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學者蔡翼:中國經典無人機 預示空戰劃時代改變︱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編按】中國無人機發展備受外界矚目,尤其台海情勢嚴峻之際無人機扮演的角色,但對其發展總是霧裏看花。本文作者蔡翼,台灣國際關係學者,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他盤點了中國幾款經典的無人機,強調無偵-7、無偵-8與攻擊-11預示未來空戰模式將有劃時代改變,無人化、智能化營造出全新的戰爭型態已來臨。

近年來中國無人機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每次參觀珠海航展時,有讓人目不暇給的感覺,其中有許多結合了高、新、尖的技術,而且已發展成為正在服役並且可以外銷的成熟產品,現在讓我們來檢視幾款比較經典的無人機。

無偵-7(翔龍)是中國空軍無人戰鬥系統中的重要裝備。在近年演訓中,它展現了優秀的高空長航時能力。

無偵-7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611所)研發、貴州航空工業集團生產,是首款採用「Φ型」連接翼氣動布局的中型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2021年9月26日,2021珠海航展開幕前夕,無偵-7模型機。(VCG)

巡航高度為2萬公尺,最大升限可達2萬5,000公尺,巡航速度約700公里/小時;最大續航時間為10小時,可進行戰略偵察和戰術偵察,有傾斜偵察和臨空偵察兩種任務模式,配備有紅外、可見光及合成孔徑雷達。性能及用途對標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雖體型大小與滯空時間有所不同,但是以中國現在「攻防兼備」的國防政策來看,無偵-7的功能已足以滿足目前中國的國防需求。

未來如果能將無偵-7所使用的圖曼斯基R-13引擎更換為效率更好的渦扇引擎,航程及載荷可進一步提升,成為一種性價比更高的長航時戰略無人偵察機。

無偵-8是一種高空高速隱形偵察機,具有乘波體氣動外形的高超音速滑翔體(Wave Rider),具備良好隱身性能,三角翼型非常適合高超音速飛行。無偵-8機身上方的兩個掛鈎可掛載在轟-6N機腹下方,飛到萬米高空後將其釋放,啟動它的火箭引擎,運載機本身的航程加上無偵-8的航程,大大延伸它的偵察範圍。在完成任務後,還能以自主滑翔的方式返回降落在一般的機場。

無偵-8使用火箭發動機,可不依賴空氣在空氣稀薄的高空進行高超音速飛行,據報道,無偵-8可以加速至6馬赫、爬升至6萬公尺高空,在關掉發動機後,按照錢學森的「助推─滑翔」理論,可在大氣層高空滑翔飛行一段相當長的距離,當它速度下降至某個特定值時,可以再次啟動它的火箭發動機進行加速,在整個任務中,液態燃料火箭發動機可進行數次開/關機,加上它「打水漂式」的助推─滑翔飛航模式,無偵-8的作戰半徑可能遠超過一般的估計。

無偵-8能以超高速飛行突破敵方嚴密的防空體系,迅速抵近目標區,借助高空優勢可快速掃描大面積區域。對縱深戰略目標進行有效透視偵察,獲取高分辨率目標圖像,並進行目標定位,實時感知戰場態勢,可以為戰略決策提供「千里眼」的信息支援。在必要時,無偵-8也可以裝上戰鬥部(War Head),擔任「自殺式的無人攻擊機」,成為另類的「航母殺手 」。

2021年9月27日,廣東珠海,2021珠海航展上無偵-8進行靜態展示。(VCG)

攻擊-11(利劍)被稱為目前世界上唯一具備較強的隱身性能、較高的飛行速度、較大的作戰半徑以及強大信息化能力的無人機。攻擊-11採用了飛翼式氣動布局以及背負式進氣道設計,沒有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表面光滑平順,雷達的反射截面積(RCS)比B-2、F-22這類的隱身戰機更小,擁有更加優秀的隱身性能。為降低雷達信號的反射,攻擊-11擁有兩個內置彈艙,可將武器內置於彈艙中,進一步提升了攻擊-11的隱身性能。兩個內置的彈艙可攜帶兩噸的武器,各攜帶一枚1,000公斤或者四枚250公斤、裝有滑翔套件的衛星制導炸彈,具有極高的命中精度,因滑翔距離相當的遠,可對地面目標進行防區外打擊;也可以各攜帶一枚類似美軍AGM-158C、射程超過600公里的遠程反艦巡航導彈(LRASM)。

攻擊-11最高速度為1,100公里/小時,航程達4,000公里,搭載分布式光電孔徑探測系統(EODAS),可偵測/追蹤超過100公里外具有威脅的敵機。它既可作為隱形轟炸機進行縱深打擊,也可搭配殲-20隱形戰機擔任其「忠誠僚機」。攻擊-11作為一種隱身的對空導彈發射平台,未來可由殲-20隱形戰機指揮數架攻擊-11,搭配空中預警機、電戰機,以其充沛的火力(彈艙內可以攜帶8至10枚超視距的空對空導彈),在機群前緣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可以組成一個強大的體系化空戰力量,將徹底改變未來空戰的模式。

我們檢視了性價比極高的長航時戰略無人偵察機無偵-7;能實時感知戰場態勢,為戰略決策提供信息支援的無偵-8;既可做為隱形轟炸機進行縱深打擊,亦可與隱形戰機搭配擔任其「忠誠僚機」,形成強大戰力的攻擊-11,這三種無人機告訴我們未來空戰模式即將產生一種劃時代的改變,無人化、智能化(AI) 所營造的一種全新的戰爭型態已經到來。

本文原載《亞洲週刊》2023年第36期,經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