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戰爭緊迫感浮現 「終局意識」正在台灣發酵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佩洛西(Nancy Pelosi,台譯作裴洛西或波洛西)訪台過後,台海歷經解放軍大規模圍台軍演,以及北京出台第三份台灣問題白皮書,又有美國多團國會議員接連訪台、宣佈對台軍售等動盪,台灣內部與外界紛紛提問:何以台灣民眾對緊張局勢「無感」?

不少看法試圖做出回答,有人認為之所以「無感」,體現的是台灣人的無奈,有人認為因為北京落下的「棒子」不夠痛,有人認為美國和日本出手相救的想像始終存在,當然也有人認為是蔡英文政府應對有方,靠着「自我克制」化解了潛在的軍事危機云云。

台灣「無懼」背後不能說的秘密

大陸軍演結束過後,最早出現的一份民調,出自於親綠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該機構8月16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多達7成8的台灣民眾不害怕中共軍演,也有5成3民眾表示歡迎佩洛西訪台;此外,有4成6民眾對蔡英文領導的「國安」團隊有信心,略高於沒有信心的4成3。主持調查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解讀,「這意味着中國此次軍演並沒達到威懾台灣人民的預期效果,台灣人果然不是被嚇大的」。

解放軍圍台軍演的「8月危機」過後,台灣8月16日有民調顯示,將近8成台灣民眾「不害怕」中國大陸大規模軍事實彈演習。(新華社)

然而,台海局勢的翻騰,並未隨着台灣高達八成「不害怕」而停歇。解放軍東部戰區8月26日宣佈根據台海形勢變化組織「常態化」軍事行動,台媒《聯合報》9月19日獨家報道稱,解放軍一艘先進導彈驅逐艦,「幾乎長駐」台灣蘇澳軍港外海,且台海軍司令部並未否認。此外,不只大陸民間無人機飛越金門外島崗哨「打卡」,軍用無人機抵近台灣東部空域亦時有所聞。

而在太平洋另一端,美國期中選舉臨近,更加放大政界跨黨派的反中、抗中意識,政客越來越無顧忌操弄「台灣牌」,靠着刺激北京墊高自己的政治身價。今(2022)年以來已有七團28位國會議員造訪台灣,無不帶來與台灣聯手對抗「中國威脅」的宣示。又有將台灣視為「準國家」的《台灣政策法》蠢蠢欲動,既要「挺台」,還要「制裁」北京。別忘了那位外交老手拜登(Joe Biden),四度脱口而出要軍事協防台灣,白宮等行政部門出面澄清對台政策不變,形成「美國官方否認美國官方」的詭異場景。

平心而論,中美之間集中於台灣問題的接連回合較量,其實對於本身就是戰場的台灣來說,不可能絲毫沒有產生影響或衝擊。台灣社會是否真如執政黨和網路側翼希望的那般「無感」與「無懼」?或者是否真如好事資本家宣傳的那樣,多數人響應「保台」鄉勇招募?恐怕唯有在夜深人靜時才能觸及內心深處的真正答案。不過,近期兩份民調做出的結果,多少已能揭開這個「不能說的秘密」。

兩份最新民調顛覆了政客的宣傳

一份是台媒《遠見》雜誌9月號刊出的「2022國際政經情勢大調查」,有55.5%民眾認為佩洛西訪台無助於提升台灣地位,超過7成民眾認為她到台灣是為了「推銷武器等商業目的」。關於戰爭風險的感受,多達76.7%民眾認為佩洛西訪台後兩岸開戰概率大增,63.6%民眾擔心中共擴大軍演兩岸開戰,67.6%民眾覺得若兩岸開戰美國最可能「口頭或書面譴責中國」。經過8月台海危機洗禮,65.2%民眾不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還有65.4%民眾對蔡英文政府減少信任感。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左)8月3日在台灣「總統府」會見蔡英文(右),佩洛西說,這次訪團到台灣向外界清楚表達:「我們絕對不會背棄對台灣的承諾」。(台灣「總統府」)

另一份則是台媒《聯合報》9月20日刊出的「年度兩岸關係大調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數字,包括台灣民眾對兩岸外交、軍事和官方互動的關係感受趨向惡化,偏向敵對或緊張狀態者都超過6成,創下該調查歷年新高;不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比例攀升到5成3,超過去(2021)年的4成8。此外,雖然民調顯示受訪民眾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低,但評分的增幅仍不小。至於美國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的角色,有4成4民眾認為佩洛西訪台影響「弊多於利」,高於認為「利多於弊」的3成5;不覺得美國會派兵協防台灣的則有4成6,稍高於相信會派兵的4成2,看法兩極。

綜合以上兩項最新民調來看,可以得到三點觀察:

1. 台灣社會對兩岸情勢惡化絕非「無感」,而是深深的「有感」。

2. 雖然「有感」於局勢惡化,但對於戰爭的感知還存在着矛盾的心態。

3. 民眾對於佩洛西等美國政客名為「挺台」的挑動言行,並不像主政者那般百分百歡迎擁抱,逐漸看到背後隱藏的危機與代價。

還需要留意一點,《遠見》的調查做於8月16日至20日,《聯合報》的調查則做於8月29日至9月2日,與佩洛西訪台之後的北京反制相隔了一段時間。換句話說,儘管存在着民調單位的「機構效應」,但經過多日沉澱,許多藏在細節的魔鬼才慢慢浮現出來,而當初隨着佩洛西專機降落台灣而來的集體亢奮,理性思考也不再完全被情緒所主導。

台灣傳媒《遠見》雜誌和《聯合報》不約而同在9月發布最新民調,指台灣民眾有感於兩岸情勢惡化,擔憂陷入戰火危機。(張鈞凱攝)

快要有人捅破終局到來這層窗紙

「事情正在起變化」,台灣社會再遲鈍,也不會渾然未察。北京統一台灣的決心和意志,非但沒有被台灣的「不害怕」以及「美台友好」給擊退,反而按着自己的腳步加速前進,相當有可能在即將到來的中共二十大出現新的轉折點。與此同時,美國則在各種戰略盤算中進退失據,除了美台雙方政要在廟堂高處的示好取暖之外,台灣並未得到任何的實質好處,反而不斷被推向戰爭邊緣,「全民皆兵」的指示蓄勢待發。

事實上,自滿與徬徨往往一線之隔,自滿作為徬徨的武裝,徬徨體現自滿的空虛,或許這正是台灣社會面對整體形勢的真實寫照。在何去何從塵埃落定之前,人民也只能看着舞台上的「主人」盡情演出,自己則是隨着風向想像眼前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這兩份民調折射出了進一步的深層反思。兩岸之間的「新常態」不僅僅存在於「台海中線」被打破、解放軍戰機軍艦現身常駐台島周圍,其實還包括了心態上的微妙變化。兩岸攤牌終局的那一天,過往對台灣來說彷彿遙不可及、難以想像,但今天無論政治上主張統、獨或維持現狀者,談及台海關係走向都已經能感受到高度的不確定性,也能感受到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即將出現一個重大的轉變,從而表現為對於那未知的「新一頁」時而擔憂、時而急迫、時而期待的複雜心理。

否則,美國情報高層傳出解放軍2027年具備武統台灣能力的研判時,就不會在台灣掀起一股熱議的話題。不消北京把時間表搬上枱面,台灣和美國已經先忙着找各種時間表的線索,顯露出對於「終局」到來的緊迫感。「終局意識」正在台灣發酵,就看美國什麼時候把「台灣牌」玩過頭,也看北京還會從對台工具箱裏拋出什麼震撼性的促統法寶。台灣何時會有人跳出來捅破這一層窗紙,這一天應不遠矣。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