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煊昌中學校慶劇 學生參演後與家人關係改善 舞台上重拾自信

撰文:張家倫
出版:更新: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早前上演學校30周年校慶話劇《This Is Me》,透過真人真事改編的劇本,展現時下中學生的成長經歷。有參演學生表示,透過劇中角色,令他踏出第一步嘗試多了解家人、與家人主動溝通改善關係。亦有學生在過程中突破自我,在舞台上重拾自信、學會放下自我配合團隊工作。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早前上演30周年校慶話劇《This Is Me》,圖為一眾參演師生。左起為:助理校長陳啟康、中五生林慶淳和鄒承希、中三生劉欣霖、梁國豪校長、陳頌欣老師、訓導主任呂素芳、楊永強老師。(張家倫攝)

張煊昌中學校長梁國豪表示,今次是學校首度上演大型話劇,為此學校籌備超過1年、台前幕後共動員過百名學生,而劇本則由老師參考學生真實個案改編而成。他認為話劇涉及台前幕後不同崗位,能讓較多學生參與,增強全校歸屬感,冀能給予學生難忘的經歷及回憶,亦讓學生在課堂外有所學習和成長。

參演後改善家人關係 增強自信感被重視

劇中共有三名主角,分別由三位學生飾演各自訴說不同經歷。主角之一中五生鄒承希坦言,參演話劇前不太重視家人,特夠是與在內地工作的父親關係較疏離,不過參演話劇代入角色後,讓他開始嘗試多了解家人,主動分享自己的想法,甚至能與父親一起打籃球。談及參演經歷,他直言面對逾千觀眾表現感到壓力,籌備期間團隊更曾感到迷失,直至後來觀看其他學校的話劇後,讓他們重拾信心和熱情,繼續籌備演出。

劇中另一位男主角中五生林慶淳則表示,參演話劇讓他學懂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令他一改以往自己「想點就點」的處事方式,有助他處理學生會主席的工作,得到更多同學的認同及信任。

至於女主角的中三女生劉欣霖分享稱,參演前會因身形問題而感到自卑,一度猶豫是否申請參演話劇,最終決定把握機會一圓兒時夢想而報名。她直言,對於獲分配角色感意外,認為演出期間憑歌藝獲得同學認同,增強自信,並於參演話劇後參加英文朗誦比賽獲冠軍。

雖然籌備過程艱辛,同學幾乎一星期七日均需綵排,但三位主角均指過程中學懂時間管理,例如犧牲娛樂時間。其中劉同學更表示,參演讓她改變以往一直趕死線的壞習慣。

曾因質疑自己 中四女生從話劇得肯定

一眾指導老師均認為,學生在參演過中有所成長。陳頌欣老師表示,校內有學生曾因在校內缺乏存在感,甚至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不過在參與話劇製作期間,讓她深深感受到同學及老師的肯定,重拾自信心。

擔任話劇監製的陳啟康助理校長和楊永強老師則表示,在整個話劇創作過程中,老師一直與學生同行,與他們一起研究如何「做好件事」,認為最終結果是喜出望外。