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學者評習拜三藩市會晤:談什麼?怎麼談?脆弱穩定持續多久?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北京時間11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國三藩市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也是中美領導人自2022年11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晤以來,再次舉行線下會晤。

對於即將進行的中美元首三藩市會晤,日前舉行的財新峰會在「中美競合新格局」單元,來自中美兩國的學者就該問題展開討論。談什麼?怎麼談?中美之間的脆弱穩定還能持續多久?這是峰會上雙方討論的焦點,也是各方都在關注的話題。

第十四屆財新峰會「中美競合新格局」對話現場。(香港01)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對中美關係的總體評價是「不是那麼好」、「互信非常低」,雖然目前出現了回暖跡象,但未來仍面對很多問題和挑戰,有一些問題還是結構性的,比如台灣問題、南海問題,且兩國關係改善的時間窗口很短。

對於即將進行的三藩市會晤,賈慶國認為中美元首既會談一些全球性議題,也會談一些雙邊問題以及具體問題。全球性議題包括氣候問題、以巴衝突等;雙邊的問題包括台灣問題、經貿問題、科技問題,台灣問題上中美要進一步表明態度,在避免衝突上形成共識;具體問題包括芬太尼的問題,以及如何推動雙邊的人文交流,疫情之後這方面恢復的程度遠遠不及預期。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中國商務和經濟董事項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則坦言,中美不會回到10年前、20年前的蜜月期,而是已經進入脆弱的穩定期。甘思德表示,美國目前變得很自信,覺得自己正在贏,包括跟盟友關係的處理,以及高科技領域的去風險化等。中國則相反,國內經濟等問題很多,中國更需要通過解決中美關係問題來緩解國內矛盾。

至於三藩市會晤,甘思德認為首先應該談一些具體的最基本的問題,比如增加航班、恢復領事館、提高記者簽證。另外也會談一些宏觀原則,比如怎麼定義和描述兩國關係,台灣問題上怎麼保持和平,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說明等。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香港01)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座教授、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全球與區域研究學部主任郝雨凡認為,中美之間的誤解、猜疑都在增加,短期內彌合很困難,雙方對彼此的政策正在經歷探底和試錯的階段,而中美之間最大的風險還是台灣問題,美方在這個問題上也一直沒有拿出誠意。

基於此,兩國元首的三藩市會晤能談的一定很多,郝雨凡也歸納道,美國最近兩年比較重視對話的形式,中國則越來越關心對話的實質內容。所以這次除了原則性的宏觀論述,中方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內容和要求,希望美方能拿出誠意來。現在美方說的很多,做的很少。不管是商務部、財政部、國務院還是五角大樓,嘴上都說要穩定中美關係,說要設置護欄,但又拿不出具體行動。

此外,賈慶國、甘思德、郝雨凡也都提到了中美兩國國內政治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賈慶國表示,美國國內政治對中美關係影響越來越大,比如明年的美國大選。至於去風險,過去也一直都有,現在的去風險跟過去的有什麼本質區別?至少被認定為風險的部分越來越多。

郝雨凡則直言,美國政治正在經歷嚴重撕裂,美國鷹派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利用各種機會試探或突破中國的底線。因為美國現在有點過度自信,覺得中國經濟能力消耗殆盡,經濟增長放緩。郝雨凡也提到了美國的泛安全化問題,什麼問題都可以被認為是安全問題,這方面主觀性非常強,關鍵還在於怎麼定義中國。

作為美國學者,甘思德既回應了兩位中方學者的觀點,也呈明瞭自己的態度。比如美國怎麼從說到做,在甘思德看來,美國不會調整既定的出口管制等政策,但是會多做一些解釋和澄清,為什麼美國要進行出口管制,為什麼面對安全問題會心理不安,為什麼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也會採取共同的措施?美國會多點說明和透明度。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顧問、中國商務和經濟董事項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香港01)

甘思德說,美國一點也不想和中國完全脱鈎,中國擔心美國的國內政治會綁架中美關係,美國人也擔心中國的國內政治會綁架中美關係,在這方面,雙方都需要努力。至於美國大選對中美關係的影響,甘思德表示雙方在競選期間只是為了選票而說話。美國國內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中國也是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有。最需要的警惕的是,一些概念被綁架,中美之間依賴度很高,關係越密切應該越安全,而不是關係越密切越不安全。中美應該避免最不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