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雙城論壇夾縫求生 「台海緊張」成了兩岸新共識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2022年台北上海城市論壇(簡稱「雙城論壇」)於7月19日上午登場,本屆輪由台北市主辦,也是柯文哲市長任內最後一次的雙城論壇。由於疫情影響,雙城論壇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採用視頻進行,去(2021)年規模縮小為半天,今年再濃縮到一個小時,「台海局勢緊張」與「嚴峻複雜的台海局勢」取代了「兩岸一家親」,成為兩地市長致詞時的「新共識」。

雙城論壇自2010年舉辦至今,在台灣關注度逐年下降,今年更是冷淡。柯文哲從前一屆不再提「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取而代之的是喊話「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以及從2017年開始主張的「五個互相」(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話題性不復過往。

今年柯文哲可說是「畫風丕變」,致詞時帶着嚴肅的表情,細數近來兩岸關係遭遇到的關卡,舉凡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大陸軍機頻繁出現在台灣西南海域,台灣的菠蘿、蓮霧、芒果、石斑魚輸出大陸受阻等等,以此強調「這幾年台海局勢緊張,兩岸對立加劇」。柯文哲感嘆,這些成為爭議的焦點,傷害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繼續爭吵、 雙方「已讀不回」,甚至進行政治操弄只會讓兩岸關係越來越糟。柯文哲建議,兩岸應該創建「護欄」以管控危機,「如果放任敵意繼續上升,最終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他說的這些話並不令人感到陌生,日前已在台北市議會提前「預演」過。7月15日柯文哲赴台北市議會進行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民進黨與親綠議員連番就雙城論壇話題向柯文哲發起進攻,話鋒中不乏藏着「賣台」這頂「紅帽子」。例如原時代力量議員林穎孟質疑柯文哲在共機「擾台」的態度上曖昧不清,民進黨議員江志銘則砲轟柯文哲,未曾就台灣農漁產品被陸方封殺「公開譴責過中國」。

柯文哲選擇用「直球對決」的方式來拆招,點明問題的源頭不是像民進黨說的那樣都在北京身上,而是執政的蔡英文政府也應是「繫鈴人」之一。他說,「如果對岸這麼可惡,我們應該停止對大陸的經貿,為什麼在小英任內經貿金額越來越高?這不是把台灣鎖進中國嗎?這不是賣台行為嗎?」至於大陸軍機的問題,柯文哲則認為「擾台」的定義應該由陸委會來說明,「我當總統我的飛機也會過中線,你放心好了!」還碎念道,「有本事就把它打下來!」

柯文哲回應議員的說法,他在雙城論壇致詞說闡述得更清楚:「兩岸的歷史、語言、文化與宗教相通,中國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佔台灣出口比重42.3%,去年台灣對大陸的出口超過一千億美金。在台灣的陸配超過了37 萬人;同時,在大陸求學、工作、經商、定居的台灣人也超過百萬。兩岸之間明明經貿關係密切,民間往來頻繁,但近幾年的關係卻呈現惡意螺旋上升。」

今年雙城論壇在循環經濟、智慧交通及圍棋運動等領域,由台北市和上海市雙方業務主管局處簽署合作備忘錄。(台北市政府提供)

在議員們的要求之下,柯文哲承諾會在雙城論壇的講稿中向大陸表明態度。不過按照慣例,雙方講稿在事先必會有所通氣,民進黨和親綠議員希望呈現出「針鋒相對」的畫面,上海顯然也是有備而來,反而證成了兩岸有着需要持續交流溝通的必要性。上海市長龔正在致詞時,並不避諱柯文哲提到台海局勢緊張下所產生的種種問題,進而主張這些問題都曾經得到很好的解決,證明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雙城論壇持續舉行,就是要在兩岸關係嚴峻複雜的條件下,為改善兩岸關係累積善意。

在龔正的說詞中,雖然沒有出現「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等用語,但「共同的政治基礎」這句話已經說明了陸方的態度,雖然雙城論壇屬於地方等級的活動,依舊是在陸方整體對台框架中進行。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雙城論壇成為兩岸唯一的官方對話平台,說明了台海冰封對立的局面下,還是留有一個接觸的小窗,龔正的說法自然也有其釋放訊息的意味存在。

雙城論壇大幅壓縮到只剩一個小時的規模,疫情既是原因之一,但恐怕並非主因。眾人皆知,民進黨對兩岸交流活動抱持不友好的態度,不過國民黨也在其中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包括台北市議會上個會期,不分藍綠做出決議,如果大陸軍機繞台,台北市政府就不得動支近新台幣140萬元的預算。而代表國民黨出征台北市長的蔣萬安,也曾拿出雙城論壇作為祭旗,主張未來當選台北市長後必須符合中共軍機不繞台、對台灣釋出善意、雙方平等對待三個前提,才會舉辦雙城論壇等等。兩岸關係的惡化,成了在台灣藍綠政治動員的一項工具,雙城論壇當然也是夾擊的對象之一。

不過,柯文哲看似無奈的「大哉問」,其實都是藍綠需要直面回答的問題。特別是國民黨如今展現出「親美愛台」的姿態,與執政的民進黨立場趨近,都宣稱要爭取最多數的主流民意。可是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程度,以及兩岸社會民生的鑲嵌與融合程度,都在不斷攀升,既是地緣的必然性,也是兩岸發展趨勢的不可逆性,一旦處理不好兩岸關係,最後受傷的還是台灣自己。

至於政治和軍事上的尖鋭程度,中國大陸有其統一的決心與意志,而台灣方面的做法也不是純然被動無辜,在美國利用「台灣牌」挑動局勢激化的過程中,台灣在政治上也起到了添柴加薪的角色。也就是說,台灣選舉政治下的民粹情緒操弄,以及地緣碰撞下的「親美抗中」一面倒路線,同樣也是造成兩岸惡意螺旋上升的因素。兩岸關係若是被犧牲掉了,那麼無論是國民黨掛在嘴邊的「拼經濟」,還是民進黨標榜高舉的「愛台灣」,最後不過都是賺取選票的一句口號罷了。

今次雙城論壇會不會成為最後一屆,一切都還是未定之天。年底的大選,藍綠白在台北市長這一局,目前仍處於膠着難分軒輊,而挾着黨政資源來勢洶洶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已經表態「有價值就辦、沒價值不辦」,更令雙城論壇的命運增添不確定性。然而,雙城論壇「風雨飄搖」的難題,不只是即將卸任的柯文哲一人的,也不只是屬於有意爭奪市長寶座的各陣營戰將們的,而是台灣在兩岸和世界格局變動漩渦裏的一個縮影。當台北和上海兩地市長不約而同地說出,「台海局勢緊張」與「嚴峻複雜的台海局勢」時,或許有不懷好意的政客暗自竊喜,卻是現實給台灣最為殘酷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