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部部長劉建超成下任中國外長熱門人選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1月8日至13日,也即台灣大選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美國的一系列講話和活動引發關注。根據中國官方14日發布的消息,劉建超在美國期間分別同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芬納、民主共和兩黨聯邦參眾議員、舊金山市市長布里德以及美金融、工商、智庫、媒體界人士等會見交流,出席中美1.5軌對話框架下專題座談,在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劉建超還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應邀在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期間,劉建超不僅做了英文演講,還與現場有關人員和媒體互動,美戰略界、學界、媒體等各界人士近100人現場出席,400多人線上參加。劉建超在英文演講中表示,中國的戰略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就是讓14億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中國是現行國際秩序的創建者、受益者、維護者,不尋求改變現行國際秩序,更不會另起爐灶,再搞一套所謂新秩序。

布林肯1月12日在華盛頓與中聯部長劉建超會晤。(Reuters)

劉建超還說,中美建交45年來,中美關係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做出重要貢獻。不久前,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成功會晤,兩國元首均強調無意同對方發生衝突,雙方必須了解並尊重彼此的原則底線,清楚哪些是對方必須維護的利益、必須捍衛的原則、必須堅守的底線;要擴大互利合作,給兩國人民帶來獲得感,給兩國關係增添穩定性,這是過去45年中美關係發展的寶貴經驗,也是我們應繼續堅持的方向;要合作應對挑戰,當今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各國人民都期望中美能夠牽頭解決更多的全球性問題,提供更多的公共產品。

在互動環節,劉建超就中國的全球秩序觀、中美關係、中俄關系、烏克蘭危機、巴以衝突、紅海航行安全、核裁軍以及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投資環境、西方媒體對華偏見、台灣、香港等問題回答了提問。面對各種所謂的「敏感問題」,劉建超始終面帶微笑、不卑不亢,展示了中國外交官該有的氣度和形象,也用各國能聽懂的方式表達了中國立場。

圖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2023年10月31日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 (X @USAmbChina)

在結束紐約的行程後,劉建超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華盛頓會晤。布林肯呼籲北京維持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劉建超則就「有關問題」闡述立場,強調雙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中聯部新聞辦」微信公號1月13日發布消息稱,劉建超就有關問題闡述了立場,強調雙方應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雙方還就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美國國務院12日發表聲明說:「雙方當天就一系列雙邊、地區和全球問題進行了建設性的討論,包括潛在合作領域和分歧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劉建超是自兩國領導人舊金山利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的間隙舉行雙邊會晤以來訪問美國的最高級別的中國官員。

公開資料顯示,劉建超1964年生,北京外國語大學畢業,1986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學習,1987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翻譯室科員。其後長期在外交系統工作,2015年4月卸任新聞司司長,轉任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隨後擔任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浙江省監察委員會主任。2018年4月,返回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任職,同年9月官方媒體披露其已擔任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2022年1月,升任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正部長級)。同年6月2日,轉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劉建超。(網上圖片)

各方之所以高度關注劉建超此次訪美,一方面是正值台灣大選前,外界想通過劉建超所言所行進一步掌握北京對於台海局勢以及中美關係的底線與紅線;另一方面輿論也在關注劉建超的下一步,因為二十大後升任外交部長的秦剛被免職後,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重新回歸作為過渡,誰來接掌下一任中國外長成為一個懸念,而劉建超在此之際高調訪美,無疑給了外界更多想象空間。

被認為是知華派專家的葛來儀(Bonnie Glaser)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即表示,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長訪問美國,是「不同尋常的」。葛來儀指出,對劉建超這次訪問最可能的解釋,以及布林肯(Antony Blinken)接待他的原因,就是劉建超很可能出任中國外交部長。葛來儀認為,劉建超這次訪問,在中國全國人大即將(3月初)舉行會議並正式對他任命前,為美國提供了一個了解他的機會。

不管是否最終由劉建超接任中國外長,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經歷過秦剛事件,最高層在外長這一要職的選人用人上將更加謹慎。再結合中國外交在整個戰略棋局中的重要性,也解釋了為何秦剛被免後暫由王毅作為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