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決勝點︱「台海戰爭焦慮」潛流 「疑賴論」左右棄保關鍵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2024台灣大選進入倒計數,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腳督」(閩南語,三強鼎立之意)的局面,逐漸轉為「藍綠對決」的態勢,民眾黨柯文哲支持率呈現下探趨勢。在「看好度」方面,民進黨賴清德與蕭美琴的搭擋在各家民調均居於領先,然而尚不能斷言「賴蕭配」必定當選,其中關鍵在於台灣內部「疑賴論」的發酵程度,是否進而帶來「棄柯保侯」的效應。

「疑賴論」來自於戰爭焦慮

「疑賴論」一詞最早出現於美國政界與智庫,由於賴清德「鐵桿台獨」的意識形態強烈,連樂於玩弄「台灣牌」的美國精英對賴都產生了質疑。深怕其當選後過度擺向「台獨」路線,置台海於動蕩險境,美國不得不與中國「正面對決」。

因此賴清德打從參選以來,其言行往往以安撫美國為主要目的,例如要求台灣民眾「不能懷疑美國」,以及以「和平保台」取代「抗中保台」口號,還包括選擇與美國關係極好的蕭美琴作為副手等等。這些動作,都可視為賴清德有意消弭美國政界的「疑賴論」。

台副總統賴清德(中)出訪,8月12日過境美國抵達紐約,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右)及時任台駐美代表蕭美琴(左)前往接機。(台灣總統府)

不過,台灣大選選戰打到今天,賴清德的包袱不但未見減輕,台灣社會對他的信任程度,反而越來越低。換言之,「疑賴論」不只出現於美國,同樣在台灣內部產生。原因之一,在於華府過去一段時間操作「武統台灣」的氛圍,包括各種兵推或毀台、棄台論等等,以及各路政治人物紛紛赴台宣揚以小搏大的「不對稱作戰」,甚至極具權威的《經濟學人》雜誌還推出了「台灣是地表上最危險地方」的封面故事,再加上蔡英文政府宣布兵役延長等等,台灣民眾在「身體」層次確實感受到了「戰爭」的威脅與焦慮。在台灣選民心中,2024大選乃戰爭或和平的選擇,絕非空穴來風。

華府的「美中一戰」操作,以及蔡英文政府「一面倒」親美路線,配合美國將台灣打造為遏制中國的「軍事刺蝟」,身為民進黨候選人的賴清德,都必須「概括承受」。儘管今日台灣社會依舊「馬照跑、舞照跳」,但對於台海戰爭的焦慮,成為了內心深處「不能說的秘密」。可以看到,移民公司的詢問度增加,以及一年役期的役男家屬對於執政黨的不滿,都是「台海戰爭焦慮」的縮影。

賴清德打「抗中牌」未奏效

民進黨對此心知肚明,因此極力阻擋2024大選「戰爭與和平」的對決感延燒。其中一個重大指標,表現在蔡英文近日接受美國《紐約時報》專訪時,表示「北京目前不可能大規模犯台」,明顯在為「台海戰爭焦慮」降温。

蔡英文(左二)日前以視頻方式接受《紐約時報》舉辦之「DealBook Summit」專訪,表示「現在也許不是他們(北京)考慮大規模犯台的時機」。圖為11月23日蔡英文視察台灣「義務役新兵入伍訓練接訓整備」。(台灣總統府)

美國方面同樣在「助陣」,包括葛來儀(Bonnie Glaser)、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在內的美國三位知名「中國通」專家,近日聯名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發表題為《台灣和威脅的真正來源》(Taiwan and the True Sources of Deterrence)文章,其中呼籲賴清德若勝選,應考慮凍結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讓維持現狀承諾更有分量和可信。

問題是,蔡英文與美國智庫的「轉彎」,第一線參選人賴清德非但沒有跟上,還持續高唱「中國威脅論」。在不同的選舉場合,賴清德仍然宣揚軍事「備戰」,而且用「魔鏡」比喻中共有意介入台灣大選的「野心」,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動員出台灣選民的「抗中保台」民粹心態。

事實上,不同於2020大選時值香港「反修例」風波,民進黨可以大吃香港的「人血饅頭」,2024大選「抗中牌」至今還看不出有所奏效。因為國際形勢的大氣候,已表現出中美關係和緩的態勢,拜登(Joe Biden)11月15日當着習近平的面再度重申「不支持台獨」,此番轉折變化勢必影響到兩岸關係的小氣候。此外,北京方面近期頻密透過國台辦發聲,重批「台獨意味着戰爭」。隨着時移勢遷,台灣社會不得不開始思考,賴清德倘若上位,台灣奔向戰場的風險是否確實大增。

12月5日國民黨侯友宜(左)、趙少康(右)陣營發布「侯康配」官方形象照。(侯友宜競選辦公室提供)

民調數自背後微妙心理變化

因此,賴清德陣營主打「抗中牌」,反而變成了他們的弱點。台灣選民在做抉擇時,必然會考慮到賴清德當選後可能的「後果」,從而進行「風險評估」,進而產生「不要賴上台」的心理。如果該心理蔓延成一股效應,那麼可以預估將有利於國民黨侯友宜的選情,原先支持民眾黨柯文哲的民眾,眼見柯文哲當選機率不高,為了阻止賴清德勝選,便相當有可能將選票轉移集中到侯友宜身上。

《香港01》駐台記者在台灣社會探訪,已聽到不少原先討厭侯友宜、對國民黨失望的藍營支持者表態,為了不讓賴清德當選,決定要「含淚」投給侯友宜。也聽聞原先柯文哲的支持者,為了怕投柯等於浪費選票,又不願看到賴勝出,心中正在盤算「人生第一次投票給國民黨」。至於民進黨的部分支持者,雖然力挺賴清德,但私下也透露,如果台海戰爭出現苗頭,他們會在第一時間將小孩送到外國,不願意下一代成為炮灰。

上述情勢是民調冷冰冰數字看不到的微妙心理變化,成為左右台灣大選結果的決勝點之一。由「台海戰爭焦慮」的潛流蔓延,形成「不希望賴清德當選」的集體心理,進一步將選票集中到最有可能阻止賴上台的候選人身上,這一條方程式或將隨着投票日臨近,越來越浮現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