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文宏到曾光 「中國式共存」路線為何備受關注?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曾在個人微博上發布兩千餘字長文,詳細解析了「與病毒共存」與「動態清零」兩種對策,並坦言中國的「動態清零」不會永遠不變,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

作為中國首席流行病學專家,曾光在這樣的時間點發布這樣的長文,釋放了很明確的信號,那就是: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中國,已經在探索可能的「第三條路」。而且曾光的文章也明確了幾個事實:

首先,中西方雖然防疫對策不同,但分歧之外有着相當的科學共識。具體來說:都承認Omicron變異株的傳播力增強,防不勝防,迅速席捲全球,成為各國的主要流行株的事實;基於科學研究和真實世界防控的結果,都主張提高疫苗接種率,作為防控新冠Omicron變異株的有效手段;都認為新型抗新冠病毒藥物能挽救大部分危重患者的生命,分別開啟了抗病毒藥物的研製,並批准了新藥上市。

其次,「動態清零」不會永遠不變,但目前仍不會盲目「與病毒共存」。原因有三:人類對新冠病毒演變的規律尚不完全清楚,既往大約4至6個月出現一個強大的變異株,在Omicron之後出現新的變異株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中國人群自然感染率比西方國家低千百倍,是完全靠疫苗接種建立免疫屏障,自然感染率低,就需要以加強疫苗接種來補充,目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疫苗接種率還不夠高,第三針加強針的接種率還明顯偏低,序貫免疫接種也需要加緊推廣;中國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因長期防疫新冠不利,而面臨的巨大的社會經濟壓力。

最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國家率先邁出了與病毒共存的實踐探索步伐,風險很大,勇氣可嘉,中國當以冷靜和虛心的態度去觀察、借鑑西方國家的經驗和教訓,以為我用。「(各國)各自走過的防疫之路不同,面臨的疫情形勢不同,所承受的社會經濟壓力也不同……我們樂見其探索的成功,謀定而後動,更符合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

在曾光之前,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於2021年7月29日在微博發表長文,內容是基於對南京疫情爆發和大範圍擴散的思考,主要回答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南京疫情會不會失控或者繼續惡化?疫苗有沒有效果?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與病毒共存?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微博言論,一度引發中國輿論場激烈爭議。(視覺中國)

張文宏原文是這樣說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疫情不會短期結束,可能長期也結束不了。現在世界上大多數病毒學家都認可這是一個常駐病毒,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讓我們再次看到病毒的無時不在。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未來的風險一直會有。世界如何與病毒共存,各個國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國曾經給出一張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後,我們一定會學習到更多。未來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中國應該有這樣的智慧。我們已經贏過新冠病毒一次,未來我們一定會找到長久的制勝之道。」

但與曾光今次發表長文後平靜的輿論反響不同,張文宏此前的言論遭遇了空前的輿論爭論與撕裂,以至於網絡輿論場還進行了一場頗為浩大的「保衛張文宏」運動。今天看來,張文宏當時的提醒告誡與今天曾光的長文並沒有本質區別,同樣作為中國流行病學專家,他們都在為「中國式共存」路線探索可能,只不過時機選擇、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如果說張文宏在2021年7月之際表達「與病毒共存」的觀點,還無法被很多人接受,畢竟當時還沒有Omicron出現,更別說傳播力更強的BA2株,那麼待到曾光表達「中國式共存路線」的今天,不少人都開始主動或被動的接受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不斷變異中的病毒並不會永久消失,中國也不可能永遠大門緊閉,隔絕於世界之外。

曾光也坦言,「Omicron出現以後,我國疫情防控難度明顯加大,表現為病毒播散快,清零時間延長,防控成本明顯增加,儘管如此,獲得的紅利仍然遠大於投入。當前的動態清零,對我國專業防控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認真落實精確防控的科學措施,避免層層加碼和不規範措施舉措,就可以較大幅度精簡投入的成本。」

不過,雖然成本高昂,但「中國式共存」路線也不會是當前外部世界躺平式的「與病毒共存」,用曾光的話來說,「發揚舉國體制防控優勢,習各家所長,探索靈活而可控式開放,將會是我們自己的特色。」而且這樣的「中國式共存」路線,是有具體實踐作為依託的,也就是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張文宏2月21日即在微博發文稱,北京冬奧會期間,通過既封閉又精準開放的「閉環」系統後,病例數量大幅下降,實現了病毒傳播的最小化。「這次我們看到的是疫情防控與全球無障礙交流同時實現的全新可能。」

北京冬奧會期間的閉環管理,成為中國疫情防控方式的一種新嘗試。(美聯社)

而正在香港爆發的第五波疫情,成為一次更大範圍的實踐:雖然特區政府基於民生正確、政治正確口頭上還在承諾「動態清零」,但回歸現實,日新增確診數一再創新高的香港已經無力做到「動態清零」,最終將不得不「與病毒共存」。但這裏的「與病毒共存」,又明顯不同於歐美的徹底躺平策略,香港還在繼續採取集中隔離、居家隔離的防疫政策,還計劃於3月展開全民核酸檢測,還在內地的支援下加緊建立方艙醫院等。可以說,香港的第五波疫情,既直接且有力地給香港社會敲響警鐘,也間接成為「中國式共存」路線的具體實踐。

當前,世界都在關注中國防疫政策的變化,就像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很多人都在關注中國會做什麼、怎麼做一樣,這既說明了中國今日的經濟體量、國際影響力,也切實考驗着中國的決斷力,因為稍有不慎,後果無法預料,更無法估計。所以曾光圍繞「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種防疫對策的長文,既是過去兩年多疫情防疫經驗的總結,也是公開探索「中國式共存」路線的開始。即將到來的中國兩會,或許會在如何更加精準防疫方面給出更多權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