在內地港校就讀還可保有對未來發展的彈性,阿旭表示,他了解到報考內地港校的人往往在高考時已決定將來再深造時即會向外發展,因此未來在內地港校就讀本科的人享有既可在大灣區市場找工作,又在申請到香港或海外繼續升學相對更有優勢的彈性。

中大老師的眼界令阿旭印象深刻。(資料圖片)

最後就香港本土的大學本身,阿旭認為其還是有不可取代的優勢,指內地港校的規模與所得到的眼界,例如師生的多元化程度上依然會與香港本校差一截,以中大為例,學校整體所擁有的資源量、老師的眼界相比他以往在廣州本地大學讀本科時都大大提高,也有更多接觸到世界各地、不限於華文世界的學術資源。

如果再有機會選一次,阿旭認為如是本科四年,內地港校確是不錯的選擇,畢竟香港的生活成本擺在眼前,但若談深造,他還是更傾向於親身來到香港,「肯定要出來看看的」。總括而言,阿旭表示內地港校的前景是不錯的,但香港本土大學的既有優勢並不會隨着「港校北上」而失卻,將來是選擇港校或內地港校,完全取決於學生自身的追求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