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訪港|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香港最重要工作是什麼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2月22日,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抵達香港,進行7天的考察調研,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等情況。去年4月13日至18日,他來港考察6天。如今,不到一年,他再訪港。最近恰逢港府正在進行《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公眾諮詢,不少聲音認為夏寶龍會重點關心23條立法。這無疑是有道理的,因為23條立法是香港應盡的憲制責任,事關國家安全。但中央關心的香港工作遠不止23條立法,而還包括至為關鍵的經濟民生工作,因為這直接關係到香港人心向背。

去年中央港澳辦組建後,一個職責便是:協調有關部門研究擬訂支持港澳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的政策建議並推動落實。去年12月22日,夏寶龍在全國港澳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上表示:「相信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定會敢於擔當、善作善成,把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着力破解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藴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夏寶龍的表態其實是落實習近平的治港要求。2022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25年的大會上說:「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藴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他還談到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要求:「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創業的機會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務實有為、不負人民,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難而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這其實是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經驗總結,是內地持續多年保持穩定的最大支柱。

香港房屋問題長期困擾中下階層市民和年輕人。(資料圖片)

習近平多次說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其實是古往今來所有政權興衰存亡的關鍵。唐朝名臣魏徵曾對唐太宗李世民進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因為一個政權如果不能通過「積其德義」來贏得人心,那後果往往是魏徵說的「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那麼,怎麼得人心呢?除了要提升道德感召力、軟實力之外,一個關鍵是通過踏踏實實的經濟民生成績讓民眾生活得更好。

遺憾的是,過去多年以來,香港面臨的最大困境便是經濟民生領域的深層次問題。曾經讓香港經濟快速發展的經濟體系日益僵化、固化,階層正常流動的通道不斷收窄,早已超出合理範圍的貧富分化達到令人震驚的嚴重程度,中下階層和年輕人住房難,生活成本過高,對未來缺乏希望。這正是香港不穩定的最大根源,是激進主義、分離主義興起的土壤。

2019年修例風波是六七暴動以來香港面臨的最嚴峻危機,是香港社會所有不滿於港府的力量的總爆發。這背後當然有激進主義、分離主義的誘因,有外部力量介入的外因,但誘因、外因往往通過內因起作用。內因是複雜多樣的,其中一個關鍵勢必與長期困擾港人的深層次問題密不可分。

香港若希望長治久安,一個關鍵是破解深層次問題和矛盾。圖為2019年11月18日香港修例風波期間理大一幕。(資料圖片)

2019年修例風波後,為了化解香港面臨的嚴峻危機,中央治港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一方面強化關於香港深層次問題、利益固化藩籬、房屋問題的論述,另一方面制定實施港區國安法,修改香港選舉制度,重塑香港社會秩序與政治秩序。不過從修例風波到現在,承擔治理香港主體責任的特區政府更多把注意力放在「政治安全」,對更為基礎與關鍵的「經濟民生安全」有所忽略。目前香港面臨的經濟民生困局和許多人對香港前景的迷惘,不容忽視。特首李家超說希望儘快完成23條立法,讓香港可以全神貫注拼經濟、拼發展。這當然合乎當前香港的實際,但問題是他說的全神貫注拼經濟、拼發展,不知是否能讓市民有切實獲得感?

六七暴動之前,香港社會不滿於港英政府的聲音非常強烈,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尖鋭。但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以恢復秩序為名,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了香港的人心結構,讓香港社會氛圍從反抗港英漸漸轉向認同港英。這其中既有偏向短期措施的強化社會管制,比如緊急修訂《公安條例》和鎮壓左派,又有大力開展意識形態教育與宣傳工作,更有麥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時期以爭取民心為立足點的大規模經濟民生改善工作。當前香港若想從根本上改變曾被港英政府塑造的人心結構,只能是勵精圖治,以實實在在的經濟民生成績來贏得人心。

關於這點,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當年回應外界對人民行動黨連續執政的質疑時對民眾說:「再多的政治教育、討論或煽動,也比不上你們有這些切身利益來得有效」。這是最樸素的道理。在夏寶龍訪港之際,面對近年來中央多次強調的「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着力破解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藴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特區政府只有周密部署,大膽策劃,儘早拿出讓市民有切實獲得感的經濟民生成績,讓市民相信可通過努力便能公平追尋美好未來,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才能有最堅實的人心支撐。這既是香港長治久安的基石,又是目前最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